因为一年一度的荷花会,是在新城出了名的相亲聚会。
晚宴时刻,正是俊男才女展现才艺的时候,这次的荷花会,含有相亲之意。
苏妲己无话,先笑四下,然后清楚道:“我不要你的心……”
脸上露出笑容,笑容又逐渐消失,时悲时喜,是苏妲己的常态。
马超生于富贵乡,自幼深受马母疼爱,娇生惯养,游于市井,专耍无赖,惹是生非。
苏妲己坐在席间,面容上绚丽的笑,光中夺目。引得隔壁的男客们,不少人侧头来看她。
转眼到了六月初六,应侯府举办荷花会。新城多半的少男少女都应约参加,为什么会这样受欢迎呢?
月下观赏亭,苏妲己扶着栏杆走过,湖水被月光照的波光粼粼,倒映着苏妲己的上半身,鱼儿在水里嬉戏畅游,时不时地出来透会气。
苏妲己的脸蛋圆润嫩滑,今日梳了双丫髻,更显娇俏可爱。
苏妲己走的累了,随意的找个长椅坐下,一只手搭在栏杆上。
在苏妲己沉浸在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中时,身后有脚步声传来,为了不让人看到自己如此狼狈的样子,也为了不丢苏府的脸。
先是甜言蜜语的夸着苏妲己,后话锋急转,变得尖酸刻薄,阴阳怪气的调调,听的苏妲己甚是难受。
苏妲己在平安寺小住三日,之后便回了府邸。
璀璨耀眼的金,代表着高贵与吉祥。
旁边男子突然厉声道:“不许走!”
沈玉琼给面子道:“世子是一人来的吗?”
与沈羽萱姣好的闺中密友,吴若冰看不惯,带着人前来找她的麻烦。
发髻各系一条粉色的绣白玉兰蜀锦,有话说得好:“一匹蜀锦一寸金,寸金难买寸蜀锦。”
少年马超比七尺三的她,高了一个头。
在南朝的地方习俗上,喜鹊被认为是一种报喜的吉祥鸟。“眉”与“梅”同音。喜鹊立在梅梢表示喜鹊报喜,一对双喜。寓指人好事当头,喜形于色,幸福生活。
摁一下簪头顶端,就会在末端开出花来,这是设计师为了防止掉落,特意加的机关,毕竟是真金白银的贵重物件。
马超一改往日的调皮捣蛋,毕恭毕敬的将双手举过头顶,行了一个尊重长辈的大礼,然后正色道:“慧园大师,早上好!”
噘着嘴趴在胳膊上,看着湖水中的吊眼,小声呢喃道:“真的很凶吗?”
马超将她的手,放在左胸膛,认真道:“吾只有一颗心。”世间难寻第二颗,所以弥足珍贵。
“心!”马超走进一步,接着道:“心,吾有一颗心!”
忽然想到方丈的话,又变得洒脱起来,“人生在世不过几十载,活的开心最重要了!”
环形玉佩被凿开,两只喜鹊落在梅枝上,可一分为二。
苏妲己内心善良柔软,不知道自己会这么不讨喜!
见他变了习性,头一次对陌生人行礼,方丈笑意更深。
苏妲己望着树叶出神,心里想着:「她们为什么都不喜欢我?我只是坐着什么也没干,就这么讨厌我了吗?我应该怎么办?融入她们还是远离?唉!桃花眼真的很受欢迎吗?」
马超的眼光随着她看下去,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解了下来,挂在左食指上,递到眼前,道:“它叫溪芍,取喜上眉梢之意……”
马超又转向沈玉琼,接着道:“沈夫人好!”
众所周知,举办这种大型活动,需要很多钱财。放眼新城,也只有应侯府,有这么雄厚的资金与人力。
双髻顶端别了一对龙凤呈祥,马超相中了那条金龙。工匠的手艺,炉火纯青,金龙被刻画的惟妙惟肖,尤其是金龙的眼睛,好像会说话一样,无论你从哪个方向瞧它,它都在看着你。
刚抬起头,就看到马超,慈悲的笑道:“哦~,世子也在,倒是稀奇……”
苏妲己轻轻地推开他,眼睛大方的在他全身上下扫了两圈,最后定焦在马超的腰间玉佩上。
大人说话,小孩子自然在旁侯听。马超和苏妲己甚觉无聊,但屈婉玲与沈玉琼却相谈甚欢,恨不得立刻结为秦晋之好。
黑长发半束半披,明玉蓝色丝带,俊美爽朗的笑,深达眼底。
银链子衔接着小金龙,摇摇欲坠,马超抬手欲摘,奈何没揪下来。
马超指着金龙,不好意思的解释道:“我……我想取下这个金龙……”
沈玉琼早就听过威王府,有个小世子,正宗的纨绔子弟。马威与屈夫人所生的幺子,系马府超字辈嫡孙,故名马超。
沈羽萱有一双桃花眼,一颦一笑都勾人魂魄。
沈羽萱是丞相府的千金,还是京城有名的才女,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苏妲己匆忙擦干泪水,福了福身,也没看清楚是男是女,扭头就走。
第7章 第一梦 荷花会
马超早就看见她的背影,着橙青相间的长裙,青色披帛半挂于腰间,一半绕在手臂上,宛如飞天仙女。
苏妲己在他面前演示了一番,然后问道:“黄金两百两,你拿什么来交换?”
察觉到他的意思,苏妲己已率先取下了金龙,“想要吗?”
方丈左手捻佛珠,双手合十,向沈玉琼打招呼道:“沈夫人……”
苏妲己竟然气起来自己不是桃花眼,而是吊眼,「我要是桃花眼,是不是就会有更多的人喜欢我了?」
几人说话间,屈婉玲也到场。
这一对金龙赤凤的簪挺,比一般四寸的发簪要短上二寸,只有二寸。
苏妲己笑着接下溪芍,这时,方丈也从房内走了出来。
沈羽萱白衣飘飘,一双桃花眼妩媚动人,她独奏古筝,一曲琴音,动听宛耳。
与她们拌嘴之后,不开心的苏妲己,漫步在庭院中,沿着小路,走走停停,恰好绕到夜晚的凉亭。
“啊?你干什么?”他这一粗鲁的动作,直接拽疼了苏妲己的头皮,她急忙去捂着,左边的丫髻被他扯的有些凌乱。
带子的末端,缀上两颗铃铛,正好缠在发髻的根源处。铃铛随着头的律动,发出清脆又悦耳的声音。
马超接道:“随母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