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评论

我捣鼓汽车,整出了超级军工

作者:抽烟的猪 | 分类:都市人生 | 字数:2.3千字

第139章 带金老制作坦克

书名:我捣鼓汽车,整出了超级军工 作者:抽烟的猪 字数:0 更新时间:09-16 23:32

全程在一旁看着的金老。

“你如果真想了解,我可以动手制造几辆坦克。”

双发动机也不可能会有那么大的功率。

其眉头越看越皱,看了半个多小时,硬是就没看懂。

跟拥有扫描改装系统的李一凡来说,两人有着天壤之别。

这近六十吨的坦克,要达到零百加速七点八秒。

所以就算毁掉了一些原材料,也是理所应当。

金老蹲缩着身子,拿着强光手电,反复的检查着电源。

李一凡就纳闷了,这园区内那么大,怎么就偏偏喜欢在这里打太极。

因为李一凡有过一次制造坦克的经验。

这个环节对制造者来说,都是图纸不离手。

简单洗漱收拾完,李一凡下到楼下。

金老在发动机机舱里找了好一阵子。

而正当李一凡朝楼下随眼一看时,正巧看到金老在楼下打着太极。

比对着洗手池洗漱舒服多了。

所以李一凡在补缝时,整个动作也显得潇洒自如。

若是在公路上,或是直线加速上,很多家用车都跑不过这辆坦克。

早饭吃完后,李一凡跟着金老来到坦克制造车间。

原来双发动机是这样设计的,确实精妙,金老忍不住赞叹道。

在找缝隙时显得特别慢,还容易漏。

毕竟能造出电磁轨道炮的坦克,目前只有李一凡一人。

同时发动机,但眼前这辆坦克的发动机设计逻辑,大相径庭。

中科院内的一栋简欧小楼里。

双轴的转速是一主一辅,谁快谁主。

金老终于能帮李一凡的忙的了。

李一凡通过扫描之后,哪里有缝隙,一目了然。

简单固定后,再利用机器人进行数千道的精确焊接。

缓缓的退出了发动机机舱。

李一凡不太喜欢跟人说理论知识。

但看李一凡那么自信,而且又是他本人操刀。

金老现在是学者的身份,没资格说话。

这机舱的冷却系统,供油系统,排放系统等等。

随后两人一同去到食堂内吃早饭。

就算李一凡错了,金老也不能有怨言。

他突然感觉自己老了,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的科技。

李一凡正起床在阳台上洗漱。

这辆坦克的加速未免也太夸张了。

驾驶舱的仪表下,被三排储能电源给占满了。

拿着电焊,与李一凡开始清理起了焊缝。

阳台上还可以看到不远的农田。

终于看到了他想看到的动系统装置。

将大梁做出来后。

在用自动光束,将一些车体和大梁的预备孔洞,切割预留出来。

连光都不打?

接着将镭射枪切割出来的压缩钢板,放进两千吨的压机,压出形状。

第二天一大早。

“好,一凡同学,我也喜欢直接动手。”金老有些激动道。

在机械臂进行数千次轰轰隆隆的焊接后。

金老见到李一凡,收起了太极。

这让金老有些想不通。

用光束开孔时,也是一气呵成。

但李一凡不但没看图纸,而且用镭射枪对钢板切割时,相当自信随意。

就算金老摸到实物,他也不是完全就能搞懂。

为了散热,这些石墨烯打造的电源,全都裸露在外面。

金老原本想说话来着。

在电池整个类型中,居然没有出现过这样类型的电池。

还有一个让金老没想通的是,就算是双发动机。

跟传统坦克动力系统设计差了实在太多。

这发动机机舱内,躺着一台特别的V12发动机。

叠起来的厚度大概有十多厘米的样子。

可能因为空气好,也或者是中科院内的人喜欢养生。

居然有这样补缝的?

特别到金老来回看了好几眼。

谁叫这辆坦克能搭载电磁轨道炮,双发动机,导弹垂发系统。

李一凡找到合适的钢材,包括压缩钢。

因为稍稍出一点差错,会很麻烦,甚至报废。

金老出了坦克后,心情有些小小发杂。

涡扇发动机与往复式发动机的输入轴,全进到了变速箱里。

李一凡简单熟悉了车间后,便开始动起手来。

对李一凡与金老这样的忘年交,也并不好奇。

所以在用镭射枪切割压缩钢板时,必须要经过高度计算。

李一凡利用龙门架将压出形状的钢板,吊到了大梁上。

金老看着李一凡的补缝动作,眉头紧锁。

金老接着进到坦克内。

李一凡环视一周后,这里比华南军工学院的条件,实在好太多了。

其实在制造过程中,最难的一步是做图纸数据。

有实物亲手摸到,居然都没研究出来是什么东西。

“双发动机也就那样。”

......

这些储能电源看上去很特别。

这些电池既不是铅酸,也不是锂电。

跟着用电焊焊接在了一起。

但根据严华提供的坦克百公里油耗,却是不到两百升。

在驾驶舱的位置找到了三排储能电源。

而听到李一凡说要亲手制造组装坦克,金老眼睛瞬间一亮。

“你在旁边多看几遍就懂了。”李一凡说道。

能升级这些跨时代的超前科技,就注定它不是那么好造。

零百加速七点八秒,而且还是山地路况。

金老亲给李一凡打下手。

才发现旁边还有一台纵置的涡扇发动机。

对李一凡那行云流水工序,很是吃惊。

将车体需要的压缩钢板切好后。

“一凡同学,你能给我说说你那辆坦克的双发动机设计吗?”金老问道。

比起理论知识,李一凡更喜欢实践动手来的实在。

眼前这辆坦克的发动机设计,完全就是一种新思路。

外观就像一张光碟般的形状。

双输入轴,单输出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中科院内都是各种天才。

颜色呈深灰色。

难怪电磁炮能正常发射,主要就是靠这些特别的储能电源。

还是先开始制造坦克的车体部分。

金老来到坦克后方。

打开了发动机机舱。

在系统的指导下,李一凡用镭射枪切割压缩钢板。

“其实有些理论知识,我自己都不是很懂。”

这第二次操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这金老在找焊缝时,需要像传统那样打灯。

双发动机百公里油耗还不到两百升,怎么都说不过去。

好多人早早的就起床健身跑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18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