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系统+多女主,世界观以西游记为主,融合了部分洪荒故事和神话传说。唐僧取经500年后,孙悟空被赶出佛门,意外流落到蛮荒宇宙。主人公李憬,一个生活在现代的地球人,阴差阳错的遇到孙悟空,并跟着学会了七十二变和筋斗云。为了给师姐治病,李憬不得已飞升进入三界。他发现三界的大拿们布下了一个巨大的棋局,而自己正是棋盘上的关键一子!且看他逆天改命,挽狂澜于既倒,救三界于危难!面对美丽的仙娥、女妖们的爱恨纠缠,他
第1章 楔子 大闹雷音寺
在唐僧师徒从灵山取得大乘佛经后的五百年里,佛法传遍天下各洲,芸芸众生无不信奉佛教,家家户户尽皆供养佛像,佛家香火之旺已达鼎盛。
这一日西天灵鹫仙山大雷音寺中,佛界的佛陀、菩萨、金刚、罗汉、揭谛等,各坐在七宝莲台之下,听如来说法。如来说道: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
佛祖见众佛陀、菩萨、罗汉皆有所悟,只有七宝莲台下往前数第三十一位佛陀似有些心不在焉。
这位佛陀相貌生的满面毛,雷公嘴,面容赢瘦,尖嘴缩腮,正是三界大名鼎鼎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五百年前他因保唐僧西天取经有功,修得正果,被如来加封为斗战胜佛,在佛界三十五佛中位列第三十一位。
“斗战胜佛,我观你眼神迷惑,可是有不解之处?”如来问道。
“启禀佛祖,俺老孙并无不解之处。”
话音刚落,斗战胜佛已跃至如来跟前,又道:
“只是自佛祖封俺老孙做这斗战胜佛后,奉我佛法旨,俺老孙带领花果山的四万猴子猴孙在三界中斩妖除魔,到如今已有五百年了。”
“这五百年里,三界中皈依我佛的大妖没有十万,也有八万。可以说,老孙我没有功劳也有些苦劳。”
“嘿嘿嘿,如今俺老孙有个不情之请,还望佛祖应允。”
说罢,孙悟空怔怔的看着七宝莲台上端坐的如来佛祖。
“悟空,前日八大金刚来报,关押在灵山天牢的牛魔王于前日越狱逃走。我已遣八大金刚、十八罗汉,带领十万佛兵前往西牛贺洲捉拿此妖。”
“你与那魔王曾是故交,你是想求我放他一马吧?”如来笑问道。
“嘿嘿,佛祖英明!那牛魔王是我的结拜大哥,五百年前他因借芭蕉扇之事与俺老孙起了些冲突,多亏佛祖请玉帝派托塔天王父子将其降服。”
“俺老孙想来,那芭蕉扇本就是人家的,不肯借我也并无过错。可怜那老牛,却因此被关押在灵山的天牢里足足五百年。”
“如今他既已逃走,想必也是天道机缘,佛祖您就饶了他吧,饶了他吧!”
那悟空不知何时已经跳到了佛祖身后,轻轻地给如来捶起肩来。
“那魔头在灵山五百年,日日听我诵经,竟依然不肯皈依!”
“如今又打伤了看守天牢的佛兵,逃出生天。若不将此魔头正法,何以宽三界神佛之心呢?”
“悟空,你还是坐下继续听讲吧。”
“那老牛居积雷山摩云洞已有一万余年,平日里潜心修炼,从未有伤人害命之举。只因不肯皈依我佛,就要被捉拿正法,佛祖好不讲道理!”
“若佛祖不肯放过老牛,俺老孙这斗战胜佛就不干了、不干了!”
不知何时,这泼猴已经躺在了大雄宝殿中央,竟打起滚来。
“你这泼猴!身居佛位,竟为妖魔求情!”
“那牛魔王五百年前就被托塔天王戳穿了琵琶骨,他元神被锁,使不出半点法力。如今遁走,你以为我不知是你前日潜入天牢,偷偷放走的他吗!”
“我未追究你私放囚犯、殴打佛兵之罪,你倒是恶人先告状,指责起我来!”
这番话如来虽是笑着说出的,但满座佛陀、菩萨、罗汉、揭谛都感受到了一丝威严。
原来两日前,斗战胜佛一时兴起,想去看望已经五百年未曾见面的牛魔王。
于是他变化成一只蚊子潜入灵山天牢,竟发现牛魔王被吊在天牢的刑架上。
两个佛兵正往那老牛嘴里灌烧红的铜汁铁丸。
悟空一时不忍,出手打晕了佛兵,拔出了贯穿他琵琶骨的神钉,又渡了一口仙气恢复了他的元神,助其逃走。
“哼,牛魔王确实是俺老孙放走的!佛祖无故关押他五百年,那老牛在天牢里好不受苦!”
“老孙向来嫉恶如仇,是个敢作敢当的好汉,放走就放走了,又当如何!”
“佛祖若继续派佛兵追杀,休怪俺老孙的金箍棒不答应!”
悟空一千年前被关押在五指山下,喝了五百年的铜汁,吃了五百年的铁丸,在取经路上又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本来棱角早已被磨平。
可这猴子毕竟是先天灵石所化,本性淳朴,嫉恶如仇。
前日见到结拜大哥在天牢受苦,如今又看到如来这般强横,竟然被激起了本心,说出这般大逆不道的话来。
“悟空!”佛祖厉声道。
“我本以为你已经功德圆满,修成正果,不料还是这般冥顽不灵!”
“想来是你佛心未稳,他日必生二心,恐将扰乱三界!”
“也罢,我今日便将你送回花果山,令你在水帘洞中再潜心修行五百年,时候未到不准离洞!”
如来言罢,右手一挥,一道凌厉的佛光朝悟空飞去。
这猴头本是先天灵石所化,极具慧根。取经后,又得到佛法点化,修为大有长进,远非取经时可比。
他见佛光袭来,迅速变换身形,化作一道金光,逃出了大雷音寺。
悟空逃出升天,直奔花果山而去。行至半路,忽闻万里之外有金鼓之声。
他神念一动,探知是四大天王与五方揭谛率数万佛兵拦住了自己的去路。
“这些佛兵虽说抵挡不住俺老孙的金箍棒,可是若真的与他们开战,难免会伤了他们的性命!”
“到那时恐怕就不是罚老孙在花果山面壁五百年那么简单了!”
“也罢,好汉不吃眼前亏,俺老孙去也!”
悟空调转云头,打算先去找牛魔王汇合,一来若佛兵追来,也有个帮手;二来他始终觉得当年取经路上有太多蹊跷的事情,这老牛似乎知道些什么,此番正好去讨教讨教。
悟空向西行了半盏茶的功夫,忽然听到一阵梵音,又闻一阵金鼓之声。
他停了行云,朝前方吹了口仙气,只见云雾散开,眼前逐渐清明。
悟空最先看到的是青除灾金刚率一万佛兵,自西向东而来。
又闻一阵梵音,随后便见赤声火金刚率一万佛兵,自南向北而来。
原来,悟空方才调转云头时,西天大雷音寺的如来佛祖便已洞悉了他的想法。
于是如来一道法旨,调集正在西牛贺洲追杀牛魔王的八大金刚,命他们率领麾下所有佛兵,前往西牛贺洲与东胜神洲的交界处等候,务必将这猴头一网成擒。
“佛祖当真法力无边,竟算准了俺老孙会来找牛魔王!”悟空心里感叹道。
悟空见对方人多势众,如果硬拼,必然会陷入重重包围。而一旦久战不胜,恐怕会招来更多追兵。便调转云头,欲向北而逃。
悟空向北行了不足百里,却见黄随求金刚率两万佛兵自北向南攻击而来。
悟空见势不妙,调转云头欲往东去,又见白净水金刚率两万佛兵自东向西而来。
欲往天上飞,刚一抬头,就见紫贤金刚、大神金刚率两万佛兵从天而降。
俯身想去往人间躲藏,又见辟毒金刚、定持灾金刚率两万佛兵从下往上飞来。
好家伙,八大金刚,十万佛兵齐聚!
只听得一声炮响,大军变换阵型,组成一个球形,将悟空围在中央,八大金刚各自镇守一方。
“斗战胜佛,青除灾等候多时了!”青除灾金刚先开口说道。
“谅你神通广大,如今也插翅难逃!”紫贤金刚已是成竹在胸。
“何不束手就擒,随我等去灵山领罚!” 黄随求金刚也想不出这猴头如何逃得出去。
“我佛慈悲,定能保你性命无虞!” 说话的是定持灾金刚,言语中似有些嘲讽的味道。
“少聒噪!如来的佛子佛孙们听着,你们的孙爷爷在此,有本事放马过来!” 悟空大怒道。
八大金刚见悟空毫无降意,各自变出一面令旗,朝前一挥。
忽然间,鼓声大作。十万佛兵脑后长出金光,齐唱出阵阵梵音。
包围圈中的悟空顿时只觉头晕目眩、天昏地暗、元神不宁。
这佛兵布下的是梵音涅盘阵,由十万修行得道的佛兵,凝聚元神,集全身佛力变成梵音诵出。
陷阵之人,无论神魔,都会被无尽的慈悲感染,以至无法凝聚元神,失去抵抗能力,只能乖乖受缚。
若强行抵抗,最多半盏茶的时间,元神就会被迫与肉身分离;再过半盏茶的时间,肉身破裂,元神被毁,终落得个灰飞烟灭的下场。
悟空被这无尽的梵音搅的心神不宁,他只好使出浑身解数,努力凝聚元神。约摸过去了半盏茶的时间,却也只能使心神稍定。
趁着心神稍定的间隙,他艰难的从耳朵里掏出一根绣花针来,将其往空中一抛,大喝一声:“变!”
只见这绣花针白光一闪,瞬间变成了一个十万八千丈长、三千六百丈宽的擎天巨柱!
球形包围圈正上方,紫贤金刚、大神金刚相距约一千丈,各自盘腿坐在云端,凝聚元神,专心唱诵梵音。
刹那间,一根擎天巨柱自下而上捅来,这两大金刚以及方圆三千丈宽的两万佛兵俱被顶出了云霄。
由于变化突然,两大金刚及佛兵都未及用佛法抵抗。
二金刚在和巨柱相撞的一刹那,便被毁去肉身,两道元神往灵山方向飞去。而身后的两万佛兵,因法力较弱,肉身与元神俱灭。
包围圈正下方的是辟毒金刚、定持灾金刚,以及他们所率领的两万佛兵。他们的遭遇也是一般,巨柱从天而降,顶着二金刚和两万佛兵,直陷入大地近万丈深。
可怜这些佛兵,瞬间脑浆迸裂,只剩下两道元神往灵山方向飞去。
悟空见这梵音涅盘阵被破,心神爽快。他又想起刚才自己差点灰飞烟灭,一时间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只见这猴王凝聚元神,使出个法杖金身的大神通,将自己的肉身变成一个十万丈高的巨猴。
这巨猴拔出插在大地上的擎天巨柱,将巨柱一横,用力在自己周围胡乱挥舞。尽管剩下的金刚与佛兵奋力躲闪,最终也伤亡大半。
悟空见追兵死伤惨重,对自己已无威胁,便收了神通。
“祸事了!祸事了!俺老孙一时不忍,竟大开杀戒。如今死伤了这许多佛兵,已经和佛门结下血海深仇。三界之中恐怕再无俺老孙的容身之所!”
悟空想到这里,驾起筋斗云,往灵台方寸山飞去。
同类作品推荐
作品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