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友梅的创作风格可用刚健、平实四个字归纳。而最能代表其艺术成就的“京味儿”小说是《那五》《烟壶》等。这批“京味儿”小说,大都取材于旗人的故事。作家以独特的视角,描绘出今日读者不大熟悉的旗人的生活画卷,给人以历史的感悟和现实的启示。收入本集的有其代表作《烟壶》《那五》等,这几篇小说表现了邓友梅丰富的“民俗学”知识,也显示了他非凡的灵气。收入本集的7篇散文则代表了他文学创作的另一方面成绩。 邓友梅的小说大致有几类。一是写战争的,二是写凡人琐事的,三是写域外生活的,四是写老北京的民俗民风。这些作品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风格上都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受到读者的喜爱。
此集共收录作者中短篇名作7篇。其中《我们的军长》获全国届短篇小说奖,《话说陶然亭》获全国第二届短篇小说奖,《追赶队伍的女兵》获全国届中篇小说奖,《那五》获全国第二届中篇小说奖,《烟壶》获全国第三届中篇小说奖。
画儿韩和甘子千曾是一对擅鉴古玩字画的好友。解放前,混迹于市井的小报记者那五安排了一场恶作剧,使他们之间产生了隔阂;画儿韩被迫离开文物界。解放初期,政府有关部门打算录用画儿韩,却因甘子千个人得失作祟,没能成功。十年浩劫后,文物界人才荒芜,青黄不接,甘子千怀着内疚和忏悔,想到了画儿韩。于是他不顾重病在身,四处寻访,终于如愿以偿。
一九三一年出生,只上过四年小学。少年时代在军队文工团工作。从编写演唱材料入手学习写作。十九岁担任见习记者,开始写作散文。一九五二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一九五三年入文学讲习所学习。一九五七年前写有《在悬崖上》,《沂州道上》等短篇,随即中断文学活动。二十年后重新执笔,陆续发表有《我们的军长》、《话说陶然亭》、《追赶队伍的女兵们》、《双猫图》等中、短篇小说。《我们的军长》、《话说陶然亭》分别获一九七八、一九七九年优秀短篇小说奖。《在悬崖上》获一九五六年《鸭绿江》举办的“优秀小说奖”。
邓友梅,1931年生于天津,1942年参加抗战。1945年到新四军任文工团员,见习记者。1950年邓调北京文联工作。1953年进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1955年毕业后,为深入生活到建筑公司做基层工作。这期间写出小说《在悬崖上》,引起轰动,也因此在1957年错划右派。从此停笔二十余年。
本套书展示了一百年来中国散文大家的创作成就,收录了100位近代散文大家的经典佳作,早期如鲁迅、胡适、叶圣陶、林语堂等,中期如艾青、钱钟书、萧乾、萧红、苏青等,近期如三毛、余秋雨、贾平凹、王安忆等。本书装帧精美、典雅,是收藏的上乘佳品
八路军排长郭宏远与“爆垒户”汗类系虽也有“军民一家人”的亲密与和谐,但却也横生枝节,他与乡一长的大龄童养媳妇小漫不仅产生了爱情,而且在一次特殊事件后发生了肉休关系,两人的爱情历经坎坷与意外的波折......
收入作者的中短篇小说11部,包括作者的成名作、代表作以及各个写作时期的所有重要作品。既有作者1956年的成名作《在悬崖上》,又有新时期的军事题材作品《我们的军长》,还有作者描写北京市井生活的“京味儿”
近年来由于大工业化的卷烟生产,使吸纸烟者遍及世界各个地区、各个阶层,把闻鼻烟这一古老的生活享受硬是给挤兑没了。这是件叫人不服而又无可奈何的事!从卫生的角度看,鼻烟比烟卷、雪茄可实在优越得多。闻鼻烟只不过嗅其芬芳之气,借以醒脑提神,驱秽避疫。并不点火冒烟,将毒雾深入肺腑熏染内脏。其次闻鼻烟时谁爱闻谁抹在自己鼻孔下边,自得其乐。不爱闻的人哪怕近在咫尺也呛不着熏不着,如果打喷嚏时再用手帕捂紧鼻口,那就毫无污染环境的弊端。鼻烟自从明朝万历九年被利玛窦带进中国,到康熙、乾隆年间达到了它的黄金时代,朝野上下皆嗜鼻烟。那时,不会闻鼻烟的人大概就像今天不会跳迪斯科那样要被人视作老憨。康熙皇帝到南京时,西洋传教士敬献多种方物,他全部回赏了洋人。只把“SNUFF”收了下来。有学问的人说这几个洋字码儿,就是“鼻烟”。看过乾隆庚辰本《过录脂评石头记》的人也会记得,晴雯感冒之后,头昏鼻塞,宝玉命麝月给她拿了西洋鼻烟来嗅过,痛打几个喷嚏,通了关窍,这才痊愈!纸烟也盛行了多年,它可曾有过鼻烟这样显贵的身份、光辉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