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们干不出活来,那可别怪某翻脸不认人。”
大宋不缺人口,相应的,更加不缺兵源,这么大的优势,愣生生被文官们给玩废了。
工匠,是任何一个势力,都急缺的人才。
把李玮扔到这些老家伙身边,保证会被他们分分钟就给玩死。
得到消息的李玮,第一时间就跑到了军寨大门口,这跟他权贵的身份根本就不相符。
所以,在大宋这边,食盐的价格一直都不便宜,运输的成本很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哪怕没有那么多铁制工具,他们也都在用着传统,而又原始的方法制作皮革。
可是古渭寨周围的这些部族,很多依然还是如同原石人一般,手里的铁器少的可怜。
而冷兵器的训练,以及小队的配合作战,则是李玮跟着白明虎他们学习。
李玮训练最多的,就是站军姿与基本的队列,还有体能训练。
甚至就连茶叶,李玮也可以大批量的搞到手。
“小人得贵人召见,来古渭寨当工匠,还请通报。”
“郎君尽管放心便是,咱们这里不但管他们饭吃,还给他们丰厚的工钱,他们肯定愿意留下的。”
“见过贵人,小人等是皮匠,做了大半辈子的皮革,不知是不是贵人所要的?”
在这种有利条件之下,秦凤路都出现了严重缺盐的问题。
“善礼,把他们留下,咱们需要他们这样的皮匠。”
“是,怎么不是呢,我们这里最缺的就是皮匠。”
再一个,一共一百五十多人,还要什么排兵布阵啊,这么点人,猛打猛冲才是更合适的选择。
大宋这些年来,一直都在严格的控制着同西贼的贸易,更是对于西贼的青盐严加控制。
玩权谋,玩人,都已经变成了刘沆他们这些人的本能。
本地的那些吐蕃人,干其他的可能不行,但是对于皮革,那肯定不陌生。
“各位,可都是工匠?”
之前,李玮已经买了两吨的粗盐,全部用来同周围的那些部族,交易牛羊。
在大宋这边的人脑海之中,就是想破了头,他们都不会想到。
至于说临战的应变……那是什么鬼?
而看起来如此多的海盐,在现代社会里,人家拉盐的人,甚至都不愿意给李玮这里送。
至于说那些海盐粗盐,直接被吃掉会不会影响人的健康,那同样也不在李玮的考虑范围之内。
大宋的禁军,其实有一整套成熟的训练体系,而且,还是非常有实战效果的训练。
“郎君,都是些小事,您还是回去休息一下吧,这种事情,交给某来办就是。”
“咱们古渭寨说话算话,这个大家都是知道的。
那些吐蕃人的死活,可跟他李玮没有任何关系。
甚至,李玮还觉得,那些各怀鬼胎的吐蕃人,还是死了的好。
可现实就是,那些吐蕃部族,都非常的缺盐。
要知道,在大宋,食盐同样也是非常贵的生活必需品,谁能一次性弄来这么多?
很多部族之中的老皮匠,那手艺一点都不比中原的工匠差,他们欠缺的,只不过是上好的工具而已。
李玮不懂什么排兵布阵,他更加适合当一个冲锋陷阵的人,那才是他的优势所在。
特别是青盐这种,在食盐之中都非常出名的上等品,都有非常大的产量。
可对于工匠的管理,在整个大宋却非常的严格,工匠们的地位,也非常的低。
白明虎可不像李玮那么热情,而且冷着一张脸:
甚至很多的家庭之中,连一件铁器都没有。
白明虎依然还是那副生人勿近,就像别人欠了他钱似的,非常冷冰冰的样子:
结果到了古渭寨这里,李玮看到的,却是食盐严重不足,各个部族都极度缺盐。
“晓得晓得!”
就是因为产量太大,食用部分根本就可以忽略不计,连总产量的零头都算不上。
木制品,皮毛,石头制品,才是那些部族里的日常用品。
虽然白明虎说的斩钉截铁,可李玮依然有些不放心,就在旁边看着。
就是因为李玮要的量,实在是太少了一些,都不够人家麻烦的,气人不!
李玮的老家就离着海边不远,那里的盐场可是很大的,每年都可以生产大批量的海盐。
第120章 工匠
现代社会里的盐产量,同样也是高的有些吓人。
所以,李玮要解决工匠的问题,就只能先从周围入手,目标就是那些部族里的工匠。
李玮那个热情劲,别说把五个皮匠吓的够呛,就是王东宝他们,也有一种捂脸的冲动。
青唐吐蕃的控制区内,还有西贼那边,食盐的产量非常大。
就是那些走私食盐的,也是靠着马匹或者毛驴,一点一点的驮着跋山涉水翻山越岭。
吃完午饭的时候,古渭寨外面,来了五个附近部族的老人:
既然他们那些人不管,那正方便了李玮去进一步操作。
那些部族里,只有族长,或者是部族里的勇士,才有资格持有铁质的武器。
大宋对于贸易的控制,根本就影响不到李玮这里来。
要知道,其他部族的人,可在等着过来干活呢,某这里,可不会养闲人。”
在李玮看来,这就是悖论,是严重违背了经济规律的事情。
由此可见,大宋的官员们,是真的不把老百姓当人看。
大宋因为工匠众多,所以才不怎么在乎。
神奇的是,被白明虎这么冷漠的对待,那五个老皮匠,竟然都是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为何?
当那两吨的海盐,全部被李玮从现代社会里,给带到古渭寨这里来的时候,可是震惊了所有人。
而且,不管是海盐,还是盐湖之中的出产的盐,绝大多数,都是化工原料。
这么给力,又手艺精湛,且近在咫尺的工匠们,李玮没有理由不去利用起来。
他们这些人,天天都在跟牲口以及皮毛打交道,硝制皮毛,是这些部族的拿手本领。
这个时候,自私自利的李玮,才不会去管那些吐蕃人的死活呢。
李玮看了看几个老皮匠,见他们唯唯诺诺的,根本就没有人敢抬头,这才讪讪的退到一旁:
哪怕是古渭寨这里,所有的吐蕃人都死绝了,李玮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虽然如今是大宋时代,中原王朝起起伏伏了数千年。
“认识归认识,话咱们得提前说明白了,这样对大家都好。
五个皮匠赶紧点头,生怕白明虎不要他们似的:
不但不陌生,而且,那些还都是这些吐蕃人的强项。
青唐吐蕃的控制区内,特别是在雪域高原之上,有着大批量的盐湖存在,根本就不会缺盐。
现代社会里,那发达的交通,还有那些载重量大的惊人,效率又非常高的运输车辆。
几个老工匠赶紧行礼,都不怎么敢抬头去看李玮:
古渭寨的军士们,每天依然还在不停的操练,而且,还是李玮亲自带队进行训练。
李玮这样的人,更加适合当一个地地道道的猛将,在这个时代,还真没有几个人是他的对手。
他们甚至,都不在乎老百姓能不能吃的到食盐,更有甚者,他们压根就不在乎老百姓的死活。
如果干不出好活,不用您说,咱们自己滚蛋。”
西贼那边更加不用说,他们一直都在依靠走私青盐,来获取丰厚的报酬。
文官们的奇葩思维,就是要用阵图,不管是面对什么敌人,先把阵图拿出来再说。
靠着食盐与布匹,李玮在不停的向周围的那些部族,收购牛羊。
食盐,布匹,李玮在现代社会里,没有花多少钱买来的东西,却是大宋这边,最硬的硬通货。
现代社会里,每年所产出的那海量的盐,都进了化工厂,然后就变成了重要的化工产品。
至于说他们使用的箭头,绝大多数都是骨制的,或者是石头的,铁制的少之又少。
老家伙能把不动声色的,把李玮给玩死,而李玮还傻乎乎的不自知。
问题就在于,如今统兵的,都已经变成了文官。
白明虎点点头,他对于周围的部族非常了解,都是一群苦哈哈,这个太好操作了:
刘沆这样的人,就是到了现代社会里,那也是成功人士。
目前为止,李玮自己觉得,他自己还没有与刘沆玩心眼的资本。
蜀地那边的商队,竟然都在往秦凤路这里贩卖食盐,这简直就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按理说,吐蕃部族,而且还是靠近西贼的吐蕃部族,根本就不会缺少食盐才是。
从秦州城出来,一直到古渭寨的这一路上,李玮都在观察着。
身边的青唐吐蕃,还有那群党项蛮子们的西贼,都是少见的产盐大户。
能被自己所用的吐蕃部族,那才是好的吐蕃人,不能被自己所用的,不死何为!
缺盐的现象非常普遍,不只是大宋的老百姓缺盐,就连这些吐蕃部族也是极度缺盐。
就是那些部族的人,因为吃海盐吃死了,也跟李玮没有关系。
来到军寨的大门口,看着眼前黑不溜秋,胡子头发斑白的老汉,李玮热情的打招呼:
但是丑话说在前头,咱们虽然管吃管住,每个月都有月钱,活必须得干得好。
就刘沆那个老狐狸,李玮根本就不敢跟他开口要工匠。
“白都头,咱们都是老相识了,小人几人的手艺,您可是最清楚的。
白明虎赶紧跑到李玮身后,这种事情,根本就不需要李玮亲自出面的好不好:
布匹,食盐,这两样硬通货,李玮手里根本就不缺,而且还是要多少就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