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评论

时光杂记

作者:山海云夕 | 分类:悬疑灵异 | 字数:2.6千字

第3章 林书探案录

书名:时光杂记 作者:山海云夕 字数:0 更新时间:09-08 08:26

张修文突然指着账本某页:"头儿,上个月有个叫'李墨'的人买过整套铜雀摆件,付账用的是......宫里的玉扳指。"他话音未落,林书已抓起桌上的铜雀——雀爪上刻着的云纹,与贤妃宫里的窗花图案完全一致。

张修文抱着摞户籍册闯进来,发髻全被雨水泡散了:"头儿,刘墨有个双生弟弟叫刘砚,十年前失踪了!还有这个——"他抖开张当票,"上个月有人拿半面铜镜当掉,当票签字的笔迹,和刘墨的兵器刻款一模一样。"

书斋里的烛火忽然爆出个火星,将案头的枫叶照得透亮。林书看着叶面上流转的紫芒,忽然想起刘墨未完成的青铜镜——那些铁丝纹路组成的图案,在紫外灯下显影出的,其实是金梅竹号的龙骨结构图。

林书盯着死者瞳孔里的牡丹窗花,突然想起刘墨的兵器铺就在牡丹巷。他撑着伞冲进雨幕,张修文紧跟其后,木屐在青石板上打滑:"头儿,街坊说刘墨这月总在半夜打磨镜子,说要磨出'心像'。"

雨停后,张修文在灰烬里找到枚完整的镜扣,上面刻着朵残缺的朱槿花。林书捏着镜扣,想起李墨袖中的丝帕,忽然问:"那当掉镜子的人,当铺掌柜看清长相了吗?"张修文挠头:"说是蒙着面纱,但戴的银簪......和沈姑娘的很像。"

"沈姑娘呢?"他话音刚落,身后便响起踩水的声音。沈青璃提着裙摆过来,银簪上的珍珠沾满泥点:"义庄西侧的槐树下埋着个陶瓮,里面全是碎镜,每片都刻着同一个生辰八字。"她展开张油纸,上面压着片带血的镜缘,"血渍检测是黑狗血,用来破械的。"

李墨突然笑起来,袖口滑出枚齿轮状的暗器:"林大人可知,约翰替东印度公司修的航海钟,每走一刻就吃掉一个中国工匠的性命?"他话音未落,林书已扣住他手腕,却在触到他皮肤时猛地后退——李墨的小臂上,竟纹着与约翰耳后相同的烧灼图案。

老汉哆嗦着从怀里掏出半片铜镜,镜面映着林书的脸,却在边缘显出另张陌生的面容。沈青璃的银簪划过敏镜边缘,西洋符号突然亮起金光:"这是'转魂镜',需要双生血脉启动。刘墨想用自己的眼睛复活弟弟,却被镜中械反噬......"

镜中玄机

入夏后的第一场暴雨冲垮了城南乱葬岗的义庄土墙,露出口朱漆铜棺。林书踩着没踝的泥水走近时,只见棺内死者端坐着,面容被青铜镜碎片割得模糊,唯独右眼完好,瞳孔里映着半片破碎的牡丹窗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大人果然聪明,"苏瑾抛掉糖画担子,里面滚出个蜡封的木盒,"可惜你永远猜不到,金梅竹号的真正秘密,藏在谁的骨笛里。"她话音未落,秦无音突然将骨笛插入自己咽喉,血水顺着笛孔流下,在沙地上画出个残缺的朱槿花。

"头儿,"张修文抱着新的验尸报告闯进来,"陈家骸骨的指骨......少了根无名指!"

秦无音忽然笑起来,笛声陡然拔高,林书只觉耳膜刺痛,眼前浮现出幻象:金梅竹号在暴雨中沉没,甲板上站着个戴银簪的女子,手里举着面铜镜。"林大人可知,这些绣品里缝着听蝉谷的机械图?"秦无音的声音在雾中飘忽,"十年前船上的人都该死,他们把机械母匣封在船舱里,用活人血养械......"

沈青璃正用银簪挑起死者袖口的纤维,闻言凑过去,银簪尖轻划水晶边缘:"紫水晶里有气泡,像是......血珠。"她忽然停手,镊子夹起死者耳后一缕焦发,"这里有金属高温造成的烧灼痕迹,和铜雀翅膀的材质相同。"

铜雀锁魂

林书没说话,放大镜扫过骨笛的刻纹。那些纹路看似杂乱,实则组成幅星图——和金梅竹号航海图上的星象标记完全一致。他想起沈青璃说过的《机巧音谱》:"以生人指骨制笛,吹之可引机械,声频与锁魂链共振。"海雾越来越浓,远处传来卖糖画的梆子声,节奏竟和骨笛的孔距暗合。

林书蹲下身,镊子夹起死者掌心的镜碎片。镜面镀着层极薄的水银,边缘刻着细密的西洋符号。他忽然想起沈青璃说过的《机巧镜记》:"以生人眼瞳养镜,可映人心魔。"雨水顺着伞骨滴落,在棺底积成水洼,他借着倒影看见棺壁内侧的暗纹——竟是无数个重叠的"机"字。

窗外的老枫树忽然簌簌掉叶,几片红叶飘进窗来,落在航海图上,恰好盖住"听蝉谷"三字。林书拿起狼毫,想在枫叶上题字,笔尖却在触到纸面时顿住——他忽然想起刘墨瞳孔里的牡丹窗花,和苏瑾脸上的疤痕位置,竟能拼成个完整的朱槿花图案。

回程的路上,张修文捧着秦无音的骨笛发呆:"头儿,苏瑾说的秘密......"林书望着海面上的雾霭,扳手在掌心转出冷光:"去把陈家别院的骸骨重新验一遍,特别是指骨。"他没说出口的是,刚才在破庙里,他看见苏瑾掉落的银簪上,刻着的不是叶脉,而是金梅竹号的船锚图案。

林书握紧扳手,却在触到金属的瞬间愣住——扳手柄端的锚形图案,不知何时被人换成了朵朱槿花。海雾不知何时漫进了枫陵县,在雾中,卖糖画的梆子声再次响起,这一次,节奏竟和那支骨笛的旋律完美重合,仿佛在为某个即将到来的机械仪式,奏响最后的序曲。而在遥远的南洋海域,艘挂着朱槿旗的商船上,贤妃正用银簪挑起片枫叶,叶面上用机械齿轮拼成的"林书"二字,在海风中轻轻转动,露出背面刻着的真正秘密——金梅竹号的机械母匣,从来不在听蝉谷,而在每一个被蛊术操控的人心深处。

林书猛地抬头,窗外的枫影在月光下扭曲如爪,仿佛要抓住什么。他想起苏文焕临死前的唇语,忽然明白那不是"兰"也不是"难",而是"烂"——金梅竹号上的机械母匣,早已烂在听蝉谷的瀑布下,而现在活着的,不过是被机械操控的空壳罢了。

账本送来时,林书正用磁石扫过台座底部。"咔哒"声中,台座侧面弹出个暗格,里面是枚怀表机芯,零件上刻着西洋文字。沈青璃凑过来,银簪指着机芯夹板:"这刻痕是滴血认主的标记,和波斯商人胸口的铜片一样。"

林书接过当票,雨水在纸上洇出痕迹。他忽然想起隔壁王婆的话:"墨小子总说镜子里的弟弟要出来。"他猛地转身,冲出义庄时正看见卖糖画的老汉从巷口经过,铜勺在雨幕中划出银亮的弧线。"等等!"林书追上去,指着老汉担子里的镜纹糖画,"这图案,谁让你画的?"

他猛地推开窗,老枫树下站着个黑影,手里举着支骨笛,笛身上的齿轮纹在月光下泛着磷光。张修文的惊叫声从身后传来:"头儿,那不是秦无音吗?他不是死了吗?"

夜漏三更,枫陵县西市的西洋钟表铺突然爆出巨响。林书赶到时,只见橱窗玻璃碎成蛛网,机械师约翰的尸体被铁链锁在铜制台座上,胸口嵌着只振翅的铜雀,雀喙正对着心脏位置的紫水晶。张修文举着油灯凑近,灯芯爆出的火星溅在铜雀翅膀上,映出细密的齿轮纹路。

回程的路上,张修文捧着收缴的齿轮暗器发呆:"头儿,李墨说的工匠......"林书望着江面倒影,扳手在掌心转出冷光:"去查十年前金梅竹号的机械师名单。"他没说出口的是,刚才在李墨袖中,除了暗器,还有半张绣着朱槿纹的丝帕——和苏瑾郡主的绣样同出一源。

夜漏三更,林书再次翻开金梅竹号的航海图,用磁石沿着星象标记扫过,在图角显出一行小字:"机械母匣所在,听蝉谷第三道瀑布。"他摸出怀里的蜡封木盒,正是苏瑾掉落的那个,打开后里面不是地图,而是半片枫叶,叶脉间用金线绣着的机械纹路,在烛光下流转着诡异的紫色——和约翰案里的紫水晶同色。

暴雨连下三日,当林书再次踏入义庄时,死者瞳孔里的窗花竟变成了兵器铺的木门。沈青璃正用银簪挑开死者右眼的眼皮:"角膜上有层薄膜,像是......镜锈。"她忽然顿住,镊子指向死者耳后,"这里有个针孔,和锁魂链的孔径一样,但更深。"

沈青璃正在收拾验尸工具,闻言手一抖,银簪掉在泥地里。林书弯腰去捡,却在簪尖发现点极淡的蜡渍——颜色和约翰案里的封蛊蜡分毫不差。

原来从约翰的铜雀锁魂,到刘墨的镜中玄机,再到秦无音的骨笛余音,所有的线索都指向那艘十年前的商船。而苏瑾脸上的疤痕,根本不是易容,而是当年被机械母匣反噬留下的印记。林书捏着枫叶,忽然听见窗外传来极淡的笛声,节奏和秦无音的骨笛一模一样,却多了个诡异的尾音——那是用无名指骨才能吹出的,听蝉谷特有的招魂调。

初秋的枫陵湾起了海雾,打渔的陈老汉在礁石缝里发现具浮尸。林书赶到时,尸体已被海水泡得发白,唯独咽喉处插着支骨笛,笛孔里塞着浸蜡的丝棉,棉絮上绣着朵褪色的朱槿花。

更鼓敲过四更,林书将半片枫叶夹进航海图,蜡封时特意在封面上刻了道痕,像极了骨笛的裂纹。沈青璃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份染料分析报告:"头儿,秦无音骨笛上的蜡渍,和苏瑾银簪上的完全一致。还有这个——"她递过张纸,上面是海防营绘制的走私船航线图,终点赫然标着"枫陵湾老槐树洞"。

林书猛地看向老汉,只见他袖口露出半截丝帕,水绿色底的缠枝莲纹里,绣着个极小的"瑾"字。沈青璃的银簪已抵在老汉后颈:"阁下的易容术,可比机械面具还精妙。"老汉转过身,脸上的皱纹像面具般剥落,露出张与贤妃一模一样的脸——只是左眼下方多了道疤痕,和刘墨瞳孔里的窗花残影分毫不差。

"死者身份查了吗?"林书蹲下身,镊子夹出丝棉。海水顺着骨笛流下,在沙地上冲出个小坑,坑里竟埋着半枚铜哨——和波斯商人案里的引虫哨形制相同,只是笛身刻着机械齿轮纹。

林书盯着台座上的齿轮组,忽然想起《天工开物》里记载的"机巧棺":"以轮轴联动,可遥制启闭。"他绕着台座走了三圈,终于在地板缝隙里找到半枚齿轮——齿牙上缠着的麻线,与铜雀翅膀的轴芯同色。"张修文,去把约翰的客户账本拿来,重点查上个月买过精密齿轮的人。"

"沈姑娘,"他扬声喊道,"验尸时注意听胸腔有没有异响。"

话未说完,远处兵器铺方向传来爆炸声。林书冲进后堂时,只见工作台上的青铜镜正在燃烧,火焰中浮现出两个重叠的人影。他用扳手砸开暗格,里面掉出的不是镜子,而是半张烧焦的航海图——图上"金梅竹"号的航线终点,赫然标着"听蝉谷"。

兵器铺后堂的工作台上,果然摆着面未完成的青铜镜,镜缘缠着极细的铁丝。林书用放大镜扫过镜背,在第四十九道刻痕处发现半根断发——发根带着毛囊,显然是被强行扯下的。"修文,去查刘墨的生辰八字,还有,把兵器铺所有镜子称重。"他忽然停手,指尖触到工作台下的暗格,里面是本机械图谱,某页用朱砂圈着"摄魂镜"三字,旁边批注着:"需以双生瞳为引。"

三日后,当林书在城东破庙里找到秦无音时,那人正对着骷髅吹奏骨笛,笛声中夹杂着机械齿轮的咔嗒声。沈青璃撒出的赤磷粉遇火燃烧,烟雾里浮现出"金梅竹"号的船骸。"秦无音,"林书用扳手抵住他后心,"你用骨笛控制机械,害死同船的乐师,就为了这个?"他踢开脚边的木箱,里面全是沾着海水的朱槿纹绣品。

林书没说话,放大镜扫过尸体手腕的灼伤痕迹。那些痕迹呈螺旋状,和上个月查抄的《奇门遁甲》残卷里记载的"锁魂链"纹路一致。他忽然想起更夫的证词:"子时三刻听见钟表铺方向有齿轮空转声,像是什么大物件在磨合。"

"沈姑娘,"他扬声喊道,"看看铜雀里的紫水晶。"

"死者叫刘墨,是城西兵器铺的掌事。"张修文递过验尸簿,油纸伞在头顶晃得水珠四溅,"仵作说死了至少三天,但尸身不腐,像是用了西域香料。"

张修文裹紧蓑衣,牙齿打得咯咯响:"海防营说这月有艘福建商船失踪,船上有个乐师叫'秦无音',擅长吹骨笛。"他忽然指着尸体手腕,"这里有个淡色斑块,像是长期戴镯子留下的,和陈家别院井里那具骸骨的腕痕很像。"

话音未落,林书突然听见张修文的喊声:"头儿,海防营送来急件!"他转身接过文书,上面写着:"查获走私船一艘,载货十二箱岭南香料,押货人......苏瑾。"海雾中,卖糖画的老汉不知何时站在庙门口,铜勺在石板上敲出"叮叮"声,节奏竟和秦无音的骨笛旋律完美重合。

林书盯着八音盒的发条,忽然想起钟表铺案里的齿轮油。他用指尖沾了点油垢,凑到鼻尖轻嗅,除了机油味,还有股极淡的败酱草香——和醉流霞毒的气息如出一辙。"张修文,去查秦无音的师门,还有,把所有朱槿纹绣品的染料分析报告拿来。"

窗外突然响起孩童的嬉闹声,卖糖画的老汉挑着担子经过,铜勺在青石板上敲出"叮叮"声。林书盯着老汉糖画转盘上的凤凰图案,忽然想起什么,猛地转身:"修文,去查李墨的底细!还有,把铜雀的齿轮全部称重,少了的那部分......"他看向墙角的熔炉,炉灰里隐约有金属熔毁的痕迹。

沈青璃正用银簪轻敲尸体胸骨,闻言侧耳细听:"有金属摩擦声,像是......齿轮在动。"她剖开死者胸腔,里面没有心肺,只有个铜制的八音盒,齿轮上缠着丝棉,棉线尽头连着咽喉处的骨笛。"这是'心械匣',"她倒抽口凉气,"用机械模仿心跳,蛊虫就不会离体。"

骨笛余音

三日后,当林书在城东破庙找到李墨时,那人正往铜炉里浇筑液态齿轮。沈青璃撒出的赤磷粉遇热爆燃,蒸汽中浮现出机械齿轮的虚影。"锁魂链需要金属共鸣才能启动,"林书用扳手抵住李墨咽喉,"你用铜雀摆件制造高频震动,震碎约翰的心脉,再用麻线牵动铁链伪造密室——那只铜雀,是你故意留在现场的吧?"

"头儿,这铁链是从内侧锁住的。"张修文蹲在台座边,指甲刮着锁孔里的蜡渍,"可约翰先生的钥匙还在裤兜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61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