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评论

我在抗日卖军火

作者:海棠花开在冬季 | 分类:女生 | 字数:74.4万字

第604章 东北军的蜕变(一)

书名:我在抗日卖军火 作者:海棠花开在冬季 字数:0 更新时间:09-13 15:58

机关干部积极响应号召,组建扫盲工作队,深入社区,手把手地帮助居民识字读书。学校师生也踊跃投身其中,利用课余时间义务为市民授课。

农村地区的情况相对复杂,但办法同样层出不穷。村干部不辞辛劳,挨家挨户动员村民参加扫盲班,巧妙利用农闲时节,在村头、祠堂、仓库等场所设立教学点。

告诉他们,如今八路军一心抗日,是真正能带领咱们打回老家去的队伍,让他们赶紧归队,一同投身抗日大业。”

众多农村妇女勇敢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走进课堂,实现了从目不识丁到能够读书看报的巨大跨越,在提升自身素养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另一部分则转行另谋出路,涉足其他行业,在全新的领域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旅程。倘若当下能再有一批优秀飞行员充实力量,无疑将极大地提升我方的空中作战实力,为抗战胜利增添更为有力的筹码 。

在城市,工厂、机关、学校成为扫盲行动的前沿阵地。工厂借助业余时间,组织工人参与学习,开办夜校、识字班,安排技术骨干与知识分子担任授课教师,将识字教学与生产技能培训有机融合,让工人在提升文化水平的同时,工作能力也得以同步增强。

更令人惊讶的是,其中还有 30 多个曾在海军部队服役,职务最高的还是个上校团长。不过想想东北军最辉煌的时候,可是拥有 10 个独立炮兵团,装备的火炮多为 75 毫米至 150 毫米的中大型口径。

与此同时,社会层面的大规模扫盲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众多扫盲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政府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动员。

老将在仔细权衡后,郑重地向负责整编东北军的将领们下达指令。他神情凝重,目光中既有期许又带着几分急切:“你们务必想尽办法,去联络那些散落在各地的东北军残部,还有那些被打散、拆分的部队。

颇为遗憾的是,在这批东北军里并未发现飞行员,不过,倒是有 20 多个曾在原机场担任地勤工作的人员。

东北军海军虽无法与日本海军相提并论,但其在 1928 年吞并渤海舰队后达至全盛,麾下巡洋舰 “海圻” 号、“海琛” 号、“肇和” 号,驱逐舰 “同安” 号,炮舰 “永翔” 号、“楚豫” 号等各类舰只共 27 艘,总吨位约 3.22 万吨,舰队官兵约 3300 人。

此外,还有一些飞行员由于诸多复杂因素,诸如长期置身战争而心生厌倦,或是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落下残疾,无奈之下只能脱离军事领域。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踏上归乡之路,回归平淡生活;

还动员了很多知识青年充分发挥自身知识优势,主动担任扫盲教师,大力推行 “小先生制”,鼓励识字的孩童帮助不识字的家长学习,营造出浓厚的互帮互学氛围。

如此一来,为战士们系统学习文化知识创造了完备的场所与条件。在教学手段上,亦是丰富多元,课堂讲授、实地演示、互助学习等方式齐头并进。文化教员们秉持着耐心细致的态度,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同时大力倡导战士们相互帮扶、共同进步。

可以预见,随着扫盲工作的深入推进与圆满完成,八路军的兵员质量必将得到显着提升,整体兵力也有望跃升至新的层级 。

具体而言,仿日本大正十一年式 37 毫米平射炮达 370 门;仿日本四一式 75 毫米山炮有 72 门;仿日本三八式 105 毫米加农炮 12 门;仿日本三八式 105 毫米榴弹炮 21 门;仿奥地利 M1918 式 77 毫米野炮 300 门;仿奥地利斯柯达 19 式 100 毫米榴弹炮 300 门,当时炮兵总人数约 4 万之众。

他们秉持着爱国热忱,积极投身于后续的抗日空战,在诸如淞沪会战这般惨烈的战役里,驾驶战机与日军在空中展开殊死搏斗,凭借着无畏的勇气与顽强的斗志,为抗击日本侵略者挥洒热血,立下赫赫战功。

提及关键兵种时,老将加重了语气:“尤其是炮兵、海军、空军这些技术兵种,他们掌握着特殊技能,对我们的战斗力量提升极为重要。你们去和他们讲,咱们不能让东北就这么被日本人占着,咱们的父老乡亲还在受苦,只有团结起来,才有打回去的希望。”

要知道东北军最鼎盛的时候,可是坐拥规模可观的航空力量,麾下飞机数量约达 300 架之多。其机型丰富多样,既有从法国、捷克等国引进的先进战机,诸如法制 “高德隆”“布雷盖”,以及捷克造 “贝奈斯” 等,亦不乏部分国产仿制机型。彼时,东北军的飞行员队伍规模与之匹配,人数大致维持在 300 人上下。

不过那个时候国内全国海军舰只总吨位 4.2 万吨,官兵约 5400 人,东北海军在全国海军中占据显着优势。

不过在统计东北军兵力与兵种构成时,老将着实大为意外。因为这支仅余 6 万多人的部队里,竟有超 4000 人有过炮兵经历,甚至当下仍有不少人在担任炮兵。

然而,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在民族大义的抉择面前,还有一小撮飞行员未能坚守底线,在日军的威逼利诱之下,意志彻底崩溃,做出了叛国投敌的可耻行径,转身加入伪满洲国的空军部队,心甘情愿地沦为日本侵略者的帮凶,其丑恶行径遭到全体中华儿女的唾弃,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九一八” 事变突如其来,东北军被迫战略转移。在此过程中,一部分飞行员毅然追随东北军撤入关内,随后顺理成章地融入国民政府的空军体系之中。

各部队还巧妙利用业余时段,组织学习小组,举办文化竞赛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战士们的学习热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982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