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评论

村官逆袭记

作者:饿是老八 | 分类:都市人生 | 字数:25.1万字

第134章 大锅饭真香

书名:村官逆袭记 作者:饿是老八 字数:0 更新时间:09-14 11:00

同时组织全县的村干部来刘家村考察学习。

同时表彰了刘民了。

刘民看到妈妈也来了。

于是,厨师拿来一个盆子,抓十五个包子放进去。用一个屉布盖上。

韩威,邱明快速安排。

万支书听刘民的意见,专门派出两人接待这些来参观考察的村干部。

接着,刘民先给爷爷,奶奶领取了包子,一人三个包子。

刘民有胜利了。

万支书马上照看村民大会,布置收割麦子。

刘民笑道;“不要管,只要是我们村的人都发给包子。”

全部用牛拉石磙碾压麦子。

刘民走进厨房。

韩威,邱明,指挥男男你女女齐上阵。

转眼到芒种了。

其他人立即投入了生产。

刘民开心想,今年肯定大丰收。

“行,你拿到村委会去?”

爷爷,奶奶笑看刘民。

当包子蒸熟的时候。

郭魁向县委书记汇报。

这下刘民高兴了。

猪肉,白菜萝卜馅。

刘云看着雪白的包子开心笑。

“那好,给我来十几个包子吧?”

全民动员收割麦子。

刘民也时不时帮助大家施肥。

请来刘民,温玉军,申山,韩威,邱明,毛峰,刘一天用心的布置一番。

刘民安排两人做到一张餐桌上吃饭。

给万支书发了奖品。也给刘民,温玉军发了奖品。

因为第三生产队,第四生产队亩产菜四百斤。温玉军上报到他手上了。

村民们都到食堂窗口排队了。

来到学校,刘民看到族长,路春花正要去吃饭。

郭魁拉住刘民手狂赞一番。

很快,县委组织了表彰大会。

刘民看到一家人都领取道包子。

大约忙了十天把麦子全部收割到场院中。

刘民端起包子走出生产队后门,走向学校。

这俩个小家伙,听到吃包子,跑的比兔子都快。

郭魁得到刘民管理的麦田亩产五百八十斤的时候。

接着,厨师开始发包子。

只要排队领取包子的,就领取三个包子做到食堂大厅,或者蹲到墙角吃包子。

地里麦子长势喜人,很快就到小满了。

‘先按照一人三个包子发。不够吃的可以再来领取。规定,只准在食堂吃,不准带回家。’

郭魁听后也感觉不妙。

刘民安排韩威,邱明,一定要认真过称,看看亩产多少斤。

小麦收割入库了。

万支书笑了。

刘民看看刘胜,拍一巴掌骂道;“臭小子,你还是孩子吗,你也跟着起横。”

刘民看后满意的笑。

刘民听后大喜。

每天消耗大量物资。

等到麦子全部脱落收入仓库。

郭魁夸赞万支书说你领导的好,把刘家村带成了先进村。

县委肯定了他们做出成绩。

刘云跑到刘民面前嘻嘻大笑道;“哥哥,食堂吃包子吗?”

看到大家都特别认真的种地,把肥料撒到地里,用车来到猪粪,不嫌弃猪粪臭。

主要种这三种东西吧,拿出少量的地种谷子,大豆,还有瓜果蔬菜。

看看韩威问道;“包子够吃吗?”

刘民笑了。

土豆,红薯,胡萝卜产量高。

然后包包子。

刘民不干了,每天来怎么多人,我们免费提供餐饮,这样不行。

最后得到数据,一亩地收成竟然达到五百八十斤。

“对,给干部们品尝一下。”

两人安排人员专门过称。

接着,郭魁回到公社,真的组织了全体村庄学习组,纷纷到刘家村学习。

于是,万支书向公社上报。

每天这么多人,村里消耗很多物资。

想不到刘云,刘胜也从学校跑到食堂来了。

万支书上报公社。

“嘻嘻嘻”刘云特别鬼的眨巴眼睛笑。

郭魁马上低领公社干部团到村上考察,专门考察了刘民管理的第一生产队,第二生产队。

当刘民汇报给万支书的时候,万支书惊的下巴差点掉下来。

秋粮也要让他大丰收。

让杀一头猪,摸出白面。包包子吃。

知道自己这次又胜利了。

刘民笑说,高粱,谷子,大豆产量低。

刘民安排道;“购买化肥,有氮肥,钾肥,磷肥,一亩地施肥一百斤。必须做到。同时把大量有机肥施肥到地里。”

韩威马上讲话说明一番。

刘民指挥两个生产队开始收割麦子。

这下接待成了问题。

当县委书记看到万支书的时候,特别激动,握住万支书手连声夸赞,你是我们县村干部的典型代表。

刘民把包子送上。

而且一些平时不到食堂领饭的人也来到食堂排队。

县委书记听后马上安排。

爷爷,奶奶都来了。

要马上播种秋粮。

排成两条长长的队伍。

我一定要做到全年粮食大丰收。

犒劳村民们。

又开始脱落麦子。

接着,刘民安排刘胜,刘云领取到包子,一人三个包子。

韩威,邱明高兴的安排人杀猪,磨面。

万支书点头同意。

郭魁也震惊了。

刘民提哪天指导村民种植土豆,红薯,胡萝卜。

田地里麦子熟透了,都变成金黄色麦浪。

万支书问秋粮种什么?

每人一把镰刀,排成一排收割麦子。

马上召开村干部大会布置一番。

县委决定重用呢。

“你都知道了。”

这是一个奇迹。

这天饭菜全部是包子,不定量,让村民放开肚子吃,吃好喝好。

麦子大丰收了。

万支书笑说,这不是我的功劳,这是刘民的功劳,是全体村民的功劳。

种植完毕,刘民高兴安排韩威,邱明。

万支书接待公社参观团。

韩威看后问刘民怎么办。

“是呀,我们决定上报到县委。”副书记笑道。

亩产五百八十斤,马上六百斤了。

这要未来参观学习的人提供饭菜。

“一人几个包子?”

麦子拔节抽穗了。

“包子够吃的,中午吃不完,肯定剩下。”

大家回到生产队马上开始行动。

让去参观过的村子支付伙食费,将要去参观的村子带上伙食费。

刘民告诉万支书。

郭魁笑道;“我决定了,让全公社的人都来你们村参观学习,你们要做好接待工作,认真的传授种地经验。”

万支书笑道;“好,没有问题。”

韩威,邱明回到生产队找到刘民询问如何种土豆,红薯,胡萝卜。

刘民天天到两个生产队地里指导生产。

“小民,你做的很好,很有能力,全公社第一个亩产小麦超过五百斤的生产队。”

县委书记大喜,马上组织干部考察团来刘家村考察。

同时,上报到县委。

亩产五百斤小麦。从古至今都没有这样的收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89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