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姐,你跟着哥哥来,不只是为了找个容身之所吧?”都是千年的狐狸,装什么聊斋?
听到是母亲进来,董一元心里的气便消了七分,“母亲?”
董一元也有些不耐,“我那日,本来是要去找云素说清楚,只是后来有人过来我们不方便再说话。她走的时候,落下的。”
他平日里多穿束袖,今日正好没有,能塞进去。
董一元趁着这时候,把帕子抢回来,马上塞进袖子里。
“董小姐,我感激董将军的救命之恩。他收容我,带我来京城寻亲,我已然感恩戴德,其他的不敢肖想。”
“你说这是什么!”
“不是!”
“庆文!”
“哥哥有一个未婚妻,叫云素。她是博远侯的女儿,与哥哥定亲已然有六年了。”董苓没有隐瞒。
挑拨离间这种事情很费口水,是该喝点茶润润嗓子。
还好不是元儿喜欢那个狐媚子。
姜凤留喝着茶,却不急。
三天两头的,不是补身体的药材就是首饰珠宝布料。
“她,她当真这样说?没有求你不要退婚?”
说完,董苓甩袖而去。
“没有。”董一元摇头。
“我不是吩咐,这几日不必打扫卧房了吗?谁敢进来。”董一元掀床单翻被褥,想找到那条手帕。
“这,这东西怎么在母亲手里?”他坐在另外一侧,看着近在咫尺的帕子,想去拿但碍于母亲还在生气,只能眼睁睁看着。
她知道董一元不会让他出去住的,在这里已两三日。
“大人,是老夫人进来。进来后看到卧房有些乱,还骂了伺候的下人,又叫人进来收拾,我们不敢拦着。”庆文跪下请罪。
“我娶姜凤留就是为了日后攀上皇亲国戚,搭上摄政王。如今我们来传摄政王和云素的流言,这不是适得其反吗?”
他又想到云素哭的模样,若是他真的说,不知云素会有多难过。
姜凤留闻言,点头笑道:“我知道此事,董哥并不曾隐瞒。”
可进卧房却觉得不对劲,径直走到床边掀开枕头,“东西呢?”
董夫人和董一元都该高兴才是,但他们除了高兴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思。
董一元叹气,“我先看着,看看怎么办。”
“大人,奴才失职。”
那手帕必然也是被母亲拿走了,他该去要回来吗?
“这帕子就是云素的,我见过。这条手帕藏在哥哥的枕头下面。收了女子的绣帕藏在枕头下,你也知道是什么意思。”
“没见过。”姜凤留笑着摇头。
思及此,董一元居然还有些高兴。
“若是我们来提,对我以后仕途有影响。扣下一顶忘恩负义的帽子,那日后那些人,谁敢提携我?”
就在董一元想着要去见母亲时,董夫人直接拿着绣帕找来了。
“既如此,那姜小姐不该住在董府。住在董府对你名声不好,还是外面单住,方便你寻亲。”
哪怕云府落魄还是看不起你的意思,听起来就很气人。
等董一元应付完官场朋友回来时,他喝了点酒想先回去休息。
他知道云素或许对他也是有好感的,否则不会见他总是笑。
观荷节?
绣品拍在桌子上,董一元看到,果然是被母亲拿走了。
“既然是真心喜欢,而且两人也有婚约,这不是很好嘛?你作为妹妹,也该高兴不是。”姜凤留倒上一杯茶递过去,“董小姐,你喝些茶。”
若是云素身份不那么高,让姜凤留做正妻,云素做妾,那多好。
“你最好别被那个狐媚子迷了眼,六月二十四观荷节,你一定要与云素说清楚,迫使云家那边退婚。”董夫人说完,气冲冲的离开。
他都不知能否说出口。
说来也是奇怪,自从云素对摄政王表达不满之后,对方送礼物更勤。
看起来云家似乎真的不在乎的样子。
这一次,不管是姜凤留还是董苓,都识趣的没过来凑热闹。
董夫人懊恼,突然又忆起什么,“对了,能否让云素传出和摄政王的流言,你借此来退婚?”
姜凤留将帕子接过来,看了眼上面的花样,“这位云小姐必然是一位端庄得体,又容貌美丽的女子,绣的花都如此好看。”
“那,那该如何是好?”董夫人生气过后,也冷静下来,“可若是我们不提,就真的要娶云素了。”
董夫人管这事儿,那是长辈对晚辈。她们去掺和的话,保不齐要被董一元记恨上。
“母亲。”董一元上去扶母亲的手。
这一闹酒醒了,董一元躺在床上拿出手帕。
“那你与她说了退婚的事情吗?”一听这话,董夫人可就欢喜了。
董夫人看到这东西就晦气,“你哪里来的?是不是那个狐媚子故意撩拨你,送你的。”
外头的庆文赶紧推门进来,“大人。”
云素是喜欢他的。
都不是傻子,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说了,云家那边的意思是若是我们不愿意,那直接说便好。云府不是不明事理的人,直接说退婚,无妨。”
这事儿他不能随便答应。
不要回来,不知会被丢到哪里去。
除第一日他来过之后,便一直把她晾在这里。
就好像,你以为对方是为了攀附你,结果对方还是看不起你。
只是她舍不得提出退婚,想让他来提。也想用这个来让自己就范,不提出退婚。
我来是有事情跟你说。”
“你说,你将这东西藏在哪里?”
“既如此,那你直接宣布退婚,和姜凤留成亲。”本来达到目的,但董夫人却高兴不起来。
伸手抢过姜凤留手上的帕子,董苓站起身来,“那我去跟干娘说,说姜小姐为了名声想出去住。”
这一次董苓格外热情,拉着人到椅子坐下。当着对方的面取出绣帕,“这帕子,你见过吗?”
云素如是说,却让董一元更加为难。
乍一听此时,董夫人还有些难以置信。
姜凤留也需要一个人来闹一闹,告诉董一元她还在这里呢。
董苓就不信她没有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