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评论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作者:奕无疆 | 分类:军事历史 | 字数:2.9千字

第205章 赵、吕恩怨

书名: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作者:奕无疆 字数:0 更新时间:09-14 19:33

如今,野王城内,兵精粮足,就算董卓几万大军去攻,战事必然旷日持久。

而今,这层利益关系不在了,吕布自然不会念及过往情份……

最后,赵云驰援平城塞;按理说,吕布应该感激赵云,不仅驰援了他,战后还出战马钱粮助他重建兵骑,这本是大恩。

吕布阴沉着脸,抱拳请命道:“儿请命,北击赵贼!”

三年前,吕布西袭拓跋鲜卑,结果捅了马蜂窝,引发平城塞一战。

至此之后,吕布就恨上了赵云。

有近两万白袍军,又有张辽在野王城,赵云根本不担心野王有失,这就是赵云的底气。

一撸到底?

就是这件事,赵云也因此恨上了吕布。

至于赵云,从绕道河东,又缩回去了,可见赵云是知难而退了;那么己方只需严防八关,暂时不予理会,就有人替他们驱赶赵云。

赵云心里虽暗骂董卓,但神色自若道:“蔡公勿用担心,云在野王有近两万大军,又有野王城之地利,董贼就算渡河北攻,没有数万大军绝难撼动野王城!如此,反而是吾等良机!”

蔡邕又说,他们还要把刚正不阿的京兆尹盖勋,引为外援。

几乎不假思索,董卓就猜到一定是赵云,他瞬间有种被恶狼盯上的感觉,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赵云那小狼崽,着实可恶,若他就此滚回幽州,本公就饶他一命!而今,不仅屯驻河内,还欲绕道河东,袭击本公后背,真是岂有此理!”

听到这个消息,赵云激动不已,他这妹夫终于开窍了,不枉他将宝贝妹妹嫁过去。

想到盖勋,赵云亦忍不住赞道:“盖公,敢言他人所不敢言之言,国士也!”

赵云拱手作揖,连道惭愧;想想也是,以蔡邕与杨彪等人可托付身家性命的交情,确实是他多虑了。

最后,盖勋因为自己势单力薄,只能放弃。

赵云拱手一揖,刚才蔡邕说过,还未向杨彪等人透露他已经混入京城。但他觉得可以再给杨彪等人一点信心。

灵帝又问盖勋:朕已在平乐观阅兵,又把西园的财物散发给将士们,有他们在天下还有人敢作乱吗?

于是,董卓也就按下了出兵河内的念头。

太尉府大堂内,董卓麾下一众将领云集,董卓高坐堂上,对堂下李儒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怒喝道:

吕布忽然觉得,赵云完全是把他当乞儿打发了,他拼得全军覆没,赵云最后来捡便宜,战后,还假惺惺地助他重建兵骑,仅给了他三千战马,这不是把他当乞儿打发吗?

赵云从身上取下一条绥带,递出道:“此乃云之凭证!”

若是这个时候出兵与赵云作战,偃息旗鼓的朝中公卿,说不定又要生出其他心思,所以,巩固朝局才是最重要的。

董卓这话,明显是激将的意思,吕布与赵云同在北疆多年。

一个月前,赵、吕二人,因利益关系,又走在一起同攻雒阳。

可在第二年,吕布无意中得知,赵云在平城塞一战,竟缴获了两万战马,而两万战马就是二十亿钱。

蔡邕接过绥带,这是代表幽州牧的绥带,他知道赵云是担心口说无凭,难以取得杨彪等人的信任,才以绥带为凭证。

“云惭愧!”

“文优,勿要再说!”

去年,丁原召吕布入并州内部平乱,心存恨意的吕布自然不会告诉代郡,他要撤离平城塞。

当时,吕布退无可退,死守平城塞一线,麾下兵骑打得全军覆没。

而趁董卓顾此失彼之时,就是他们营救少帝的良机。

与此同时。

至于,张辽为什么会去野王城,赵云也大致猜到了;几个月前,张辽奉何进之命前往河北募兵,而今,何进坐实谋逆罪名,又死了一个多月了,张辽自然成了无根浮萍,显得很尴尬。

李儒知道,这道贬谪诏书一旦发出,手握重兵的赵云,必不罢休,那就真和赵云不死不休了!

去年十月,灵帝在平乐观阅兵后,召见盖勋问道:天下为什么有这么多叛乱?

赵云一怔,心中暗骂,狗日的董老贼,老子一退再退,你他娘属狗的啊,咬着不放?

盖勋又怼道:臣听闻,以前的君王只夸耀德政,而不看兵力多少,如今叛军在远处,陛下却在眼前阅兵,不仅不能彰显陛下的果断刚毅,反而有穷兵黩武之嫌!

吕布气势汹汹道;因为在吕布心中,对赵云早有恨意。

当时,刚上任的上军校尉蹇硕就在一旁,老脸马上变成猪肝色,恨死了盖勋。

还有一个目的是消耗吕布手中兵力,毕竟吕布有弑主丁原的前科,董卓这老枭,岂能没有丝毫防备之心?

当年,吕布从五原一路退到雁门,败仗自然是吃了不少。

吕布闻言,正中下怀,一脸不服气。

“盖元固,忠贞之臣,国之大幸也!”

所以,这就是人性的复杂,看到自己得到的会感激,而看到自己没有得到的就会仇恨。

“必献赵贼首级于义父!”

蔡邕呵呵一笑,将绥带递回赵云道:“赵州牧多虑了,老夫这张老脸就是最好的凭证!”

初时,吕布确实打心里感激赵云。

李儒刚要再劝,董卓挥手,道:“去宫中向小皇帝请一道旨,罢免赵云幽州牧!”

赵云听后,也不得不佩服这些沉宦官场的老家伙,最擅长借力打力;居然想到调动皇甫嵩东进,转移董卓注意力。

若张辽继续入京,必定被董卓兼并,这点以张辽的聪明肯定能想到。

“哈哈哈!吾儿出马,必取赵贼!”

而且,就算如历史那般,皇甫嵩不愿意出兵,但现在有了杨彪等人起头,盖勋手握西都京兆尹之兵,必定也会响应杨彪等人。这对赵云来说,必将是一大助力。

而且,董卓名声也不好,跟着董卓混,还不如跟着他大舅子混,毕竟亲疏有别嘛!

灵帝听后,一反常态,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称赞盖勋说得对,说与盖勋相见恨晚,朝中那么多大臣,都没有一个大臣能像你这样刚直敢言。

蔡邕对盖勋也是推崇备至,他相信,只要他们的联合书信送入盖勋手中,以盖勋的性格,必定响应。

原本之前得到赵云驻军河内的消息后,董卓就要出兵攻击,但李儒又连忙劝阻董卓,说应该先稳定朝局。

“蔡公,亦可向诸公提及,白袍军愿为诸公助力!”

说到盖勋,赵云听闻这可是个连皇帝都敢怼的猛人。

说实话,现在的赵云正巴不得董卓去碰的头破血流。

而用赵云从无败绩来刺激一下吕布,董卓觉得很有必要。

………………

李儒闻言一滞,理是这个理,可也要看实际情况啊!

一直以来,吕布从来不认为自己比赵云差,听董卓提起赵云从无败绩,无疑是在吕布高傲的心上插了一刀。

可以想象,一旦名将皇甫嵩携大军东进直逼雒阳,那么董卓必然惊惧,必然派大军堵截皇甫嵩,届时双方必定发生大战。

太尉府。

严守八关?

原来是几个月前,受何进之令前往河北募兵的张辽,带着麾下所募的一千新兵去了野王城。

语落,董卓一拍身前案几,乍起一声巨响,可见董卓是何等的愤怒。

其实,赵云还有一个原因没猜到,那就是他的宝贝妹妹赵雨,也在张辽军中,有赵雨一旁吹枕边风,也是张辽去野王城的原因。

李儒见董卓那一副铁了心的样子,叹息一声,拱手退下。

董卓抚掌大笑;出兵河内,董卓其实有两个目的,铲除赵云的威胁是其一。

因为就在刚才,赵云收到张烈通过司元商行传来的消息,典韦、虞虎已经回到野王城,同时还有一个令赵云惊喜的消息。

不过,皇甫嵩没有答应。

蔡邕从太常府回来后,请赵云到书房;将与杨彪等人商议的内容,向赵云复述了一遍。

蔡邕闻言,好似想起了什么,道:“对了,还有一件事,老夫差点忘了!文先曾提起,董卓扬言要渡河攻打赵州牧!”

董卓怒目一瞪,喝道:“自古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显然,如今完全不一样了,京中有杨彪等重臣联合盖勋,盖勋自然会不遗余力地说服皇甫嵩。

盖勋当即怼道:还不是陛下宠幸阉宦造成的!

“太尉,此刻朝堂刚刚稳定,实在不宜妄动刀兵,严防雒阳八关即可!”李儒苦口相劝道。

其实,历史上,盖勋就曾联络手握三万精锐的皇甫嵩,意图东进雒阳讨伐董卓。

对董卓来说,出兵河内乃是一石二鸟。

看着李儒退下,董卓目光扫了一眼堂下跃跃欲试的众将,目光最后定在右首吕布身上,高声道:“北疆都在谣传,赵贼从无败绩!吾儿骁勇无双,可愿打破这谣言?”

可在今日,董卓得到西面传来的消息,一支白袍黑甲的骑兵,曾闯入崤函谷道,后来又跑回了河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见赵云一点也不担心,蔡邕也没必要跟着瞎操心,说道:“既是如此,老夫找个合适的时机,会向诸公提及白袍军可为助力!”

李儒很清楚,废立虽然震住了朝中公卿,但并不是说,朝中公卿就与你一条心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984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