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平凡的明穿日子

分章完结749(1/2)

平凡的明穿日子 宁小钗 5090 2023-04-14 17:31
听书 - 平凡的明穿日子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放下了茶杯,“贵姓可是姓曹么?”

  “正是。xiaosocms.net”书生声音微微颤抖,“兄有些面善。”

  少年笑道:“那兄台上年可曾住在昆明么?”

  书生急忙跳下了牲口,激动的施礼道:“曾住的,请问尊姓?”

  少年笑嘻嘻的道:“兄台别号可是徐新么?小弟似乎与你交易过一件绿葱花金簪。”

  原来书生是曹鼐,本来可以坐船返回家乡,却因放不下湘月,半路在金陵下了船,与旅途中结识的读书人结伴,准备去人家的家里借宿几日,好进城打听湘月的消息。

  少年则是淰儿,这几日住在乡下,今日穿了男装在萧家村附近玩耍,其她几个丫头在皇姑寺里,她独自溜了出来,不料竟遇到了曹鼐。

  曹鼐大喜,对朋友说到:“你们先进村吧,我问几句话就来。”

  清书莫名其妙的守着牲口,就见少爷欣然坐在淰儿身边,笑道:“你为何穿了男人衣服?莫非前路有人,要效仿红拂女的故事么?”

  “有人也不是你。”淰儿撇了撇嘴,“还是那么的油腔滑调。”

  曹鼐笑了笑,问道:“徐小姐人在哪里?”

  “不知道。”淰儿瞅着对方,“难道你没听说姚尹太监选秀女,结果从把我家小姐当成了方小姐,逼着上了船,气得我家三爷半路劫船,一剑怒斩姚太监一事么?”

  蔡鼐忙说道:“怎么没听过?这一路而来,到处都在谈论此事呢。可是我很奇怪,明明小姐已经回京了,怎么会突然现身绍兴府,又被误认为是方家小姐,成了待选的秀女?”

  淰儿说道:“那是我家三爷答应姑娘要去江南游玩一圈,谁知竟遇到这档事,可惜姑娘没带我,不知其中的细节。我是陪着奶奶们回的京,如今小姐还未回来呢,大抵受了惊吓,我家三爷正带她四处散心。”

  “唉。”曹鼐神色唏嘘,“万幸是你家,不但激怒了徐大人怒斩了太监,更是因此上书质问朝廷。千名秀女因而得救。”

  “谁让那太监瞎了狗眼,连我家小姐也敢送去讨好太子。”淰儿不屑地道。

  曹鼐开心了起来,喜道:“那姐姐如今意欲何往?”

  淰儿笑吟吟的道:“我家小姐喜欢上了曹鼐的诗,命我去北平寻访他。”

  “哎呀!”曹鼐装着大惊失色的样子,“小姐选中了他,我就没相干了。”

  “呸!得了便宜卖乖。”淰儿忽然问道:“你老实说,可曾娶亲了么?”

  “娶了。”心情好的曹鼐又故意逗她,“在云南我经不住人家的劝说,又不知你和小姐的心意,不要等白了头。便同意了。”

  淰儿盯着他的脸,瞬间看破了虚实,也故意失望的道:“那你送我回家吧。”

  蔡鼐摇头道:“我没有工夫。”

  淰儿问道:“你不愿送我么?”

  至此蔡鼐忍不住执起淰儿的一只手,笑道:“岂能不送你?我被你欺负惯了,怕你仍旧欺负我。”

  淰儿忙抽回手来,带着笑骂道:“呸!大白天的专讲鬼话。”

  这一次偶然中再见淰儿,对方比起在云南时的态度亲密多了,显然俞知府的拜访,徐家给出了二三年的时间。其实已经是承诺了亲事,无非没有下聘,曹鼐也必须先考中举人。

  曹鼐品味出了这些,欢喜之余决定立即返回家中闭门读书。把淰儿送到了徐家,不再奢望见上徐湘月一面,毅然走了。

  萧家村因人口增加和日渐繁荣,去年升级为了萧家镇。划归给了上元县管辖,附近的土地以秦淮河为界,河北为上元。河南为江宁,直属于顺天府。

  新任县太爷崇尚无为而治,有名的不管事,很少光顾衙门办公。县衙里养了二三十个书吏,与后世啃办公桌的科员一样,无论天晴落雨,每天都要按时坐满四个时辰。

  衙门里不分古今,人浮于事是常态,这些书吏对应的是县太爷,大半的时间都在喝茶,看陈年的花花小说,近几年则迷上了路边小报,什么地方女人变成了男人,哪个穷光蛋走狗屎运娶了个秦淮名妓,得到了几万两的嫁妆,欢喜疯了;哪个官员的姨娘爱上了轿夫,双双投江殉情诸如此类的新闻。

  每天还要对时政议论一番,谈论些街头巷尾的八卦,读报纸读的厌倦了,就谈一下昨晚上的牌局,哪个家伙的手气好,一连做了两个清一色外加海底捞月,谁的牌打得高明,等牌局也谈厌了,于是就悄悄议论起顶头上司县太爷的来。

  过日子么,就是这样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反正有本事有能耐有后台的能高升的都高升走了,剩下一帮得过且过已无大志的官吏守着几张破旧的办公桌,用牢骚话来说,吃不饱也饿不死。

  但是指责他们成天无所事事,未免冤枉了人家,忙碌时也是很要人命的,起码每天都得为百姓办那么一件两件无痛无痒的公事。

  金陵乃天下第一的繁华之地,上元县位于天子脚下,百姓安居乐业,衙门也比地方清闲得多。当然,重要的公事也很多,但那些重要的公事皆在老爷乡绅们的酒桌上,麻将桌上,姨太太的枕头边,书吏们只要按照指示,趴在桌子上引经据典,花团锦簇的做些文章就行了。

  书吏没有俸禄和各种补贴银子,不算朝廷命官,日常办公对应六部,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房。每房设典吏一人,相当于后世的科长,攒点一人,相当于副科长。

  书吏们相当于科员,靠着微薄的纸笔费抄写费饭食费等维生,最主要的收入是各种人情打点的好处和上司的打赏,以及靠着职务谋取各种私利,其社会地位和性质,基本与后世的公务员一般无二。(未完待续……)

  正文第九百八十五章衙门轶事

  六位科长中有两三个有样学样,整天不见踪影,为了表示他们的存在,偶尔会溜达过来走一圈。

  听说县太爷够忙的,今天要到某大姓乡绅家里去拜访,明天又要到某退职大臣的府里去候教,还要在前头坐堂问案,打老百姓的板子,据说还得瞒着自己的河东狮,去‘金屋’里宠幸下自己的藏娇。所以,大人他哪有工夫来看坐冷板凳的书吏呢?

  如果人真的来了,那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比如朝廷派来了视察官员,或者圣上下了什么旨意,必须要找人替他拟一篇奏战。

  再不然就一定是后衙发生了事故,母老虎发了雌威,把县太爷打得落荒而走,避难来了。

  貌似避难远多过正经事,每当这时候,书吏们听到后头有女人大发雷霆,他们就赶快入座,煞有其事的摇起了笔杆子,果然不多一会儿,就看到县太爷神色仓皇的踏进屋里,坐上尘封的县令大席,装模作样的办起公来了。

  这一天早晨,书吏们无事可做,七嘴八舌的议论起县太爷的夫人到底是一个什么货色。比起老百姓把县令敬为父母官,这些老滑官吏半点也不尊敬,毕竟送走的县令都不知多少任了。

  有个戴着近视镜的书吏说道:“一准是唱过小旦的戏子,没听她每天在后头一板一眼的唱曲么?从来不走腔落调,非自小练出来的能行?大概正牌子夫人远在原籍孝敬老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