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长辈们要求的一切工作都完成后,又到了他练习乐器的时间。
游希没有说话,而是对他们回以一个“等待”的微笑后,走回了自己的房间,看向了自己桌上那堆食物。食物是他家的佣人女仆准备的。
游希看着这本书上厚厚的尘埃,他觉得自己几乎没有碰过这本书,可却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游希手拿着这本用漆黑与猩红的封面而绘画出的书籍,随着书中的文字,一点点的念道:“更加强大!更加邪恶!也更加深刻!同时更加漂亮!”
这时,游希看到了桌上以及书柜上摆放得整整齐齐的无数书籍,他笑了笑,就像是发现了什么新的玩具一般,起身走向了书柜。
在他完成课堂答卷后,无聊得思考起人生时,其它孩子还在等待着做完答卷之后,去后山还是去操场玩耍。
包裹着食物的报纸被窗外的小孩子们接住,小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打开了报纸,争先恐后的将食物一抢而空。
在发现他对音乐旋律等非常感兴趣后,他的父母便为他准备了各种大大小小的乐器,并规定他在每天指定的时间里去练习。
“为什么我会觉得我对音乐旋律什么的,完全不感一点兴趣?”
不知道是在总结自己还是在描述别人,游希看着桌子上的一面镜子,随意的说了一句。
游希看了看身后的玄关处,那扇将屋内与屋外隔绝成两个世界的房门。
他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只有三个:第一,他没有自由的时间,无法和其它孩子通过时间来建立感情。第二,气场!其它孩子和他的年龄差不多,但其它孩子每天就是玩,学习,吃饭和睡觉。而他却是学习,吃饭,学习,睡觉,学习。并且有一大群保镖围着他,显而易见的,那些孩子会把他当作异类!第三,心性。从来没有和孩子们玩耍过的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朋友!更不知道如何去结交朋友。在他过早成熟的世界里,纵然他的性格单纯,但他也失去了小孩子该有的天真。他已经成功被长辈们制造成一本百科全书,百科全书上没有关于小孩子的世界,他单纯的以为,利益能捆1绑住全世界,更能捆1绑住感情,所以他交朋友的方式就是一味的满足别人,来换取一声“朋友”。他却不知道,小孩子的世界,是不懂利用的,只有最原始的心性,除了吃,就是玩。
片刻之后,游希将桌子上的食物用报纸包裹起来,扔出了窗外。
“为什么,我会对这些非常的熟悉?我曾经看到过吗?”
他对音乐和旋律,曾是那么的喜欢,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可当音乐和旋律以一个固定的时间出现在他生命中的时候,他突然觉得自己好难受,这种感觉……原来就是束缚吗?
“对!对!XX!在你书本里洒上墨汁,在你课桌里放蟑螂,在你的便当里放铅笔芯的那些人,我们都找出来了!丢点吃的下来吧!我们帮你报仇!”
他的长辈们知道一味的学习与锻炼,会让一个人的心智扭曲,成为两种极端,也就是天才,或者疯子。因此他的长辈们很好的发现了他的爱好与特长,并鼓励的去支持他。目的是不让他觉得自己被约束,让他拥有自己独特的性格。
这群小孩子见自己探出了头,也停止了说笑,开始对自己一个一个的说着话,只有话里的名字,他似乎怎么也听不清楚。
游希疑惑的呢喃着,却听见窗外传来一阵呼喊!
他是一个大家族的少爷,他的家族在他们的国家可以说强大到富可敌国的地位。由于良好的基因,让他比平常人更加的天资聪慧,并且他家族长辈也花了很多时间来培养他。不仅让他饱览群书,熟读科学,社会与各种知识,更是培养他的兴趣与素质,让他往一个十全十美的方向发展。
那是一群小孩子在高声喊着某个名字,但名字是什么,他模糊的听不清楚,不过他知道,那群小孩子在喊着自己。
如此,束缚他的东西又多了一样,就是他自己的爱好。
“哎……没有童年的世界……”
“XX,我们作为你的兄弟,还有你女朋友也在这里,我们是你最好的朋友。对了,丢点吃的下来吧!”
在他被一众保镖们围住吃着大补的山珍海味午餐时,其它孩子还在对饭盒里的食物挑三拣四,商量着要不要凑钱去买那爱吃的拉面和寿司。
“他尽力回想‘自己’,可常回想得不对,他动辄便把其他人与自己混在一起,搞错自己的需要,只是在这方面他不精细,粗心大意。”
游希将这本“善恶的彼岸”放回了书柜中,优雅的走到了窗户边,抬头伸出窗户外,他看见一些男男女女的孩子们,正在他家外面的街道上,有说有笑的喊着自己。
这本书,是尼采写的,尼采,全名:弗里德里希.尼采。
小孩子们一边狼吞虎咽的吃着游希给他们的食物,一边用嘲笑与不屑的目光回视着游希,他们以为游希傻,其实游希又何尝不是在看着一群傻子?
在他每天早上被一辆豪华轿车以及无数保镖送进学校时,其它孩子正被父母们牵着双手,有说有笑的走向学校。
该书主要力图写了“善”与“恶”这两个相对词,为区分不道德与非道德。
……
慢慢的,他开始细心的发现他已逐渐远离了人群。很简单……那么善良单纯的他,居然交不到一个朋友。
这个时候,孩子们正在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玩着电动,还有游戏吧?
“他安详而宁静,不是因为没有烦恼,而是因为没有能力理解和对待自己的烦恼。”
“他不发号施令,他也不破坏……”
“XX,你每天这么用功,这次的第一名一定又是你的了吧!太好了!丢点吃的下来吧!”
他是这样去想的,也是这样去做的。
游希在书柜里随意的翻找了一会,最终选择一本尼采的“善恶的彼岸”。
“XX,我们已经知道是谁在学校说你坏话了,我们这就准备去教训他!你先丢点吃的下来吧!”
桌子上的书籍都是一些关于经商的论文,而让他感兴趣的是,书柜里的书,种类齐全,小到动物世界,家具日用,大到灵异事件,外星探秘,宇宙探险。更别说什么社会,历史与科学等书籍了。
看着小孩子们将食物开心的拿在了手里,游希再次笑了:“这些……就是我的‘朋友’吗?”
因此,他的确有了一些“朋友”,但只是需要他的时候而出现的“朋友”,并不是童年的玩伴。
他本性善良,单纯。却因为长辈们的刻意培养,而有了一种早熟的心理。在很久之前,他便开始自我思考起来,孩子们的生活,都是他这样子的吗?
“呵呵……”游希看着楼下这群小孩子的吵闹,他突然觉得自己没有和这群幼稚的小朋友为伍,是多么的幸福。
“许多情况下,他因太抑郁而成为美德,升华后只剩下一堆的渣滓。”
“XX,作业做完了吗?现在在练乐器吧?好勤奋呀你!丢点吃的下来吧!”
宁愿自己痛苦,也不要别人因自己而痛苦!!!
他从小就被长辈们在潜意识里植入了父母的命令不可违抗,再加上他一直以来的素质培养,他知道,父母是将他当做一个希望来看待,他不听话的话,只会扼杀了他父母的期待。
在他孤独的坐在正午的阳光下,寂寞的望着天空时,其它孩子要么在结伴玩耍,要么在午睡,而陪在他身旁的,只有那些乐器。
游希放下了手中的二胡,他将这个疑惑解释为:或许每天都在重复着同一件事,我已经沥了吧!
不知道为何,游希在看着这本书的时候,尼采的精神总是回荡在他的脑海里:“在绝望中看阳光……”
很明显,他得到的答案是否定!
“每句话都离不开丢点吃的下来啊!你们这么喜欢吃吗?”游希笑了,笑容中尽显那炙热的阳光。
……
“他的爱是不自然的,他的恨是造作的。他的真诚完全以他客观为转移,只有在完全安详和宁静时,他才是真实和自然的。”
他多么想走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啊……
一样玩沥了,可以玩另一样吧?
直到……其中一个小孩子发出了一声痛苦的尖叫……
“他没法思考自己的痛苦,但是白费力气!他老是走神,思考的总是较为一般的情形,昨天他不知道如何自助,明天他不知道如何自助。”
在他放学回家后,他轻而易举的将今日的作业完成,随后便是一大堆等待着他去记忆和熟悉的东西,这个时候,其它孩子一定在外面玩耍。是的,他会通过自己房间的窗户,听见孩子们在外面嬉笑打闹的开心声音。
游希无聊的玩起了手中的乐器,毕竟这个时候是他练琴的时间,他虽然有点不情愿,但似乎这是他每天的日常。
简单找了个二胡来拉了两下,他也不知道自己拉得好不好,但是他却惊讶的发现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