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评论

穿越古代成农夫小鲜肉特种兵想哭

作者:狂沙掩月 | 分类:女生 | 字数:29.7万字

第1242章 调动人心积极备战

书名:穿越古代成农夫小鲜肉特种兵想哭 作者:狂沙掩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9-15 12:05

众人一个个幻想着建功立业,傻傻的盯着那一纸公文发呆幻想。

“我虽不会打拳,帮着搬搬兵器总行吧?万一沾点军功……”

他话锋一转,声音提得老高,“你们忘了?去年白水镇的周大户,带家丁帮着打跑了土匪,朝廷赏了他块‘忠义’匾额,还免了他家三年赋税呢!”

这话像炸雷似的在人群里炸开,一个扛着锄头的壮汉往前挤了挤,嗓门大得惊人:

“我要是去支援,是不是我婆娘孩子也能跟着沾光?五亩地啊,够咱种两季麦子了!”

他看向中年人,“你们在府城那边留一支护卫等我即可,其余人随我们在此等候。”

中间劲装打扮的少年指尖在桌沿轻轻叩着,听完中年人的话,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对面的混血少年正用银签拨着茶沫,闻言撇了撇嘴,将茶盏往桌上一放:

还有人围着老秀才追问“支援队啥时候招人”“开荒的地在哪儿选”……

有人追问:“老秀才,县里说具体赏啥了没?是给银子还是给地?”

他此次跟着来丰水县,一半是耐不住京里烦闷,一半就是为了见那位写出乔峰与段誉的奇人,怎么肯半途而废。

劲装少年没理他,只望着杯中沉浮的茶叶,眼底闪过一丝深思。

“‘另外,准许八县士绅、富家大户,积极参加镇压、剿灭流匪之战!

方才还七嘴八舌的人群顿时收了声,连街角炸油条的老汉都停了油锅,支着耳朵听。

“五亩地?还免十年税?”

中年男子见他认可,连忙又添了杯茶,语气恭敬了几分:

旁边一个瘸腿的汉子也动了心,“我这腿不能上战场,运粮总能行!真能换五亩地,往后就不用租地主的田了!”

“既解了前线粮草之急,又让百姓主动往前冲,填了财政亏空不说,还赚足了人心,一箭三雕啊。”

对面茶楼的雅间里,窗棂半开着,楼下的喧哗顺着风飘上来,混着茶盏碰撞的轻响。

“什么一箭几雕,这茶还不如京里的夜来香,寡淡得像白开水。”

混血少年托着腮,望着窗外公告牌前攒动的人头,忽然戳了戳劲装少年:

有人已经转身往家跑,嘴里喊着“我回去叫上我兄弟”;

“我们不回!逍遥先生还没找到呢,我才不跟那老太监走!”

那些原本惶惶不安的百姓,此刻眼里都多了些奔头。

老秀才看着眼前这乱糟糟的场面,捋着胡须嘿嘿笑:“怎么样?这新规,是不是比那空头告示实在?

镇压流民,既是保家,也是为自己谋出路——官府这招,高啊!”

茶烟袅袅,混着楼下的人声,在雅间里缠缠绕绕。

卖糖人的汉子举着刚捏好的孙悟空,急道:“先生快说!最后一段藏着啥好章程?”

——他还惦记着那本没看完的《天龙八部》,琢磨着什么时候能见到逍遥先生。

“明日安公公便要启程回府城,小九爷……要一同回去吗?”

劲装少年端起茶盏,雾气模糊了他的眉眼,声音淡淡传来:“再留几日。”

个人参战者,将来论功行赏,上报朝廷加官进爵;

老秀才被众人眼巴巴望着,脸上泛起红光,慢悠悠转过身,指着公告末尾的字念道:

“回去?”

他晃了晃脑袋,瞥见楼下百姓脸上的红光,又嘟囔了一句,“不过看他们乐呵的样子,倒像是真得了好处。”

凡是带领家族子弟、组织私人部曲参战者,皆由县里登记造册,待平寇事毕,一并封赏!’”

中年男子端着茶盏,指尖摩挲着温润的瓷面,望着楼下涌动的人潮,嘴角噙着一丝赞许:

他虽年轻,眉宇间却带着几分沉稳:“能让商户肯砸家底,农户愿抛力气,这县令确实有些手段。”

“可不是嘛!”

丰水县这潭水,似乎比他想象的要深些。那道公告背后,恐怕不只是一个县令的手笔。

“这世道啊,乱是乱了点,可机会也多……就看谁能抓住喽……”

老秀才被挤得快站不住脚,索性拄着拐杖往外退,嘴里还念叨着:

“阿古,你说,逍遥先生会不会也混在这些人里?说不定他也想考科举呢?”

老秀才捋着胡须摇头:“军功大小不同,赏格自然不一样。

雅间里一时静了下来,只听见楼下隐约传来“我要去报名支援队”“我家能捐五十石粮”的喊声。

——不管是为了娃的前程,还是为了自家的几亩地,这趟浑水,似乎都该蹚一蹚了。

混血少年猛地抬头,碧色的眼睛瞪得溜圆,连连摆手,

人群里炸开个响雷,是开武馆的刘师傅,他攥着拳头直咂嘴。

开杂货铺的陈掌柜拍着大腿:“我让店里的伙计都去!反正秋收忙完了,闲着也是闲着,换几亩地比啥都实在!”

“加官进爵?”

老秀才清了清嗓子,把拐杖往地上一顿,朗声道:“后面还有重头戏呢,想听的就静一静!”

旁边卖菜的王婆也点头:“可不是嘛!三岔镇的许地主,不就是前年剿匪得了功,才升成镇丞的?这军功啊,可比死读书来得实在!”

中年男子正是包丛安,闻言哪敢有二话,连忙躬身应道:“是,小九爷说了算。”

人群彻底沸腾了,刚才还在盘算着让娃考科举的商户们,此刻也被“开荒免赋”勾住了心。

日头渐渐爬到头顶,公告牌前的人非但没少,反倒越聚越多。

“丰水县令这手棋,走得着实巧妙。”他呷了口茶,目光落在公告牌的方向,

议论声浪更高了,有盘算着让儿子去参军的,有琢磨着自家佃户能不能凑支队伍的,连最胆小的货郎都红了脸:

这少年本是京里娇养的贵族纨绔,哪里懂什么政务利弊,只当是场热闹,心思早飘到了别处。

“我那二小子天天舞枪弄棒,让他背《论语》就头疼,真不如让他去参军!万一立了战功,将来也是个出路!”

有人拉着邻里盘算着“咱组队去,人多了能多领些粮”;

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哪能定得那么细?不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288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