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评论

我捣鼓汽车,整出了超级军工

作者:抽烟的猪 | 分类:都市人生 | 字数:2.3千字

第183章 涡扇发动机改良完毕,准备试车

书名:我捣鼓汽车,整出了超级军工 作者:抽烟的猪 字数:0 更新时间:09-16 23:32

以至于最终的增压比,可以达到25个以上。

“来,往里推。”

这一捣鼓就是半天多的时间,总成组装完,都是下午三四点了。

但这些搞得花里胡哨的工具,对李一凡来说,就是累赘。

坦克制造车间,李一凡将发动机吊装上了一辆坦克。

别人做,他放心。

所以李一凡只管磨就行。

正常来说,这两组叶片都是单独研制。

咚的一声,涡扇发动机很丝滑的落在了机脚垫上。

半个时辰后,三个从熔炼炉中捞出的组件,在风扇鼓吹下,已然冷却了大半。

剩下的收尾工作就是一些附件装配。

而且这些叶片里都是空心的。

像压气机这种叶片,只能用两万以上的砂子打磨,毕竟这要求是微米级的差距。

其实像这种高精度的压气机叶片来说,砂子能用。

因为坦克一旦上了战场,很容易成为活靶子。

将涡扇发动机拖了出去。

奈何在组装的过程中,李一凡发现壳体与自己所制造的叶片完全不适合。

......

洗漱一番后,李一凡导航到食堂,喝了一碗米粥,啃了两个肉包。

接着不知道在哪里找了一张砂子,便对着叶片开始打磨。

将需要修整的平面,都给打磨了一遍。

倒在床上便睡着了,根本没有什么睡陌生床,不习惯一说。

李一凡四处找了找,没有找到更粗的砂子。

李一凡将还未完全冷却的壳体,摆在了工作台上。

但李一凡还是决定自己动手。

李一凡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心里瞬间舒畅了不少。

只要将涡扇发动机落在位置上,剩下的就是紧上螺丝就行。

之所以用火钳,是因其它工具不会用。

这一觉就是睡到第二天早上。

可是,李一凡有系统在身。

而李一凡在紧固螺丝,严华则是跟航空动力组发了条消息。

如果这台涡扇发动机采用的是尾喷口设计。

这一弄又是三个小时。

当然,最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坦克的隐身性。

哪怕他用锉刀挫压气机叶片,也是无伤大雅。

它的作用是将最初进气增压。

因为是装坦克上,所以涡扇发动机要做很大的改动。

李一凡让严华过来帮忙,几人用了一个特制的叉车。

接着迫不及待的开始组装起来。

这个压气机的叶片分高压叶片和低压叶片。

“咚!”

两台发动机就已经先装上去了。

再用砂子打磨一遍。

以及观察能否利用气膜冷却叶片。

而且还是能时时检测到压气机的打磨进度。

做完这些,李一凡直接取来航空动力组,制作的涡轮发动机壳体。

吊装塞涡扇发动机共四个人,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一个在左,一个在右。

最后被逼无奈,李一凡抄起锉刀就开始对叶片进行打磨起来。

压气机的叶片形状呈现圆形。

李一凡用火钳将压气机叶片,涡轮扇叶,燃烧室毛坯,放在了工作台上。

李一凡一个鲤鱼打滚,翻身起床。

李一凡用手将压气机的叶片拿起来看了看。

最后上自动化高精度车床。

但现在不可能为了装一台发动机,把炮塔卸掉,再把车体割开吧!

而且在增压的过程,它又可以分为三层,也叫多级增压。

其实这个实验室里,还准备有很多看上去,特讲究的工具。

李一将压气机,涡轮叶片,还有燃烧室,全取了下来。

这吊装很是麻烦,本来发动机舱就小。

间隙特别的大。

若是想同时进行研制,是个很考验科研人员的技术。

四人各自将自己所对准的间隙看好,然后在李一凡的口令下。

系统扫描的面板上,不仅仅有裸眼3D教学视频。

从里到外,先将燃烧室的冷却水道以及风道刻好。

因为砂子太细,磨得太慢。

仅仅用了两个小时,便将所用的叶片和燃烧室内部打磨完成。

最后将涡扇部分合在壳体上,在调节涡扇与轴承之间的间隙。

刚就设计到只能塞下两台发动机的空间。

但发明这些工具的初衷,也就是为了科研人员做事方便。

本想将自己制造的涡轮叶片,压气机,还有燃烧室,都给装到壳体上去。

又开始捣鼓壳体模具。

也可以节省燃油消耗。

李一凡将压气机叶片放在手里,三百六十度的看了看。

然后又去到研发室内,对涡扇发动机进行收尾工作。

因为高压叶片的弧度和低压叶片的弧度,有很大不同。

而高压叶片就不一样了,叶片弧度明显偏长。

直到闹钟响,才把李一凡给叫醒。

不外乎就是油道,水道,气道以及控制线束和传感器等。

将涡扇发动机最后一步完成后,已经是晚上的十点。

步骤都一样,将模具捣鼓好。

上高精度机床把该切了切了。

再者是为了一些高精度的组件,在加工或是挪动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将制造好的燃烧室进行涂层,再用特种焊接将燃烧室固定在壳体上。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获得动力上的提升。

或许是因为劳累了一天的缘故,李一凡简单洗漱一番。

所以再难都只能硬着头皮,将涡扇发动机给塞进去。

再将压气机安装在燃烧室前端,上下两边分别留有进气涵道。

那它在战场上喷出的热量,很容易就会被敌方热成像发现。

因为正常的装配程序,是在坦克车体还没有完全做成的时候。

但只能用很细很细的那种砂子,就算李一凡刚刚的那张两千的砂子都粗了。

接下来李一凡将几组零件,放到高精度自动化车床上。

就是在一个空心圆形的柱体上,弄出了很多的叶片。

低压叶片的弧度会短上一节,他的作用只是将最初的进气最快导流。

其余数据类的东西,交给系统就行了。

有了锉刀,李一凡做起事来事半功倍。

要将原有的喷火推力的热量,通过回收装置,进行二次做工。

最最考验的是科研人员的心态。

前端主要部分装完后,剩下的机械部分就是为喷口了。

李一凡这次没有再睡到研究室里,而是来到严华为他安排的个人宿舍里。

“涡扇发动机已经改良组装完毕,今天下午试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74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