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日日去盯着土豆的洛辰,赶早去了趟民乐村。
秋娘看她一眼,什么也没说。
“听说,叶小娘子织出棉布来了。”苏大夫又道。
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叶蓁蓁又开始准备种水稻的事情。
刚开始插进去的秧苗有些蔫,但是只要迎风不倒就算成功了。
“我忘记该什么时候施肥了。”他扯了谎。
那边,女人们拔的秧苗足够了,也到水田里帮忙。
赵管事又来的时候,那些秧苗已经有叶蓁蓁小腿那般高了。
“这是什么种法?”
难度肯定是有的,可崔健更多的认为这是一种挑战。
作坊、织布房全都要停工,都到田里去帮忙,毕竟每家每户的田都不少,插秧又是个力气活。
秧苗不再蔫着了,精神抖擞的...这说明啥,说明活了呀。
“倒还真鼓捣出来了。”
云山笑道,“怎么?苏老哥不相信叶小娘子能鼓捣出来?”
她又问,“算算日子,土豆应该再过一个月就可以收了。”
男人们脱掉鞋袜,将裤脚卷到膝盖处,然后踩进水田去,以倒退的步子插秧。
云山也在心中想,难道真的能种出水里的稻子?
经过昨天的试炼,男人们的速度提了上来,到了晚上一算,每人插了差不多一亩地,按着这个速度,又过了三天,所有的秧苗都插好了。
他说,“只是这蚕啊,娇气的很,我想着她从来没养过,总要经历一些波折不是?没想到这么顺利。”
苏大夫忙摇头,“倒不是不相信她。”
现在已经是四月底,那些土豆种下已经满两个月了。
第二天,云山和苏大夫看到昂首挺胸,迎风摇摆的秧苗时,惊得眼睛发亮。
她们都是穷苦人家出生,也见过种稻子,但是...不是这样子种在水里的啊。
洛辰的眼睛转了转,“
春夏秋冬四个织女,看着民乐村全村的人在叶蓁蓁的指挥下插秧,心里一直犯嘀咕。
插秧前一天,叶蓁蓁特意在大家吃晚饭的时候交代他们,除了云大成、云大海和云晋去东边荒地,其他人全都留在村里,准备第二天插秧的事情。
一个人一天最多也就插不到一亩地,他们第一天又很生疏,到了晚上一看,每个人差不多插了半亩地。
“还真是活了。”苏大夫惊叹。
“这叶小娘子确实不简单。”
云山摇摇头,他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啊,可这已经插秧了,只能期盼着能活吧。
“我...我正是为了此事而来啊。”洛辰道。
春意不屑的撇着嘴,“这不是瞎胡闹吗?”
插秧之前,要先把秧苗从育苗的田里拔出来,这工作就交给妇人们,她们心细,拔秧苗的时候小心翼翼的不至于伤了秧苗。
离开民乐村,赵管事快马加鞭的赶在货物之前回康宁府见了秦老板,将在民乐村见到的场景告诉了他。
秦老板写了封信,又送回了凤凰县,进了衙门。
可是那些秧苗,一天比一天强壮,一天比一天高。
第180章洛辰来民乐村研究水稻
“那再过五日,可以吗?”
叶蓁蓁那田里还多一些没用完的秧苗,正好可以留着日后补苗。
稻种早就育苗了,就在之前种芝麻的地里。
她总共播种了两亩地,这些秧苗应该可以插八九十亩地,村子里田里肯定是够了。
拔出的秧苗分成一捆捆的,堆放在竹筐里,再担到水田那边,由力气大的男子抛到水田里。
“可以。”
“叶小娘子。”洛辰来过民乐村,这次来了直奔叶蓁蓁的房子。
毕竟是要在水田里泡着,若是腿脚泡出毛病来可就不好了。
到了第二天,叶蓁蓁让玉字的八人和春夏秋冬四人去县城里采购食材,给农忙的乡亲们准备饭菜。
其他人,全都集中到田里。
田里,年轻力壮的男人们忙碌着,汗水一滴滴的洒下,却不肯站起来擦一擦。
叶蓁蓁听到他的声音,从蚕室里出来。
“洛大人?你怎么来了?”
“这....真的能活吗?”苏大夫问。
一天,两天的...
云和苏大夫年龄大了,他们也想下田,但是叶蓁蓁没同意。
都量一遍,然后再一比一的做出来。
这一片田太大了,他们要抓紧时间。
这倒是,云山认同的点头。
两人只好站在田埂上看着,到了这个时候了,云山和苏大夫还是很不确定。
所以他们每天起床后都会去田里看一眼...
叶蓁蓁没怀疑,“再过几天就可以追肥了。”
现在是结署期,追肥可以让土豆结得更好更大。
其实民乐村的村民也都忐忑着,就怕哪天起来看到秧苗都倒了。
云山点点头,“嗯,还有丝绸。”
至于东边那片地,这上半年第一季种植怕是赶不上了。
叶蓁蓁问,“你不是日日去盯着土豆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