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
沈烈仍旧没有从震撼中清醒过来。
他是李如松……
还是不认识。
在皇上笑容满面的搀扶下,沈烈如往常一般站了起来,看着那三十来岁的中年武将。
若是论地位,实权来说,神机营副将是京营系统的将军,比沈烈这个东厂千户又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可是正三品的武职,按照后世的军衔制度来说,这就相当于京城卫戍部队的少将。
沈烈释然,赶忙应道:“是,下官明白。”
心中带着万般不舍,与前来送别的张静修,芸儿,岳玄儿分别,不再去看几个女子眼眸中的泪光。
沈烈嘴角不由得微微抽搐起来,看来咱皇上是在马上天子这条路上,一去不回头了。
李成梁是谁?
“哎……慢走呀。”
皇上调李如松进京,自然是为了拉拢辽军,作为大明新晋崛起的辽军势力,可以说是武勋中的佼佼者了。
又一番寒暄过后。
看着小妹急匆匆的背影,张简修有些疑惑,他觉得小妹与往日相比好似有些不同了,可是哪里不同又说不出来。
对付以张居正为首的文官集团。
现如今的辽东总兵,雄霸辽东的大明边军顶梁柱呀,与戚继光戚大帅并称帝国双璧!
后由武进士承父荫,便好似坐了火箭一般,从辽军,辽镇一路升迁,如今更是调任京畿,成了神机营副将。
二人谈笑风生,一边策马而行,一边对着路旁的风景指指点点,数十骑沿着官道离开了京城,向着通州方向不紧不慢的前行。
这下子。
这位爷很快便进为副总兵官,协守辽阳,又一路凭借卓越的战功,开了挂一般坐上了辽东总兵官的位子。
关于这位李少将军的事迹,在脑海中隐隐约约的记了起来。
午后,西苑。
叮嘱张静修在路口稍后片刻。
不多时。
猛然间沈烈回过神来,心中一个激灵,忍不住用灼灼目光看着这英武的将领,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
可是却让他这个当哥的觉得有些不太自然,他觉得小妹对那个沈烈,比对他这个四哥更加亲近。
又两天后。
那小声音依旧甜甜的。
“这是谁?”
这位李将军少年时,便跟随父亲李成梁征战,骁勇善战,熟悉军事,名士徐渭曾教授其兵法。
抬头看去。
沈烈眼睛眯了起来,在心中嘀咕着。
正是从这一刻起,大明辽军新贵正式步入万历朝的权力中枢,便有了后来的万历三大征,有了……
品级可比沈烈大多了!
沉吟着。
这位生于嘉靖初年的辽军悍将,少年时代就英毅骁健,大有将才,承袭父亲的职位当上了险山参将。
少年天子便有些神采飞扬,叮嘱道:“你二人务必要精诚合作,在通州做出一番大事!”
这人面生的很,从服色来看像是京营的一位将官。
花香鸟语的桃花林外。
张简修还没回过神来,她小妹已经敛衽一礼,拽着沈烈急匆匆走了,总宪大人脸上的笑容便僵住了。
皇上正在接见外臣。
从湖心亭走了出来。
随着总宪大人放下了茶盏,忍不住狐疑的摇了摇头。
这武将三十来岁年纪,穿着一身鲜红的鸳鸯战袄,看上去品级不低,此人身材十分魁梧,样貌更是十分的英武不凡。
这对父子的大名可真是如雷贯耳呀。
看着皇上将茶碗中的茶水灌了下去,便识趣的告退了。
中年将领便又谦逊道:“下官李如松,辽镇人氏。”
李如松在前,沈烈落后几步走在了后面,瞧着这位李将军虎背熊腰的神采,沈烈心中却翻起了惊涛骇浪。
就觉得李如松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又是辽东来的,他爹是谁已经昭然若揭。
沈烈便小心翼翼道:“这位将军是……”
眼瞧着皇上面带笑容向着自己招了招手,沈烈便赶忙步入亭中,单膝下拜行了一个军礼。
二人赶忙又躬身应命。
他爹是李成梁!
沈烈忙还了一礼,和煦道:“不敢当,李将军不必多礼。”
腻腻的……
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轰轰烈烈的抗倭援朝之战!
此时此刻。
皇上为什么要栽培李如松,自然是为了拉拢他爹李成梁,为了拉拢如日中天的辽军。
又是一番寒暄过后,沈烈与李如松在西苑外道别,约好了两天后一起出发去通州上任。
沈烈忙低声道:“敢问这位兄弟的名讳……”
将领便有些傲然,忙道:“正是。”
“免,起来吧。”
皇上在一旁笑着道:“李将军从辽镇调任神机营不久,初来乍到不免生分,你二人多来往,多亲近。”
沈烈便独自一人进了西苑,沿着青砖铺成的整洁甬道,一溜小跑来到了湖心亭外,然后恭恭敬敬的等待着。
沈烈咬着牙,硬着心肠翻身骑着马,带着十来个东厂的好手,与穿着常服的李如松并骑而行。
张居正。
正是大明辽军兵强马壮最鼎盛的年代!
那明艳的小俏脸依旧明眸善睐。
确切的说,这位今年才满十八岁的少年天子,摆明了是要栽培辽军新贵,拉拢这个新崛起的武勋集团。
当然了。
一番寒暄过后。
几天混下来二人已经混熟了。
沈烈有些懵,又试探问道:“令尊可是辽镇李公?”
不多时。
等会儿!
见沈烈一脸的好奇。
沈烈,李如松二人赶忙躬身应诺:“是。”
因屡建战功。
从皇上的话语中,沈烈渐渐明白了过来,李如松大概实在万历九年的夏天,从辽东调任京营,担任了神机营副将。
“下官明白。”
沈烈人麻了。
他要对付谁?
沈烈这个东厂理刑千户,军职大概介于中校和上校之间。
这是几个意思?
好嘛!
这场面让沈烈微微错愕,将眼睛眯了起来,瞧着万岁爷面前站着一位神态恭敬的武将。
只见皇上将青花瓷的茶碗拿了起来,笑着道:“沈烈,你此番前去通州公干,未免有些势单力孤,朕思虑再三,便给你找了个帮手。”
湖心亭中。
随着沈烈心中浮想联翩。
而如今。
站在亭外。
刚开始沈烈还没放在心上,可是很快便惊醒了。
沈烈心虚的低下了头,不由得暗自心惊,突然之间大彻大悟了,脑海中,大明如今的朝局突然变得清晰无比。
三十来岁的中年英武将领,便恭敬的向着沈烈行了一礼,沉声道:“神机营副将李如松,见过沈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