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评论

南方是长城

作者:吃千张纸 | 分类:女生 | 字数:4.4万字

第77章 户籍

书名:南方是长城 作者:吃千张纸 字数:0 更新时间:09-16 21:05

阿木古兰悟了,但还是有些担心:“可这后面的人查起来?”

柳家村真是人才辈出。

倒是借着能看到户籍的优势,推断一下有多少地能买。

现在大约不会有人查她的户籍,以后却不一定。

很有道理,无懈可击。

阿木古兰就直接仿照着上面写的文字格式给自己编了一个身份出来。

倒是出了不少错,徐宏指出来错误让她改好。

说干就干。

原告一口咬死被告就是卖身为奴。

同时她也意识到了,流民的身份似乎不是什么便利。

脑中一直在盘算别的事情。

被告醒来时原告还和人讨论被告值多少钱。

徐宏补充道,“查起来也就是查卷宗,怎么写不就是你几笔的事情?还有人真的会为这些小事去走访询问?”

徐宏说得对,一切全看她自己怎么写。

她问那衙役道:“是什么案子?”

下面人唯唯诺诺,半天讲不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发现目前似乎只有从军或是搞到一片地这两条获取户籍的道路。

她隐约记得看过这边有姓赵的村子。

她发了一会儿呆,把要给徐宏过目的卷宗写完交了上去。

这次的卷宗徐宏交给阿木古兰写。

原告把被告带走了,毕竟是路上新捡来的奴仆,能卖个好价钱。

她迟迟无法决定,于是先把这些事情忽略掉。

但是户籍上的东西记载的又十分详细,阿木古兰看过不少户籍,担心会有不必要的麻烦。

两人到了地方,衙役去了他该站着的位子上。

倒是个愿意教新人的好上司。

说是徐宏差人来叫她,现在庭前正是要审一案子,让她去跟着学学。

阿木古兰在一旁听了半天,倒是明白过来。

堂下已经跪下了人,县令坐在主位上,看着十分高大。

来叫她的衙役回道:“是柳家村的事情,说是一奴仆伤了人,现在带来见官。”

否则就像徐宏说得那样:“流民嘛,死了也无所谓。”

毕竟有了户籍,找人便好找起来,若是后面有什么问题,就是留下来痕迹和把柄给别人抓。

却发现整个堂上所有人都见怪不怪。

阿木古兰问:“徐大人,这要怎么写?现在派人去山东核实,怕是需要月余。”

县令便先把被告羁押起来,核实身份。

阿木古兰算了算,好像第二个选项看起来轻松些。

阿木古兰便跟着那人去了。

接下来县令的操作和徐宏预测的差不多。

大约有些预感,今天那被告或许活不久了。

但阿木古兰觉得这不对。

那原告塞给县令一些钱,虽然做的隐蔽,但阿木古兰看见了。

阿木古兰叹为观止。

可这边的豪族早就把地瓜分的七七八八,哪有那么多地给她买?

徐宏道:“你便写,被告自述山东人,经查并无此人,确为奴仆身份,交由原告处置。”

她心里憋气。

赵平安,十七,男,武威郡姑臧县赵家村。

反正现在没什么事情,就权当练手。

刚跪坐下来读竹简,就有衙役找来。

一年之内没人会检查这些东西。

原来是收留了一个流民,这流民却伤了人。

整个村子几乎都是赵姓,名字重复的人也不少。

阿木古兰不敢保证。

但她现在也是流民,还是孙家准备安排在下任县令身边的奸细,还是匈奴派来大周盗取行军信息的奸细。

突然又悟了。

“你想想,现在去核实,等山东那边的信回来,需要多久?路费多少?这钱可都是县衙出。现在的县令已经是要升迁,这案子若是迟迟结不了,新任县令一来便是烂摊子,若是脾气差一些,下面的人谁好过?再说,这一个流民罢了,死了也无所谓,谁去给他做这些事?”

况且也基本上没人记得会有多少人。

这边徐宏要的卷宗一写完,阿木古兰就回去存放户籍的地方找。

可从军这事也难办,孙少爷便是县尉,管此地军事,她从军必然经过他的手。

看着像是不同的人书写的户籍,上面的笔迹也不尽相同。

徐宏不得不说得全面一些,眼前的少年虽然聪慧,却在一些事情上转不过来弯。

这户籍似乎不要也罢?

却有莫名的紧迫感上来,却是前去翻找还没看过的东西。

她想回家。

或许只是因为孙小姐最近很忙,并没有时间做这些事?

她看过律令,自然知道流民的身份很麻烦。

阿木古兰还是茫然。

必须尽快摆脱现在的身份。

被告身上风尘仆仆,在堂下哭诉。

所以阿木古兰现在的身份仍是流民。

实在是怒从心中起,便上前揍了原告。

阿木古兰想。

阿木古兰看见徐宏,走去他身后。

徐宏低声说道:“你自己不都说了,现在派人去山东,回来不知道多少天,现在县衙又拿不出来人,怎么核实?”

阿木古兰坐在那里,却是怎么都看不进去。

现在卷宗几乎都是归她管。

合理,非常合理。

回去之后,阿木古兰仔细地看了那些律令。

现在正是获取身份的好时机。

她翻找了半天,终于是找到了。

每年冬季才会统计人口检查户籍,而今年的刚结束没多久。

阿木古兰按照徐宏的指导重新写着卷宗。

原来她在大周不算是人啊。

孙家并没有兑现之前说好的户籍。

本来以为是好人,没成想第二天便把自己老婆和女儿作为奴仆卖走。

孙家不愿意帮她搞到户籍,现在就能愿意?

阿木古兰左思右想,不是很想干缺德事。

最后决定去从军。

可这一买,不就把别人的户籍从那片地上挤出去了?

如果没有需要,也没有人会检查这些东西。

阿木古兰笔一顿:“为何?”

被告却说自己是正经人家,只是山东大水,粮食减产,不得已背井离乡,跋涉数月迁移来此,并不是流民。

原告回到家中等待消息。

几重身份压在头顶上,阿木古兰不敢动。

那个被告身上,阿木古兰隐隐看到了自己可能遭遇的事情。

指责原告看他们一家困苦,邀他们去家里。

一切又进了死胡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84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