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评论

大明皇太孙

作者:关河万里 | 分类:历史 | 字数:2.5千字

第732章

书名:大明皇太孙 作者:关河万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8-07 15:17

很想知道太监们如何把持、祸害了大明。

「一代名相于谦,因为进京朝拜皇帝时没有给王振送礼,便被王振罗织罪名,关进了监狱,并判处死刑。」

朱元璋一杯酒直接倒进嘴里。

「杀害了杨涟、高攀龙等一大批东林党官员,清洗中央和地方的异己者,而在内阁、六部、各处督抚中遍置死党。」

一个太监居然被人称为皇帝,还是世界首富!

「明熹宗时期,魏忠贤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

朱元璋气得紧紧捏紧了拳头。

「在全国刮起了一股为九千岁魏忠贤歌功颂德、大建生祠的歪风。」

「刘瑾被捕后,从他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造的玉玺、玉带等违禁物。他被认为是当时的“世界首富”,十个马化腾都没他有钱。」

奇耻大辱啊,堪比北宋的靖康之变!

是不是又是朱允炆这孙子干的事?

「魏忠贤全家族也都受到封荫,侄子代皇帝主持最隆重的祭天地、太庙的仪式。」

「魏忠贤在宫中树党揽权,排挤不依附的宦官,逼迫妃嫔,甚至诬陷皇后和正直的大臣,专断国政。」

「明朝的太监多、太监牛,还真是历史上少见啊。」

正统皇帝,是自己的孙子、重孙子还是哪一代的?

「刘瑾,正德朝的太监,人称“立皇帝”。」

「大臣、监察官员七十多人上章揭发魏忠贤,魏忠贤在阉党官员煽动下,屡次兴起大狱。」

这些个皇帝到底是怎么选出来的?!

“吴王,要是陛下再赏你太监呢?”朱元璋直截了当地问。

「第一个算是王振,大明王朝第一个专权乱政的太监。」

朱元璋怒火更甚,咱杀了胡惟庸之后专门下发诏书:以后嗣君,勿得议置丞相,臣下此请者,置之重典。

名相?一代名相?

「魏忠贤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天啊,这样的后人,连个太监都搞不定,让太监如此嚣张,其他还能干成什么事?

难道是吴王朱允熥惹着毕千户了?

“再赏的话,我直接让人遣送回家!”朱允熥答道。

「正是太监王振,直接导致了“土木堡之变”。」

二十万军队被击溃,一百多名大臣战死!

「当时大家称呼刘瑾为”立皇帝“,意思是“站着的皇帝”;称呼正德帝为”坐皇帝“,意思是“坐着的皇帝”。」

居然听一个太监的,最后还被瓦剌人俘虏了!

天啊,咱的后代子孙都是些什么玩艺啊!

「刘瑾大权在握后趁机专擅朝政,作威作福,鱼肉百姓。和马永成、高凤等七名太监被称为“八虎”。刘瑾则为”八虎“之首。」

第732章

「瓦剌首领也先率大军进攻大同。王振怂恿正统皇帝亲征,结果皇帝被瓦剌人俘虏,大明二十万军队被击溃,从征的一百多名文臣武将几乎全部战死沙场。」

徐怀锦一直在偷偷看着朱允熥,却发现朱元璋的眼睛里透着怒气。

谁知道,咱这规定,又给后人变了!!

听到这里,朱元璋连呼吸都有些困难了。

听到这里,朱元璋快晕菜了!

前两个太监就足以亡国了,怎么还有?

「魏忠贤专门笼络邪门人士结成死党,致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之称。」

「第三个太监,要算是臭名昭著的魏忠贤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513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