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评论

大明皇太孙

作者:关河万里 | 分类:历史 | 字数:57.5万字

第1168章

书名:大明皇太孙 作者:关河万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8-07 15:17

咱跟着三孙,也有个极大的好处!

消息是从皇宫里传出来的!

在就藩之前,朱元璋特意向谷王提出了修墙、屯粮之方针。

听到朱允熥的心声,朱元璋很是欣慰。

不少文人士子都聚集到宫门前上书,要求北击鞑靼,决不姑息。

官员们又分成了两派:急战派、缓战派。

朱允熥答应北上。

就像前几个月他在西域与养心殿之间定期切换一样。

这意味着什么?

「不主动出击?大明何时成缩头乌龟了?」

谷王按照这一方针,修建了常峪口至大境门60余公里的长城,还将边塞小城宣府扩建为周长24里的边塞第一大城。

王清选的说法,倒也合情合理。

「派出使团是在双方还没有撕破脸的情况之下。」

鞑靼部居然打败了瓦剌部,瓦剌部的首领马哈木狼狈逃走!

耗敌耐心,待其自去,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朱元璋又提出每三天或两天要把他接到朱允熥身边。

「鞑靼部已经死杀了大明使团,你再送个使团过去?」

朱元璋第十九子被封谷王,建藩于宣府。

果然,几天之后,在奉天殿,朱元璋抛出了这个议题:对于鞑靼部,打,还是不打?

马哈木是被大明册封过的!

“不如,先派出使团,宣谕、申斥加警告!”

不少大臣也琢磨出味来了!

朱允熥当即答应,朱元璋十分高兴。

咱三孙这次是真要跟鞑靼部干一场了。

消息传出来,金陵沸腾了!

那天看过朱棣之后,朱元璋和朱允熥好好谈了谈。

显然,依陛下的性格,绝对要给鞑靼部一个迎头痛击!

另一派是缓战派,不是不战,而是缓战,做好万全准备之后再战。

消息从宫中放出来,这是陛下刻意为之!

一些人还当场写血书,投笔从戎,效命疆场!

宁王没有防备之下,居然中计,折损千余!

缓战派的代表是礼部侍郎王清选。

咱不出面,宁王、谷王他们不可能听从三孙的调遣。

「派出使团宣谕、申斥加警告?难道嫌大明死的人少吗?」

三孙,明事理呀。

谷王的做法,得到了朱元璋的高度肯定。

“如此做,是因为大明初建、国库不足。北地各要塞,要按照陛下提出的修墙、屯粮之方针,不主动出击,耗敌耐心,待其自去。”

北方又有战事!

并且悍然向宁王发起挑战!

王清选搬出了朱元璋的方针,进一步增强了说服力。

“陛下,鞑靼部入侵,事起仓促。如果我们仓促出战,恐怕中了他们的圈套。”

北方蛮族,又来挑事了!

三孙再也不把咱当拖油瓶,再也不烦咱了!

第1168章

要是三孙与鞑靼作战,需要宁王、谷王等塞王配合,咱就得出面了。

不仅如此,鞑靼部居然选出了本雅失里为可汗!

就是要看看社会各方的反应!

朱元璋沉下脸道:“咱打下西域,国库耗费多少钱粮?”

因此,不少官员特别是礼部、都察院的官员们都站出来,支持王清选的缓战建议。

忍,是不可能的!

这个问题让大殿顿时静了下来。

急战派认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给予反击,以摧枯拉朽之势予以歼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921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