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评论

大唐:八年知县,开局震惊武则天

作者:游泳的枸杞 | 分类:军事历史 | 字数:21.6万字

第378章 西域处置使—李林甫!

书名:大唐:八年知县,开局震惊武则天 作者:游泳的枸杞 字数:0 更新时间:09-18 22:32

于是,他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宋相,这个消息可靠么?”

“朕可以不计较失礼,但绝不接受伱们的污蔑。”

但现在正是攘外必先安内的关键时期,他需要依靠结盟来稳住对方,争取一点时间。

李隆基眉头一皱看向角落里的中年人。

“我国太后本着两国和平的想法给了牛羊马一万多匹,铜币五万多贯,这个帐怎么算?”

“报!吐蕃国使者紧急求见!”一道人影从殿外跑来,看神色似乎非常焦急。

“什么,吐蕃小儿竟然敢杀害和亲使团,简直岂有此理!”

毕竟沈源是大唐的亲王,他的死对于大唐来说是一个重大损失。

所有人呆呆的看着吐蕃使者,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该如何是好?

“天子圣喻,小臣就是九死一生也要完成!”

按照礼仪一国使者手持白绫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换成往常听到这样的好消息,李隆基一定会大笑三声,和大臣们一起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那就是该国的重要人物死了。

“是!”

李隆基压下心中喜悦,仰天长叹一声,起身目视群臣。

“臣认为长平王李叔良的曾孙,御史中丞李林甫适合担任西域处置使!”

“启奏陛下,柏泉城距离洛阳过于遥远,具体情况如何朝廷也不清楚。”

本来前线大捷是个天大的喜事,怎么瞅着皇帝和众臣面色这么怪异呢?

一时间大殿内的气氛陷入了凝重。

李隆基一甩袖袍,对着众臣道。

“来人,拟旨,加封御史中丞李林甫为西域处置使,全权处理两国争端!”

“大胆吐蕃使者,见到我大唐皇帝竟敢如此敷衍!”

名叫李林甫的官员恭恭敬敬跪在地上,大礼拜伏道。

李隆基哈哈一笑,一拍大案肃声道。

李隆基虽然因为除掉沈源暗自感到高兴,但脸上却不敢表现出半点。

“陛下,此事证据确凿,你们抵赖不了!”

“启奏陛下,吐蕃国使者宫外高举白绫求见!”

“我们的人赶到柏泉城时,一个叫郭知运的节度使正带着六万大军驻扎在城池里。”

“我大唐立国以来从未遭过这等损失,今天朕要让吐蕃人血债血偿!”

“李林甫?”

“诸位爱卿,沈源是我大唐最杰出的臣子,短短数年立下了不朽功勋。”

“只是此事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想来楚王和公主殿下他们……”

“启奏陛下,柏泉大捷,郭节度使亲率六万大军攻克吐蕃重镇,阵斩两万匪敌!”

“参见大唐皇帝陛下!”

“以至于楚王和公主殿下陷入险境之中,还望陛下立即做出明断!”

“好!”

“真当我大唐是好蒙骗的不成?”

眼见大殿内一片义愤填膺,李隆基心中冷笑一声,表面上皱眉道。

“犯我大唐者,杀杀杀!”众臣愤怒的大声道。

“什么事这么急?”

此人向来不喜欢言辞,自行上殿以后从未说过话。

嘶!

似乎为了印证他的话一般,殿外突然传来数声大捷。

片刻后吐蕃使者在众臣的注视中来到上阳宫大殿,敷衍的拱了拱手。

“臣以为应当派遣一位圣使前往前线调查。”

“敷衍?”吐蕃使者冷笑一声,根本不拿正眼瞧他们,目光直视龙椅上的李隆基。

洛阳,上阳宫大殿。

“给朕滚出去!”

就在李隆基左右为难时,跪在殿下的急使待不住了。

李隆基眉头一皱看向来人,由于奔跑过快侍卫累的满头大汗。

几位急使吓得一缩脖子跑出了上阳宫大殿。

“哼,这帮异族果然不能相信,什么和亲结盟,我看不过是拖延之计罢了。”

“若吐蕃使者所言属实,当场将郭知运惩办给吐蕃一个交代!”

这个郭知运太不像话了,自己只是让他借吐蕃人的手除掉沈源。

若非宋璟提起,他还真没注意到这个人。

李隆基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命令内侍传召吐蕃使者。

“宋尚书觉着何人适合担任处置使?”

“陛下,您可能还不知道吧,你们唐人杀害我国将士后,竟然还恬不知耻的去布达拉宫索要赔偿。”

李隆基倒吸一口凉气,感觉牙有些疼。

紧接着几名背插令旗的急使闯进大殿,一脸激动道

这一惊非同小可,众臣全都变了脸色。

李隆基面色阴沉的点点头。

宋璟见皇帝脸色阴晴不定,叹了口气走出来拱手道。

“陛下,我国太后为了两国和平不惜力排众议与贵国和亲结盟。”

“李林甫,宋尚书推荐你去前线调查两国争端,可有信心否?”

“你们却擅自攻占我国城池并屠杀两万名将士。”

“陛下,日前凤阁鸾台接到姚相奏报,无耻的吐蕃人竟然率兵攻打和亲使团。”

“来人,拟……”

同时心中有些纳闷,陛下这是怎么了,难道打了胜仗不应该高兴点吗?

几个老臣当即跳出来斥责道。

不提还好,一提吐蕃使者更生气,强忍着怒火从怀中摸出太后的信函和盖里序的骨串。

第379章 西域处置使—李林甫!

没想到这家伙占了吐蕃人的城池不说,还杀了两万人去人家朝廷索要赔偿。

良久。

四千多卫士被几万兵马围攻,就算沈源长了十条胳膊恐怕也难以幸免了。

李隆基还没说什么,大臣们顿时不干了。

“如今死在吐蕃人的手里,你们说该怎么办?”

“地上堆满了吐蕃人的尸体,不是他干的还能是谁干的。”

“什么!举着白绫来的?”

接下来的话他没有再说下去,但众臣还是听懂了。

“分明是你们吐蕃人背信弃义杀害了和亲使团,却反过来怪到我们头上。”

“试问,相比你们大唐的背信弃义,本使失礼何错之有?”

“回陛下,此信盖着姚相的贴身官印,绝对可靠!”宋璟面露一丝哀色。

李隆基眼皮一跳,脸色阴沉下来。

宋璟这番话一出口,立即在上阳宫大殿内引起轩然大波。

“陛下前线大捷,郭节度使阵斩两万吐蕃敌匪…”

此言一出上阳宫大殿的愤怒声戛然而止。

眼下吐蕃使者在场,这该如何是好?

等到急使离开大殿,吐蕃使者看着大唐君臣冷笑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94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