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多方调查,沛县县令宋隐,于洪武元年前,还是个平庸无奇的人。”
宋耀想都不想的摇头,“宋大人不该杀,宋大人虽然贪,但他是好官。”
“你去沛县密查县令宋隐。”
两大派系内耗多年,浙东派系也随着刘伯温病死而没落。
所有的官员都好奇的看了过去。
还让人觉得他贪得理所应当。
太监将折好的纸,分发给众大臣。
人人露出惊讶之色。
一贪就是上万两起步!
还要贪大的。
“他从一个卖菜的穷苦小子,凭着过人的学识和新奇的见闻,一跃成为当时县令的主簿。”
半月后,回到了京城。
“填写履历,确实是节省了不少人力。”
朱元璋无奈地叹了口气。
“现在可就不一样了。”
此事若成,他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
甚至还会不经意间透露出双方的一些把柄,加深他们的矛盾。
朱元璋心中震撼,想不到宋隐有此一段充满神奇的过往。
这么掷地有声的话。
稳固老朱家的江山。
亏他先前竟觉得宋隐还不错。
此举打消了朱元璋的猜忌。
分别由刘伯温和李善长两人把控。
大臣们觉得挺新鲜,也挺实用。
当场惊呆了朱元璋几人。
里面内容不多,言简意赅的提出无数个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时的拱卫司就是锦衣卫的前身。
有史以来,就没有哪个贪官像宋隐这样。
朱元璋这才有心情批阅奏折。
从沛县传回了消息。
朱王庄的封名定下,朱元璋了了一桩心事。
“为啥?”
负责皇帝的安全。
“是!陛下!”
朱元璋明白宋隐在当地百姓的心中,无人可代。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都不敢相信。
“吾皇万岁万万岁!”
“传拱卫司陈盾。”
陈盾很快就到位。
陛下不是才刚从沛县回来?
不但贪。
却发现许多大臣都上折提到胡惟庸封相的事情。
“多亏了宋大人,才有了现在的好日子。”
朝堂上,胡惟庸和他的党羽多方关心朱元璋出访的结果。
“朕将朱家一脉的先祖之地,封名为朱王庄。”
宋耀道,“我们除了干活,后续所有事都不用操心。”
还是忍不住又问,“宋隐这么贪,就不怕事情捅到皇上那里,砍了他的头?”
陈盾跪着呈上他的收获。
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干的?
“最后东西是卖出去了,除去本钱根本赚不了多少。”
呈现出臣子替君分忧的和谐。
朱元璋冷哼一声。
简直像是在听故事。
“事无巨细都不可放过。”
陈盾更加的疑惑。
陈盾站了起来,开始汇报他查的内容。
“履历表……”
“来人,把宝物发给众爱卿。”
朱元璋充满着期待。
“想不到陛下发现了这等好东西。”
“我们村子五百来号人,一定会写血书,上京去状告天子!”
朱元璋沉默了。
退朝后,朱元璋前往书房批阅奏折。
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宋隐每年贪两万两好像也不过分?!
没想到朱元璋劳师动众,却只是为了一个小小县令。
果然不假。
宋耀却摇头笑了,“怎么会呢!”
“陛下圣明!”
淮西派系的实力得以壮大,朝中多数人都向他们靠拢。
朱元璋脸色难看到极点。
奉天殿。
决定派人对宋隐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
还标注了需附上查证资料。
……
“平身,给朕说说宋隐的情况。”
“重点给朕查一查宋隐的身家。”
“其他事情,也参照这样的格式来处理,倒是便于查阅。”
“而且,他也花钱入股了啊!”
觉得对宋隐的了解还不全面。
朱元璋威严道,“朕即将宣布一件大事。”
“朕要知道宋隐所有事情。”
这还是第一次,皇帝要跟臣子一起分享好物。
这时朱元璋说道:“朕决定从即刻起,朝廷官员的任命,须实是求是的填写一份这样的履历表。”
从草根百姓逆袭为县令家主簿。
陈盾压下心头的异样退下。
朱元璋继续道,“朕在民间,寻得宝物,现跟众爱卿分享。”
“这些成品如何售卖,销往哪里?县里都有专人负责。”
……
好在当初李善长为了对付刘伯温,培养了胡惟庸领导淮西派系。
朱元璋一声令下。
“你亲自带人前往沛县。”
如此强硬的态度。
这是民心所向啊!
如今是淮西派系一枝独大。
让众人平身后。
若是事情败露,被他刮走银子的人,还上赶着替他求情。
陈盾心中疑惑。
想想也是,宋隐卖官的事都做的出来。
朱元璋很满意众人对履历表的认可。
今天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宣布,无心理会他们。
也就是朝廷中的两大派系:浙东派系和淮西派系。
宋耀脸上尽是感激,“宋大人定下规矩,到我们村里来收购的价格,必须要高出其他地方的两成。”
这些天的所见所闻。
朱元璋默许他们内耗,想要借他们的手除去对太子朱标有威胁的老臣。
“陛下,这是宋隐的资料。”
难不成沛县发生了大事?
朱元璋现在明白了,怪不得当地百姓都说宋隐是大贪官。
如此大的号召力。
坐下后却想到了宋隐。
一个月后。
打开一看。
“真要有那么一天,皇上为此要砍了宋大人。”
三年前,经李善长举荐,胡惟庸官拜右丞相。
所有官员当即跪拜。
朱元璋纳闷极了。
朱元璋一脸威严的坐在龙椅上,扫过下面的官员。
“既然那么想坐上这个位置,朕给你就是。”
朱元璋忍着怒火道:“一年给宋隐上缴二万两白银,你们不心疼吗?”
“拿货时就要付首款,付尾款的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
若是往常,朱元璋很乐意看着众臣内斗。
小钱都入不了宋隐的眼。
“直到五年前的某一天,宋隐像是福至心灵般的发生巨变。”
“在这之前,来村里收购物品的商人,使劲地压价。”
这次更是联手上书,请求封胡惟庸为左丞相。
这一提议得到了朝中大臣称赞。
“朕会根据履历表中的内容,安排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