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评论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作者:大江大河 | 分类:军事历史 | 字数:2.2千字

第411章 刁民又在闹事!

书名: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作者:大江大河 字数:0 更新时间:09-19 09:25

可他也不敢出去跟百姓对质。

狗逼急了还跳墙呢!

“本官为官多年,哪日不是尽心尽力替你们处理那些鸡飞狗跳的事儿?”

好在有了大明一建的经验,准备工作倒也做得得心应手。

而他们这些县令,如果哪天祖坟能冒青烟,让自己升到知府,都能笑掉牙了。

“我们没有好日子过,你也休想睡个安稳觉。”

有人带头,瞬时许多群众聚集在一起,向衙门奔去。

朝廷负责组建国企,各州府则开始根据地域特色,各种规划。

“老子明明是你们的父母官,都快被你们当成佣人使唤,结果你们这些白眼狼,简直一个比一个不要脸。”

可县令不露面,百姓怒火就越盛,纷纷呐喊着让县令出来。

明明他们一线官员最辛苦,还得去规划路线,想不到却被百姓狂喷。

事实上,这种事情,并不只是一个青州县出现。

“修路都修不到家门口,我看他们是想贪下这段路的材料钱。”

历朝历代官府都头痛地称这些人为刁民。

可以说,交通不便将会影响大基建的速度。

如果言语能够化为利剑,县令恐怕已经死了好几次。

见事态越发不可收拾,县令不得已只好硬着头皮出去。

“大人,百姓生气道路没修到家门口,说咱们这是为了贪墨修路银子,这可咋办呢?”

百姓们一顿疯狂输出,县令被骂的一脸蒙逼。

无论是地方基础改造,还是修建港口,启用运河都离不开交通。

心想自己公事公办,用不着怕这些刁民闹事。

不用调查也知道,有这种想法的百姓不少。

“父母官就很了不起啊!信不信老子到皇上那儿参你一本,你以为项上人头还能保得住吗?”

经过文武百官的各种商议,此次不单筹建大明二建,而是追加到大明四建。

“你们这些刁民全都闭嘴。”

突然,众人耳边传来一声怒吼,“成何体统,都给本官闭嘴!”

“本官我没有为了你们的温饱四处奔波吗?听到打雷,本官没有提醒你们赶紧回家将鸡鸭赶回去吗?”

“这些官员没脑子吗?”

“特娘的!”

真当自己是泥人,想怎么捏就怎么捏的受气包吗?

这些人言语犀利,纷纷咒骂官府偷工减料,拿着朝廷银子不干活。

这种刁民自私自利,往往通过闹事来获得自己的利益。

“若是耽误了宋大人规定的工期,你们谁能担待得起?”

尤其是许多边远村落看到当地官府的规划后,不满的声音就更强烈了。

“你们竟然敢知法犯法,就不怕宋大人要你们狗命吗?”

“就是,狗官不替百姓着想,竟然还敢辱骂百姓,简直可恶至极。”

正当辱骂升级,衙门前快要失控时。

结果有一点没让百姓满意,就被当做仇人似的被狂喷。

顿时,百姓都不乐意了。

大明许多地方越是地势偏远乡村,百姓的意见就越大。

“狗县令,这点钱你也敢贪,你良心不痛吗?”

大明各州府进入忙碌状态,朝廷六部为了筹建各个国企,也在紧锣密鼓地操作起来。

突如而来的声音吸引众人的注意。

青州县衙门前,来讨要说法的百姓越聚越多。

他可不想被骂得鲜血淋头。

面对县令的怒斥,百姓可不干了,骂得更凶。

他虽然没有宋隐的治理能力,在任期间却也是一心一意地为百姓着想。

四个国企也被宋隐进行分工,负责南北的建设。

“你们知不知道这事儿是由户部尚书宋大人决定的,竟然还敢闹事?”

一时间,朝廷上下热火朝天地。

一旁的官吏小声地解释百姓怒火从何而来。

县令毫不留情地怒斥。

你朝廷要做面子工程,那咱们百姓自然也要有点好处,不是?

朝廷新政下达后,大明各州府都紧张忙碌起来。

看到这群刁民来闹事,县令一个头两个大。

“你那叫一心一意替百姓干事?你把我家大鹅吓跑那事我还没给你算账呢?”

“我说你这路修不到家门口,那修来还有啥用啊?”

县令给自己打着气,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甚至还有可能语气激烈一点,到时被这群刁民倒打一耙,若是有刁民上京告御状,整个县衙的大小官员都得遭殃。

许多百姓看到官府的规划图后,骇然发现,这路竟然修不到自己家门口。

县令顿时气不打一处。

可纵然如此,仍然有人不满。

“别以为咱们好欺负,兄弟们,咱们去官府说道说道。”

想不郁闷都难。

县令被这群刁民寒透了心,骂起人来也毫不客气。

一看到青州县令现身,前来闹事的百姓马上破口大骂。

否则就是官府办事不力。

“你贪赃枉法,偷工减料,我祝你祖坟永远都不会冒青烟。”

“放你特娘的狗屁!”

“对呀,万一遇上刮风下雨天,家门口坎坷泥泞,你们修路修到家门口不好吗?”

卧槽!

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既造福百姓,又为大明腾飞打下基础。

而现在,自己根据朝廷旨意办事,都能被一群刁民骂,这谁能忍?

事实上,他心里那叫一个憋屈。

特娘的!

在这次规划中,完善交通是各项目的基础。

他们都不约而同的以官府不作为通工减料为由,去衙门闹事。

“现在倒好,你们没一个跟本官讲情面。”

百姓越骂越离谱,渐渐地上升到人身攻击,若不是有官吏拦住,恐怕当场就能爆发百姓和官员的械斗。

反正衙门是根据州府方案执行,而州府又是根据朝廷旨意来实施。

原来如此!

这次就有人借着官府规划修路,没有修到自家门前这事儿来闹事。

想当初,宋大人也是从县令做起,结果人家一路高升,现在官拜户部尚书。

百姓的要求简单而又粗暴。

他也是按照上头旨意办事好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509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