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评论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作者:大江大河 | 分类:军事历史 | 字数:2.2千字

第1189章 宋大人这种只认钱不认人的好官太少了

书名: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作者:大江大河 字数:0 更新时间:09-19 09:25

“呵呵,没想到我在他们心中,如此有利可图!”

“不过前段时间涨商税,听说是宋大人的提议。”

“道路两旁的店铺如此偏僻,又是如何赚钱的?”

“就我们这些商贾,冒着赔掉棺材本的风险赚辛苦钱,也别无其他出路,甚至还要时常上贡,偏偏还拿钱不办事。”

“好在年终奖也有好处,许多官员没有公开让我等上贡了。”

宋隐下意识看向朱棣。

宋隐继续解释,“道路两旁店铺赚钱是必然的。”

“因为这里有宋大人!”

“陈兄,你见过宋大人吗?”

“这些商贾可是有钱人,掏银子买东西眼睛都不眨一下。”

“而且涨商税原因,还竟然是为了给官员发年终奖?”

朱棣看着正前方。

这时,食铺掌柜亲自过来上菜。

yjxs3jwx8pzwxiaohongshu

“李贤弟为何要在此地建房?”

朱棣下意识地看向宋隐。

却在此时,隔壁雅间传来激昂的声音。

宋隐说得无奈,“我府中老少数百口人,都需要我养活!”

他们正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没有留意到宋隐。

饭后,宋隐带着朱棣查看铜鼓岭周边的作坊。

食铺掌柜看到朱棣和朱高炽等人回来,眸中闪过一抹惊讶。

“嗯!”

“还有许多商贾派人到作坊来进货……”

朱棣眼底闪过笑意,继续往前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铜鼓岭这里,往少了说也有六千多人。”

即将出了军校范围,朱棣就问道饭味。

恰在此时,隔壁正聊到这事。

随后聊天声音小了起来。

宋隐轻轻点头,示意掌柜把菜放下。

朱棣和朱高炽,径直往里走,没有搭理掌柜。

kanshubahmxswtbiquhe

宋隐和朱棣也不去理会他们。

宋隐没有回到,反而问道:“你可知铜鼓岭周边有多少人?”

朱棣说着,径直往食铺走去。

在家具作坊,竟然碰到隔壁雅间的那两名商贾。

既能省钱,又能让车夫,工匠和劳工都能赚钱,可谓双赢。

宋隐和朱高炽两人,识趣地没有开口。

“否则我们也不会只认宋大人。”

“加上建军校,又多了两百多户的车夫和劳工,加上每天都有来考察作坊的商贾。”

“陈兄留意到没有?这里无论是掌柜还是车夫,甚至干苦力的劳工,眼里都透着希望。”

epzww3366xs80wxxsxs

“贤弟别做白日梦了,但如果有宋大人当靠山,就是再多交几倍税,我也乐意!”

正好朱棣也神色怪异地看着他。

宋隐点头,“没错。”

“陈兄,小弟想在这里买地建房。”

“好的,宋大人!”

宋隐也点了点头,“反正是不会亏本,特别是茶铺食铺和客栈!”

“也就远远见过一次。”

朱棣坐在楼上雅间靠窗的位置,看着楼下往来行人,若有所思。

“哈哈,我没骗你吧?有宋大人在的地方,遍地都是赚钱机会。”

“而且竟然还要给你交租金?”

“宋大人,上菜了。”

“过去坐坐。”

“尝尝宫外的菜!”

“就是,加上我们跟宋大人的商会合作,官员们担心我们对宋大人告状,也不敢随意盘剥我们。”

掌柜很有眼力见,摆好菜后就悄声离开。

“宋大人也同样拥有数万亩田地……”

说话间,朱棣也基本上把军校全貌看了一遍。

朱棣若有所思点头,“这么说来,这些店铺很赚钱?”

朱棣脸色都黑了,“宋师,你这是掉进钱眼里了啊。”

宋隐笑着解释,“水泥和玻璃等很多材料,都是海商会名下作坊制造的。”

掌柜正要跟上,突然恭敬地停下脚步,“宋大人,今日过来吃些什么?”

他们虽然看起来邋遢,一个个却笑容满面。

朱棣皱眉,“有多少人?”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嘘,小声点,皇上以及满朝文武都同意这事,板上钉钉,我们反对根本没用。”

掌柜连忙前面带路。

“等我们像贺家那样靠上宋大人,甚至让皇上记住我,即便是再涨商税,我也愿意。”

不过仍然礼貌地招呼。

“准备一间雅间,招牌菜都给咱上来。”

宋隐严肃点头,“可是你在商会只有五成股份,其他股份我总不能白白便宜别人吧?”

“几位贵客吃什么?”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那真是太可惜了,和尚随意就能占据数万亩良田,害得许多百姓没有田地。”

“哪边是食铺?”

“想不到宋师在商贾眼中,口碑这么好。”

“李贤弟,在这里买地的事情,我也想过。”

朱棣脸色难看,“你的封地还不是我赐予你的?”

朱棣愣了愣:“那你说这些店铺要如何赚钱?”

“他们的价值是无形的,如果没有这些展示,作坊的产品未必卖得那么好。”

朱棣听了相当满意。

朱棣或许是饿了,吃得也挺香。

“这里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所有人笑得都发自内心。”

“原来如此!”

宋隐笑得无奈,“我也纳闷,明明是我让你提高商贾商税,想不到他们还夸我!”

“陈兄,小弟今日是大开眼界。”

“我虽然不认识宋大人,但直觉告诉我,这里有大把商机。”

朱棣纳闷地看着宋隐。

“那又如何?”

“而且作坊离这里很近,直接从作坊进货,没有中间差价,几乎没有运费,这就省下不少银子。”

“而那些玻璃、水泥和家具等店铺,相当于作坊的样品,对外展示。”

“之前就听说宋师在商贾中威信高,还真是如此。”

“而且一码归一码,海商会用了我的土地,我收租金,再正常不过!”

雅间隔壁。

别的不说,就单看那些地基,朱棣就相当满意。

宋隐叹息一声,“铜鼓岭原本有上千户,随着作坊建成,现在又增加了七百多户匠人。”

循着味道望去,看到树荫下,一个个车夫、劳工人手一大碗饭,吃得正香。

“但宋大人不允许任何人出售土地,你就别想了。”

朱棣淡淡点头,是否真的听明白,唯有他自己知道。

“是啊,像宋大人这种只认钱不认人的好官太少了!”

“省下来的钱,基本可以跟工钱持平。”

“这事,我时刻铭记着。”

“这些店铺的内在价值更加吸引慕名而来的商贾。”

“再说宋大人开办的这些店铺,价格公道,并没有剥削我们。”

“那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431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