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四人停在一具镀金木乃伊面具前时,李老师轻声说:"这面具的主人是位女祭司,面具上镶嵌的青金石来自阿富汗,绿松石来自西奈半岛,可见当时贸易网络之广。"刘亮的指尖轻轻划过展柜玻璃,仿佛能触摸到三千年前那位女性温热的呼吸。楼毕的速写本上,已经画满了象形文字与莲花纹样,张豪杰正用手机拍摄棺椁上的乌加特之眼,张俊丽则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亡灵书》的咒语片段。午后的阳光渐渐西斜,将他们的影子与三千年前的文明叠印在地板上,仿佛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悄然发生。
夜晚,他们就找个避风的地方休息。张俊丽虽然有些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兴奋和期待。随着不断深入,他们离那座上古祭坛越来越近,可周围的环境也越发诡异,仿佛有一双双眼睛在暗处窥视着他们。然而,没有一个人退缩,因为他们知道,只有成功封印邪恶力量,才能守护人间的安宁。
刘亮比划着描述鱼眼镶嵌红宝石的细节,李老师突然将茶杯重重磕在案几上,青瓷杯盖弹起半寸。"那不是阴阳鱼!"他抓起桌边的放大镜凑到刘亮眼前,镜片后的瞳孔因激动而微微震颤,"那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双蛇噬日冠',是法老阿木木为镇压努比亚叛乱时特制的邪物!"
张俊丽的目光被一组莎草纸文献吸引,泛黄的纸页上,黑色墨水绘制的星图依然清晰。"这是记录尼罗河泛滥周期的天文日志,"李老师的声音带着赞叹,"他们通过观测天狼星升起的位置,制定了最早的太阳历。"刘亮忽然指着角落里的陶土小人俑:"这些是不是传说中的夏勃梯俑?"李老师眼睛一亮:"没错,这些替身俑会在冥界为墓主人耕种,你看它们手中还握着迷你锄头呢。"
当刘亮和张豪杰前往楼兰时,接下来的几天,楼毕和张俊丽都在为前往埃及做着最后的准备。而张俊丽也在努力学习一些现代高科技和英语。终于,出发的日子到了。他们乘坐飞机,跨越了千山万水,来到了埃及这片神秘的土地。
在乌木,出发前一晚,刘亮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担忧张豪杰能否承受住即将到来的危险。而张豪杰却兴奋得难以入眠,满脑子都是即将开始的冒险。
刚下飞机,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四周满是沙漠的景象。两辆黑色车驶过来,从车中下来了三人,一个说是带他们的使馆李老师,另两个是埃及文化局的,还有几个助手,朝着埃及开罗之地的方向驶去。沿途,他们遭遇了沙尘暴,车辆只能停靠。楼毕黝黑的脸上满是坚定,他紧握着手中的法器和那个被隔离的青铜发冠,身边的张俊丽看到这沙漠。
两人来到机场,登上了前往埃及的飞机。在飞机上,张豪杰好奇地看着窗外,充满期待。
刘亮对李老师提刘亮在李老师的旧书堆里翻找资料时,无意间提起了那顶刻着阴阳鱼图案的青铜冠冕。正用软布擦拭青花瓷瓶的李老师猛地顿住动作,指尖的棉布飘然落地。他转过身,玳瑁眼镜后的眼睛骤然眯起,喉结在松弛的皮肤下滚动了两下:"你说什么冠冕?"
李老师指着展柜中一尊拉美西斯二世的青铜雕像介绍道:"这尊公元前13世纪的雕像,面部线条仍清晰可见。"众人凑近细看,只见法老高鼻深目的面庞上刻着威严的法令纹,花岗岩底座刻着象征王权的弯钩与连枷。张豪杰忍不住凑近玻璃展柜,盯着旁边的木乃伊棺椁:"这些彩绘居然能保存这么久?"李老师笑着点头:"古埃及人用泡碱防腐技术处理遗体,棺木上的矿物颜料混合了蜂蜡,才能抵抗三千年的时光侵蚀。"
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怎样的艰难险阻,但为了守护人间,他们无所畏惧,毅然朝着未知的源头之地前行。
就在他们沉浸在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时,展厅的灯光突然闪烁起来,紧接着整个展厅陷入了黑暗。众人一阵慌乱,李老师赶忙安慰道:“别慌,可能是电路故障。”然而,就在这时,他们听到了一阵奇怪的声音,仿佛是从古老的时光中传来的低语。楼毕紧紧握住法器,警惕地环顾四周。突然,展柜里的木乃伊似乎动了一下,张豪杰吓得差点叫出声来。刘亮深吸一口气,说道:“大家冷静,这可能是某种机关。”就在这时,墙壁上的象形文字开始发光,形成了一个神秘的图案。李老师惊讶地说:“这是古埃及的封印图案,难道这里隐藏着什么秘密?”随着图案的光芒越来越亮,地面开始震动,一个通道缓缓打开。四人对视一眼,虽然心中充满恐惧,但为了探寻源头之地的秘密,他们还是毅然决然地走进了通道,而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加离奇的冒险。
泛黄的窗帘被穿堂风掀起,李老师枯瘦的手指在《埃及亡灵书》的插图上划过,指腹摩挲着图中法老头戴的冠冕——两条缠绕的蛇身构成扭曲的环形,蛇眼的位置正是两颗滴血红宝石。"
展厅中央的玻璃穹顶下,陈列着阿蒙神庙的微缩模型,多柱厅的纸莎草柱林立,阳光透过彩绘玻璃在地面投下斑斓光斑。楼毕在笔记本上快速画下壁画线条:"原来荷鲁斯之眼的符号在这里!"李老师指着模型墙壁:"古埃及人相信眼睛象征着守护,你们看神庙门楣上的浮雕,荷鲁斯之眼正俯视着每一位进入圣地的信徒。"
而在楼兰祭祀殿中知晓了那个并不是祭祀殿,而是外星生物建的通讯塔。
飞机平稳地降落在埃及的机场。刘亮和张豪杰刚走出机场,就看到了前来接机的楼毕和张俊丽。一番寒暄后,他们再次返回文化局。这次他们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准备得更加充分,避开沙尘暴。
刘亮、楼毕、张豪杰、张俊丽四人随着文物保护工作者李老师的脚步,缓缓走进文物馆的埃及展厅。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洒在玻璃幕墙上,将馆内映照得一片通明,一股混合着古老纸草与矿物颜料的气息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