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聊了一会儿,魏嫂子便催促魏大哥赶忙下来算账,得知魏嫂子已经没什么大碍之后,魏大哥也彻底放下心来。
到了中午馆子里更是人挨人人挤人,舒锦拿着扇子拼命的扇着。
由于馆子里太热,所以桶里的冰化的很快,基本上半天的时间就化干净了,冰消失之后,馆子里又恢复到原来的热度,导致舒锦不得不吩咐人半天就要换上一次水。
才发现魏嫂子原来是中暑了,于是赶忙招呼人家魏嫂子抬到了房间里。
他们瞧这菜单上的名字都是没见过的,所以十分好奇,点了菜之后便安安静静的坐在桌前等着,由于凉皮这个东西不用翻炒,很快
随后用帕子裹住了一块冰,放在了魏嫂子身旁。
果然跟舒锦料想的一样,自从将配方卖出去了一个之后,盯着自己这边的人少了很多,反倒是陆陆续续听到了不少关于那个买了配方的掌柜,虽然钱赚的不少,但是遇到了不少麻烦事。
至于为什么在桶上加锁,主要是担心馆子里有些不守规矩的客人会往水桶里丢东西。
不少跟舒锦十分熟悉的食客询问舒锦这次又做了什么好吃的,舒锦将凉皮端了出来,由于每个季节只推出三道菜,所以来馆子里吃饭的第一批人,一般会将三道菜点一遍。
不过这么麻烦总算是有成效的,来馆子里吃饭的人都说馆子里比外面凉爽。
来瞧瞧,让他们夫妻两个人自说了一会儿话。
正想着就听到厨房那边一阵嘈杂,舒锦冲了过去,就看见魏嫂子脸色煞白的躺在地上,杨二婶子正抱着她。
魏大哥本来十分着急,亲自照顾魏嫂子,偏偏舒锦不让说自己有法子让魏嫂子醒过来。
除了在馆子的各个角落放上了桶之外,舒锦还将桶放在了厨房。
舒锦到了蟹之后接过来,喂给魏嫂子。
舒锦只好找了村子里的木匠,让他特别制作了几个
但舒锦很快就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
因为馆子里拿出了新菜谱,所以很多在馆子里吃饭的熟客全都来凑凑热闹。
舒锦想不出,可是天气也越发炎热起来,再不处置那是真的在出现魏嫂子的情况。
杨二婶子跟魏嫂子几个女人在厨房里准备着凉皮,舒锦则在大堂里招呼着客人。
舒锦从一开门便站在柜台旁,一站就是一上午。
所以魏大哥虽然着急,但也只能留在楼下继续处理账本。
众人连连点头,随后接二连三的离开了。
见到人醒过来舒锦这才松了一口气,赶忙招呼,还在楼下焦急等待的魏大哥上
为了避免别人发现桶里的水结冰了,又找了一块布将桶蒙起来。
所以舒锦便想着每日在馆子里放上几桶水由她用灵力把水冻成冰,这样虽然不如上一辈子的空调,但是也能散一散热,不至于再出现有人中暑倒地的情况。
带锁的桶,每日把桶提过来之后,由舒锦锁了桶,趁着锁桶的工夫,将里面的水变成冰。
等到第1批客人走了之后,舒锦做的那道凉皮已经在镇上大街小巷传开了,有不少人都很好奇,所以匆匆跑过来品尝,从馆子开门的那一瞬间,一直到晚上舒锦的馆子里陆陆续续都没有断过人。
而舒锦这边通过这件事也在思考一件事情,眼瞧着天气越来越热,馆子里吃饭的人不见少,若是这么多人凑在一起,难保不会有中暑的。
可难就难在如何让别人发现不了桶中的水发生了变化。
等到馆子里最后一批客人走了之后,舒锦坐在了柜台旁,深吸了一口气摸着着已经酸痛的不行的腰,感叹道,“我原本以为今日是端午来的人会少一些,现在看来我真是想多了,今日人这么多,明日的人也少不了,大家还是快去休息吧,等到明日又要开始营业。”
众人纷纷赞叹。
听到自己的夫人醒过来,赶忙上了楼。
(本章完)
手指噼里啪啦在算盘上打着,很快就向之前没有算好的账算了出来。
舒锦订了二三十个桶放边了馆子里能放的每一个角落。
当然舒锦也为这个借口找了一个合适的理由便说现在天气热了,在馆子里的角落放上一些水,也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
但是魏大哥不能进去。
心中只道奇怪,虽说已经入夏了,可是外面并没有
随后让一群人离开自己,则让人提了一桶水来。
不知道是绿豆汤还是冰块的作用,魏嫂子休息了没一个时辰就醒了过来。
趁着众人各忙各的舒锦,将手放到了水中,运气灵力将水变成了冰。
做完这一切外面传来了一阵敲门声,原来是杨二婶子包里偷闲给两个人煮了绿豆汤。
在大门打开的那一瞬间不少人鱼贯而入。
这个法子虽然外人看上去也觉得有些奇怪,但总好过有人无意之间掀开了盖在桶上的布,结果发现里面是冰好。
“我也不知道啊,好好的做着凉皮,魏嫂子突然倒下了。”
菜单上已经没了春季的那几个菜谱,取而代之的则是所有人都没见过的。
这些人看着碗里白嫩嫩的凉皮,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疑惑的神色,不过闻着碗里传出来的香味,每个人都食指大动,抱着碗开始吃,一口下去酸辣嫩滑。
舒锦赶忙追问,杨二婶子急得满头满脸都是汗,见到舒锦过来像是看到了救星一般。
也是由他每天将桶里的水变成冰,然后放到厨房里给厨房里的那些人降温。
“这是怎么了?”
这次也不例外。
多么炎热,反倒是馆子里热得不行。
风味十足。
在端午那一天舒锦这里换上了新的菜单。
这理由虽然牵强,但是大家也没有再追究。
舒锦赶忙蹲下身查看。
当然这件事跟舒锦没什么关系,舒锦也懒得管,转眼之间就到了夏季,在夏季开始之前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好了。
就给他们端了上来。
第二日果然如舒锦预料的一样,来的人比前一日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