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乾不再去想刀斧手的事情,一切随缘,哪天有用得上的地方。
那还得了!
周乾微微一笑,看向了和珅。
都两次了,应该不至于。
不心生怨恨,那已经是心性纯良了。
但并不知道,此次所谓何事。
外加董卓、朱棣、赵匡胤乃至他们手下的兵马,他们治下的万千百姓。
他对于银子、粮草最为敏感。
以及李严、典韦八百里传来的加急战报。
西厂督主雨化田、东厂督主魏忠贤、常侍张让、太监总管常福、左相严嵩、内务府总管和珅,乃至有些懵逼的徐福,俱是在此。
唯独这两万刀斧手,出生点还是在后宫竹林,难不成,那条密道还有人惦记?
“陛下圣明,贵为天子,却知天下百姓之心,微臣拜服。”
承天殿。
如此,只是竭泽而渔。
完全没问题。
再这样下去,他该下旨扩建竹林了。
周乾一身五爪龙袍,高坐龙椅,手上正翻阅着从西凉境内,秘密传来的一应情报消息。
“叮,恭喜宿主,收服大周天下民心进度,达到百分之四十,于千古一帝的脚步上,再进一步,获得奖励,两万刀斧手,当前驻扎于后宫竹林。”
“长久以来,自有百姓不满,从而荒废良田,以致粮价增长。”
意思,不言而喻。
“而盛公公也已奉旨前去交涉,暗中与齐国、金国、清国交易春种。”
一开始也是苦思不解。
“只是老臣有一事不明,陛下无偿分发春种于百姓,不收一钱,鼓励百姓开垦荒地,还免其三成田税。”
这人懂得太多了。
而且职业限制,属于擅长隐藏、背后砍人,乱扔斧头的兵种。
天下民心收服程度,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四十,看来他所颁布的一系列旨意。
只是从始至终,一张脸上都没有任何表情变化。
“左相有所不知,往年税负过于苛刻,百姓栽种五谷,虽不敢懈怠,然大多要上缴,所余之粮,更有甚者不足温饱。”
周乾声音温和,随手端起龙案上的御碗,尝了几口饺子。
“...”
同时对和珅的警惕心,再次飙升一层。
“陛下,老臣在。”
战斗力,总比新兵强大的多。
“不必多礼,平身吧。”
“惟中。”
“不错,和爱卿果然懂得天下民生,让你负责内务府,朕没有看错人。”
一连来了两道奖励。
系统提示音,在耳畔响起。
“此举当为世之明君所为,但如此一来,朝廷岂不是日益亏空?”
不然,头该有多铁?
严嵩醒悟了,伏地再拜。
“朕之前交代你的差事,办得如何了?”
算一下,后宫竹林的刀斧手们数量,已是不下三万多人。
这一次,承天殿内的人有些多。
和珅一张肉脸上,满是仰慕,声音更是慷慨激昂。
神勇大将军曹操、帝师司马懿、包括太史令贾诩三人,正在赶来的路上。
“叮,恭喜宿主,护周营数量超出三万,获得奖励,八百年血参。”
“启奏陛下,曹将军、司马大人,太史令贾诩在殿外求见。”
但不通此道之人,很难理解。
再行下旨,另外调遣。
满百的忠诚,让他真心为大周考虑。
只是目前为止,百分之四十恐怕是极限了。
其天子气度,愈发沉稳、莫测。
周乾嘴角上扬,这才放下手中的情报。
正常的君王,哪一个不是想着国库的银子,只增不降,恨不得提升各大税收。
可是仔细琢磨,其中深意远大。
他们俱是得了天子召见。
非长久也。
再没有什么,能比银子收买人心的速度更快。
或者送他们下去,让先帝调教。
但是味道,少了一种家的感觉。
这与做生意,道理差不多。
还有那些死性不改的造反势力。
这肉馅,当属一流。
张让一直在观察陛下的表情,眼色。
严嵩并未起身,趴在地上请奏。
严嵩胡子一颤,上前叩拜。
周乾点了点头,很是满意。
不过,这一次他没看懂。
“惟中啊。”
再想涨上去,也增加不了多少。
果然,这国库里头有银子,就是好啊。
“回陛下,老臣遵照陛下旨意,将所购置的春种,分发于各地官府,按照百姓每户人丁,自行领用。”
只是他擅长处理朝政,但对于百姓之事,并不是很精通。
大周皇宫。
数量多了,威力也就上去了。
看着大量的银子,用来购置春种,而且降低税收,这不是亏到吐血?
“而且不出三年,我大周处处皆为良田,永无粮草之忧。”
“微臣以为,今年我大周百姓再无饥民,陛下爱民仁政,广播四海。”
剩下的大周诸多世家豪门,对他不存在忠诚可言,这一点毋庸置疑。
睹物思人啊。
“我大周疆土广大,良田、荒地极多,陛下天恩已下,看似朝廷亏空,然百姓必欢欣鼓舞,尽心栽培五谷,开垦荒地。”
这些人,只能用拳头让他们臣服。
比他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