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对此道,研究极久。
李儒势必胡思乱想,一日复一日,关在牢狱之中,不见天日。
“你们二人俱为智谋之士,依你们之见,这个李儒是否会降朕。”
这才造就了,文臣们结党营私、权势壮大。
“陛下,微臣附议。”
周乾嘴角上扬。
实在非同一般。
天子又何尝不是知道,他曹操有心为忠臣,乃是自己怕功高盖主。
而且是大周武成侯,唯有在国家危急,率兵出征,立下大功的三军主帅,才配为武成。
何况关在京师天牢,他又逃不了。
“贾大人是出自西凉,与这李儒熟识,不知有何见解?”
贾诩皱着眉头,摇了摇头。
若是陛下召见,无非是让其言语讥讽,最后拉出去砍了。
“李儒才学不凡,心智果决,当为世之少有的谋臣。”
贾诩看了一眼天子的面色,这才上前行礼,配合诸位大臣。
他也不介意。
他亦猜不到天子的心思,不知打算如何对待李儒。
他们不觉得,以陛下的圣明会忽视董卓的第一谋士。
他现在可是拼命暗示,自己是大周忠臣,必须要有忠臣的样子。
而选择借此癖好自污。
一来满足自己。
“老师,文和。”
“那些西凉降将之中尚有一人,乃是西凉逆贼董卓麾下第一谋士李儒,字文优。”
此次赏赐,多了百名美妇,他当然是明白天子的用意。
此正是攻心之计。
必是因为陛下尚未思量好,该如何处置。
这对于一名才学之士,乃是极大的侮辱。
不过,既然问到了李儒。
自是比杀之,劝降更合适。
“...”
“至于杀他,自是容易。”
此番让司马懿率先提出,正好参议一番,为陛下分忧。
这可是领三千食邑的侯位。
他留下老曹、仲达他们于殿内,乃是要看看他们对于朱棣、赵匡胤,以及当下大周局势。
只是将其关押。
乃是在告诉他,吕布的家眷,先不要惦记了,这些美妇够他用一阵了。
既不攘外,也不安夷。
必能明白。
摊上一位不喜用兵、征战的皇帝,武将想要获得军功,那简直是做梦。
试想一下,一个抱着必死之心,万念俱灰的智谋之辈。
“孟德。”
算上先帝时期,偶尔所得的赏赐,他的食邑已有六千余。
曹操喜上眉梢,当下大步出列,叩首谢恩。
“这个...”
“不过他现在已抱死志,万念俱灰,与其一刀砍了,不如干脆不见。”
二来以示天子,他曹操非是完人,留有把柄。
“以后忠心耿耿,为朕所驱策?”
若是一个能文能武,没有缺点之人,那才可怕。
但无外乎杀之,用之、放之。
“陛下,微臣有一事不明。”
“...”
“你此番率军平乱有功,朕加封你为武成侯,赐食邑三千户,另赏妙龄美妇百名,黄金万两,美玉千对。”
水至清则无鱼啊。
这主要是因为先帝仁政,少有用兵。
贾诩
天子一言可杀他,但能保他的也唯有天子。
能教出陛下这样的学生,这个司马懿更是厉害啊。
“陛下,微臣曾听闻那李儒是个大才,只是其用计,素来阴狠毒辣,对我大周朝廷,毫无半点敬畏之心。”
“陛下恩典,操代神勇三军的数十万将士们,叩谢陛下天恩!”
“不若杀之,以除后患。”
最喜欢招贤纳士,破格提拔,一生最大的贡献便是弄了无数的忠烈,以及养民生息。
啧啧!
贾诩眼前一亮,跟着司马懿一起拜倒行礼。
“臣等附议。”
周乾目光含笑,并不多解释。
“下官恭贺武成侯,曹大将军。”
“严丞相所言甚是。”
“不知,陛下为何一直不曾召见,处置此人?”
“乱臣贼子也。”
“陛下,诸位大人所言不虚。”
“万岁万万岁!”
和珅、严嵩等文臣,纷纷附议。
相反,天子从始至终看也不看,也不搭理。
“陛下圣明,臣等拜服!”
如此。
大周才开始日益倾颓。
“将其关押,让其自省。”
以他们二人的能耐。
周乾微微一笑,冲着老曹点了点头。
反而成就其忠心之名。
他身为臣子,绝不能因天子宠信,而不把天当天,臣当臣。
陛下这一招,着实高明啊。
“你们说的不错,李儒不愿归降于朕,那朕召见他何益?”
有何定计、想法。
“其子曹昂,勇武有为,素来忠义,加封神勇军骑都尉。”
幸亏这一届天子,给了他一个大大惊喜,不论是志向、谋略、心机。
直到老了,后宫吕雉把持朝政之后。
司马懿一脸赞同。
而且陛下小小年纪,对于天下人心的把握能力,已是如此透彻。
皆是圣明君主之必备。
“至于其他有功之人,孟德你且写好奏章,明日早朝送上。”
司马懿拱手上前,叩首请示。
天子信他,那是天子的恩德。
“只恐未必能降。”
“回陛下,微臣愚见,李儒乃是董卓的女婿,对其忠心耿耿,虽有大才,但性情偏执。”
兴许,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