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评论

跃马大明

作者:比克大魔王 | 分类:历史 | 字数:0

正文 第五十二章 游击战破明军

书名:跃马大明 作者:比克大魔王 字数:0 更新时间:08-10 15:41

这次进攻卧虎岭的总指挥,是一个大同的副总兵,据说,他带人将卧虎岭团团围围住后,歇了一个多时辰,便纠集兵士发动了进攻。进攻的士兵一口气攻到了山顶,到了山顶一看,连个人影子也没有看到,整个山寨都空荡荡的。不管怎样能没有伤亡而攻下卧虎岭,众明军将士心里都很高兴。一些人看到山寨聚义厅门口贴着一张告明军将士书,便来了兴趣,围着看。几个识文断字的明军将士便指着上面的字一一念给其它不识字的士兵听,并详细解释。这些明军将士一听,才知道原来是这么回事,不是人家不愿打,而是人家敬佩自己是打鞑子的英雄,为防止出现不必要的伤亡故意让出山寨来的,一时都对卧虎岭众英雄大有好感。

他当然不能就此罢休,大小总得抓个别土匪回去交差吧,探听到卧虎岭的土匪跑到了后山,便严令大军入山进剿。后山山路崎岖,沟壑纵横,连个吃水、住宿之处也没有。现在虽然是年后,天气仍寒冷异常,明军将士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一些明军将士便私下传说,杨洋所写告明军将士书上面的话,个个心生懈怠之心,走路迟慢,说话也无精打采,反正不肯努力向前。副总兵看见又急又气,在后山里转了几日,兜了几个圈圈,望着连绵起伏无边无际的大山,也自灰心叹了一口气,收整队伍回去了。

不想李湘云又用手轻扶了一下头,做疲倦状,懒洋洋地说道:“我夫君与我夫妻一体,今后卧虎岭一切大小事务,都禀明我的夫君处理吧,不必事事再来劳烦于我。”众头领闻言均椤了一椤,旋即明白,这是李湘云让位于自己丈夫之意,大家彼此看了一眼,心领神会,一起起身站起,向杨洋躬身道:“属下参见大当家的。”

杨洋说道:“同志二字,就是有共同志向的意思,咱们卧虎岭山上的兄弟,都有相同的志向,哪就是不受压迫,不受欺凌,共同过上幸福生活。所以我用‘同志’二字来称呼寨中的众位兄弟姐妹。”

现在大敌当前,杨洋也不愿再行推让,坦然受过了礼,发号施令道:“虎子你立即去召集所有兄弟向后山转移,争取在明军完全合围前,我们跳出包围圈。”又命令李二娃道:“你立刻派找几个会字的来,咱们写几个宣传标语,贴在寨内瓦解明军的军心。”

杨洋说道:“明军既然大举来攻,我们的逃路,估计他们都会想到封锁,只有后山那里山势连绵起伏,沟壑纵横,是我们唯一的退路。”见大伙还在犹豫,杨洋耐心劝解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哪里有一位开国领袖,他的本事不知比朱元璋高出了多少倍。上马指挥千军万马,下马写诗词文章,实在是几千年才出的一位杰出人物。在他年轻的时候,还是一个教小孩子的先生,有一天他带一帮人造了朝廷反,结果他被打败了,于是就带了几百人跑到了山上躲避。朝廷得知后,便派了一个有名的将领带了几万人来清剿他,把他发愁的不行,跑去向当地的一个有名的老土匪请教,老土匪教导他说,过去我当了几十年的土匪,之所以没有被朝廷消灭,全凭着十个字‘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什么意思呢?就是朝廷派大军来围剿了,他就带着手下的弟兄们钻山沟,然后带着朝廷的大军在大山里转圈圈,山区地方又大,能藏人躲人处又多,朝廷大军人生地不熟的,在山沟沟里转上几日,找又不找他们,打又无从下手,拖的疲了,乏了,自然也就撤走了。这个时候呢,老土匪就再钻出来,继续做他的山大王。”

这位副总兵是奉了上司严令要剿灭卧虎岭的,但没想到一来竟扑了个空,他原先还以为必将有一番苦战的,甚至还准备了各种方案,尤其准备了大量火油,火箭,准备一旦战事僵持,他便火烧卧虎岭,这可是他昨日亲自化装为一名晋商,查看卧虎岭地形地貌后得出的结论。没想到卧虎岭的土匪打也没打,就此一跑了之。

众喽罗谁愿意与明军正面厮杀呀,一听,原来新任大当家的一心为咱们兄弟着想呀,当下心里感激,齐声高呼,愿意听从大当家的指挥。杨洋见大家对他的决定都很支持,也很高兴,一挥手道:“咱们出发”领着众喽罗,一溜烟跑下山,钻到后山山沟沟里面去了。

杨洋又道:“咱们后山山势连绵起伏,方圆不下千里,朝廷能有多少人马围得住,就是围了也不怕,只要我们往山沟沟里一钻,找个林木茂盛的地方一躲,他就是甭想找着我们,所以我建议带领朝廷的大军到后山里转圈圈。”

胖大汉站起说道:“杨兄弟,你讲得有道理,我们听你的,咱们就到后山的山沟沟里引着明军打圈圈去。”其它的众人也一齐随声附合。大家的目光一起向李湘云看去,等着她最后拿主意。谁知李湘云满脸喜悦地看了杨洋一眼,竟娇滴滴的说道:“奴家一个妇道人家,也没有什么主意,一切但凭我夫君做主。”众头领闻言,大小眼珠子落了一地,这还是他们心目中那个杀伐果断,英姿雄伟的大当家的吗。

杨洋得意地说道:“娘子,你这就不懂了吧!这封信可抵得上三千精兵呢。”

杨洋站在山顶上,望着撑了不到三天,便灰溜溜而去的明军,仰天长笑。就这熊样何惧之有,我若建立一支近代化的军队,天下我有矣。

众人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怪不得杨兄弟主张向后山里跑,却是这个道理。”

杨洋笑道:“当然,如果明军将士看了这封告明军将士书,他们必然会感激我们让他们免了一顿厮杀,又会对我们产生敬佩心里,还会对我们产生同情心里,怎么还会有心思进剿我们呢,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上乘的兵法呢。”

杨洋趁着众头领打点行装,召集手下的功夫,又亲自执笔写就一封告明军将士书,贴在聚义厅门口。书曰:“广大受国忠君的明军将士们:前日发生在卧虎岭山前的杀官军劫军粮之事,决非我卧虎岭的众兄弟们所为,乃是青龙山二匪所为,此等行为与汉奸无异,我等耻与为伍,必杀此二匪以谢天下百姓,以慰阵亡明军将士的英灵。卧虎岭有一夫当关之险要,万夫莫开之难攻,我等卧虎岭众弟兄不忍造成明军将士大量伤亡,而让鞑子窃喜,故退避三舍,让出山寨。山寨之中所有财物,明军将士均可任意取之,以资军用,也当是我卧虎岭众兄弟为抵抗鞑子,尽的一点绵薄之力。此外还须说明,我们卧虎岭弟兄从不任意杀害明朝百姓,我们杀的都是一些贪官污吏,恶霸劣绅,我们劫来的银两也大多用于救助贫穷的百姓人家,请广大明军将士不要对我们有所误解。”下面落款是卧虎岭全体好汉。

贴完了标语。胖大汉也召集齐了队伍,大家黑压压的在空地上站满了一片,等杨洋训话。杨洋登上一个小土堆,看了看眼前的三百来名大小噗罗,只见大家背着行囊,手里执着武器,均肃穆地看着他。这些都是他的兵啊,杨洋一股豪迈之情,油然而生。大声喊道:“同志们……”

杨洋咳嗽了一声,心道:“这回可不能再说错了。”忙收敛了一下心神,继续说道:“明军这次大举攻山,动用的一万人。向我们四路合围。敌人势大啊。如果我们坚守山寨,与明军厮杀,一来不一定守得住山寨,二来也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所以这是次蚀本的买卖,咱们坚决不能干。哪怎么办呢?我的打仗原则是“打得羸便打,打不羸便跑,有便宜就干,蚀本坚决不干。”既然打不过,咱便跑吧!这后山那么大,只要咱们往山沟沟里一钻,任他明军来多少也是白瞎。所以我决定带大家到这后山里去打游击去。等明军走了,咱们杀再回来。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咱们卧虎岭的弟兄在,这卧虎岭还可以重建起来的。”

讲到这里忙住了口,他意识到自己犯一个大错误,这个时代,大家恐怕还不知道同志为何物吧!李二娃一头雾水,问道:“大当家的,不知这‘同志’二字是何意思?”

杨洋解释道:“标语就是在一些长条形的纸上,写上一些简明易懂的口号。上面写上一些诸如‘明军杀鞑子是好汉,杀自己百姓是狗熊;一家人不打一家人,一齐联手打鞑子;杀富济贫,替天行道;明朝卫所的军官都是吃空饷,喝兵血的强盗;等等诸如此类的东西。把它们贴在大路旁或者房院墙上的一些显眼处,识字的明军士兵看见了,自然就会说与其他士兵听,这样他们感同身受,就会对打仗产生抵触心理,再也无心对付我们,从而大大降低了明军将士的士气。这是一种心理战术,试想明军的将士产生了厌战心理,他们还会用心进剿我们吗?再让他们在后山野兽出没,鸟不拉屎的地方兜几天圉子,他们乏了,也就吵着闹着,早早收工回去了。”

杨洋脑海中不禁想起后世的电影情节来,当年胡宗南带兵二十万进剿陕北,党的最高指挥机关,不过五百人,竟硬生生的拖着国民党的五大主力之一,在陕北的山沟沟里转了一年,结果胡宗南不但连毛的人影也没有看见,还被彭老总带了王震等一干大将给咬得遍体伤,最后不得不狼狈逃窜,这是老一辈现成的宝贵经验,自己刚好拿来用。想到自己率领一帮土匪在山沟沟里转圈圈,戏耍明军将士的情景,杨洋不禁血脉偾张,跃跃欲试。

众人一挑大拇指赞道:“大当家的真是高明。”一齐嘻笑着出了厅门,召集手下的兄弟去了。

众人不解道:“标语是何物,又如何利用标语来瓦解明军的军心?”

李湘云嗤笑道:“就这也抵得上三千精兵?”

杨洋提出向后山转移,卧虎岭的众兄弟们都十分不解,一起疑惑地看着他。胖大汉问道:“为啥要向后山转移?”

李湘云看了,抿嘴笑道:“你说你逃跑就逃跑吧!文绉绉的写这一大堆干吗?”

正说话间李二娃带着十几个人赶到,他们都是卧虎岭念过书,会写字之人,杨洋便指点他们如何书写标语,又叫他们沿路贴在山寨的大小路上,房院墙上。

众人点头道:“原来如此,这个词倒很新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714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