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评论

禅学与净土

作者:星云大师 | 分类:其他 | 字数:293字

一、从平常的事务里看禅的世界

书名:禅学与净土 作者:星云大师 字数:0 更新时间:08-07 14:00

现在一些人被功名利禄、亿万金钱搞得纠缠不清,不仅寝食难安,连坐立都不定。譬如回到家里,正想坐定安心吃一顿饭,电话铃响了,一听又是一件棘手的事情。甚至半夜回家,倒头将睡,门铃又响了,又有不速之客来商量重要的业务;只要眼一闭,心神就不宁,恐怕这一打盹,生意就在懵懂当中泡汤了。终日浑浑噩噩、汲汲营营,没有一点属于自我宁静的时间,这种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有一天,沩山禅师询问前来探望他的徒弟仰山禅师说:“你整个夏天不见人影,都做了些什么呀?”意思是说,这些日子不参禅、不修行,白白糟蹋了光阴。

“78岁。”

师父一听,非常欢喜,于是说:“果真如是,这个夏天你就没有空过了。”

日本曹洞宗的祖师道元禅师,年轻的时候曾到中国天童寺参学。有一天日正当中,看到寺中一位年老的出家人汗流满面地在路旁晒干菜,道元禅师走上前,开口问道:“老师父,你年纪多大了?”

这种完全投注生命的日常生活,就是禅,也就是升华的世界。正因为沩山禅师得到禅的妙用,才能白天夜晚自在安详,无论饮食睡眠都能正常自然,所以说禅是无所不在、遍于一切的。

禅者参禅的态度是尊天敬地,毕恭毕敬,绝不放弃任何一个机缘,他们以平常心来对待日常的生活,也以平常心来庄严未来的世界,而这未来庄严美丽的世界,都在当下的转换提升。

道元禅师听了恍然有悟,还是不忍心地说:“天气这么酷热,何必一定现在做呢?”

徒弟仰山禅师被师父这么一问,也反过来问师父:“师父,这个夏天,您又做了什么?”

仰山禅师听了,赞叹答道:“师父,这个夏天您也没有空过时光。”

什么是禅者简单化、艺术化、纯粹化?“衣单二斤半,洗脸两把半,吃饭三称念,过堂五观想。”禅者的衣服非常简单,捆绑起来不及两斤半重,可以随时肩挑,云游四海,不像一般人出门穿衣,挑三拣四的,还不能称意。有些人出来听一场讲演,或是参加宴会,常常为了选一件最合心意的衣服而伤透脑筋,最后干脆不出去,省得麻烦。想一想,为了一件衣服的颜色、长短、合适与否,而错过一场千载难逢的机缘聚合,不是太可惜了吗?所以衣服多不一定就是好,少也不见得坏,多少不放在心上,不当作一回事,生活自然简化,也没有气躁心烦的时候了,这不就是最自在的生活方式吗?生活能如此简单、淡泊,不追逐名闻利养,再苦的日子也能把它艺术化、纯粹化。

在中国禅宗史上,先有马祖道一禅师创丛林,继有百丈怀海禅师立清规于后,留下千年奉为圭臬的制度。百丈禅师并为自己定下一条律则:“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中国佛教自此走向农禅的大道,禅从此落实于中国的大地,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禅者的日常生活虽然无所用心,自在洒脱,但是绝对不是放荡不羁、游手好闲。许多禅师勤奋参学、素简守道的态度是令人十分尊敬的,他们不仅在搬柴运水时参禅,连举眉瞬目都不放过丝毫禅机,如同永嘉大师说:“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对真正的禅者而言,在平常生活之中,禅是触目即是,无所不在的。

“不是现在,更待何时才是晒干菜的时候呢?”

除此之外,禅者随缘逍遥、无求自在的境界,可以用一首诗来形容:“外出参禅和受戒,扁担绳子随身带;出坡作务天天有,为求身心永康泰。”对禅者而言,平常洗碗、扫地、除草、耕田的工作劳动之中,都充满了禅机,细细去品尝,到处洋溢着禅趣。能够保持“若无闲事挂心头”的一颗心,自然“便是人间好时节”了。对禅者来说,平常多么烦琐的事务也要把它简易化,人际来往复杂的关系也要把它艺术化,而保持康泰的身心、纯净的心灵。有的人碰到一点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往往就挂碍在心上,久而久之,酿成了心病,无法体会禅者这种“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去住无心、洒脱放旷的生活;不能体会,当然更谈不上生命的升华了。

禅者的生活俭朴,表面看来似乎苦在其中,其实他们的内心世界已经充实圆满,所流露的神态是自然而然对参禅悟道的一份向往与追求。佛鉴禅师一钵囊、一鞋袋,穿戴多年,百缀千补,仍然舍不得丢弃。有人劝他更换新的,他说:“这些东西,自从我出夔关以来,至今仅用了50年,怎么能够半途弃置不要呢?”

沩山禅师的意思是:从现实生活来看,如果真的种了一块田地,也实在有了丰收;在参禅意义上,则是种下了他日成佛作祖的因缘。

“年纪这么大了,怎么不叫人代做呢?”

仰山禅师回答:“师父,我耕了一块田,收了一篮果实。”

禅者这种超然物外、恬淡知足的升华境界,不正是我们所渴求的吗?因此我们要从日常生活去体悟俯拾即是的禅意,然后把体悟所得的禅悦化为生命升华的动力。

一个禅者的生活,所谓“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是多么洒脱自如啊!禅的日常生活是尽量将生活简单化、艺术化、纯粹化。

“我白天吃饭,晚上睡觉。”

大部分的人总以为禅一定要在禅定里才可以修行,有些人更认为盘起腿来打坐,闭目敛神,眼观鼻,鼻观心才是禅。打坐当然是禅,但是禅却不仅仅限于打坐,举手投足,一言一笑,无非是禅。乃至随时随地的举手投足,行住坐卧、搬柴运水、饮食睡眠,都充满禅机。禅是无所不在、遍于一切的。

老和尚转目正视道元禅师说:“别人不是我呀!自家分内的事,别人如何代替呢?小便盥洗的本分事,别人代替得了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50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