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罗伯特·塞西尔收到消息之后,紧急飞往巴黎,会见了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弗朗索瓦·菲利·福尔,接着又约见了意大利首相安东尼奥·斯塔拉巴,三国首脑齐聚巴黎举行了一系列的闭门谈判。
约,另外两国可以共同对该国宣战,并且在获胜之后自动获得该国的势力范围,有效避免条约签署之后有国家恶意违约。”
消息传出之后全世界都炸了锅,虽然之前就有过德俄同盟之类的条约,但是基本都是防御性质的,也就是说强调的是‘xx国遭到进攻,盟国有义务过来帮忙’这种类型,如果是盟国主动进攻他国,是不用上去帮忙的。
袁大头就在接到消息之后,跑来找了萧致远:“陛下,如今这欧洲地区的火药味太重了,随时可能爆发一场空前大战,同盟国和协约国都在拉拢我国入伙,不知道陛下的意思是?”
但是这一次的‘三皇同盟’条约之中却并没有这样的限制性条款,这也就意味着其中某国发动侵略战争,剩下的两个盟国照样要上来帮手,完全属于进攻性的军事同盟,有着和之前任何条约都截然不同的性质。
根据战后的统计资料显示,一
第六十四章发战争财
虽然从纸面上来说,确实三皇同盟的胜率要高很多,但是考虑到大英帝国数百年的积威,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用去挑战的。
甚至于约瑟夫一世都能够猜出来自家的地盘会被怎么分,肯定是匈牙利和周边斯拉夫人生活的地区归俄国人,奥地利等德意志人生活的地区并入现在的德意志帝国,彻底的实现大德意志的梦想。
“这样的条约,倒是值得期待。”约瑟夫一世总算是松口了:“只是两位也知道,我国情况有些特殊,我需要征求国会和布达佩斯的意见,具体的条款也需要一定时间商议,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留下了威胁之后,腓烈特三世和叶卡捷琳娜三世再次悄然离去,只剩下约瑟夫一世在那里头疼欲裂。
ps:昨天停了一整天的,今天凌晨六点钟才来电,赶紧把存稿上传上来,差一点就在推荐期间开天窗了,那样桂圆美少女一定会杀了我的。。。。。。
德国人之前力挺奥匈帝国,是因为哈布斯堡王朝一旦解体,匈牙利为首的斯拉夫人生活区会被俄国人吞并,再加上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地区也会倒向俄国人,自己才能吞并一个奥地利,显然太吃亏了。
至于不参与三皇同盟更是找死了,明显德俄两国现在已经勾结在了一起,而且德皇早就对奥地利整天在大德意志计划中拖后腿感到不满了,要是不加入这个三皇同盟,只怕是奥匈帝国就该被德俄两国瓜分了事了。
但是君士坦丁堡一战之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已经倒向了俄罗斯,若是哈布斯堡王朝还不懂的看风向,德意志第二帝国也只能勉为其难的把奥匈帝国解体之后吞并下去,免得再拖好处都被俄国人占光了。
在折腾了一个月的时间之后,一份名为‘三国协约’的条约被公布,英法意三国同样组成了军事同盟,准备应对来自德俄奥三国的挑战,蓝星上面的战争气氛更加浓烈了一些,甚至于普通人都能够感觉到了。
在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之后,约瑟夫一世终于正式宣布,奥匈帝国、德意志第二帝国、俄罗斯与东罗马帝国三国结成军事同盟。
---德意志第二帝国和奥匈帝国之中的奥地利地区,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德意志民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地区,双方都想实现大德意志帝国的梦想,只是都想以自己为核心完成统一,所以矛盾冲突相当的剧烈。
“我们可以理解。”叶卡捷琳娜三世点了点头:“不过我认为,三个月的时间应该足够了,如果三个月之后还没有好消息,我只能认为陛下并没有合作的诚意,那就只能将其变成双皇同盟了。”
“武装中立。”萧致远说道:“一旦欧洲国家全部进入战争状态,必然会动员大量的工厂转产军工产品,也就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市场空了出来,我们正好可以借助这个机会,推动整体工业发展。”
早年的时候是统治奥匈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占上风,可惜被刚刚崛起的普鲁士打得扑街,所以只得退出了德意志诸邦,让普鲁士实现了‘小德意志’地区的统一,也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建立。
“最重要的是,条约之中可以规定三国边境地区的兵力上限,条约签订之后三国之间可以互派军事观察员,监督盟国在边境地区的兵力和装备部署情况,以确保三方的边境不会受到盟国的侵犯。”
腓烈特三世也跟着做出了相同的承诺:“我的意见和叶卡捷琳娜三世陛下一样,虽然同属德意志诸邦的一员,不过奥匈帝国若是站在了德意志崛起的对立面上,那我也只能以恰当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