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河立刻回答道:“我们明白了。”
所以萧致远直接就做出了决定:“选用九米发射坑好了,发射车和配套雷达全部选择全新研制,我们不能够被同一块石头给绊倒两次,前面有人掉坑里还还不知道拐弯。”
萧致远摊开双手:“如果两国之间成了盟友,那么我国当然会放开某些限制,不过亲兄弟还需要明算账呢,所有的技术都需要按照市场价格收取转让费用,想来贵国应该是没有意见的吧?”
深知他们过来是干嘛的萧致远,很自然地带上了杨威利等军方高层,和施里芬等人见了一面,双方交换了意见并表达了看法。
“其实前期理论验证工作已经做完了,现在有两套备选方案,都是采用360mm弹径冷发射,可以在一个发射坑之中装填四枚拦截弹,但是具体选择七米发射坑还是九米发射坑还没有确定。”
等到巡洋舰下水服役之后,以施里芬伯爵为首的德意志代表团终于抵达中都市,并且正式的求见帝国皇帝萧致远。
第六十八章技术的转让
“如果使用七米的发射坑,就可以兼容现有的陆盾2000和导弹巡洋舰,但是拦截能力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使用九米发射坑则能够彻底发挥出这个弹径所有潜力,却必须开发全新的配套设施。”
试非常顺利,所以我们的反导拦截弹已经提前服役,在四条巡洋舰上,我们使用了128+80的搭载,远洋打击能力相当出色,完全可以接过四条战列舰的战力空缺。”
林有德立刻答道:“凤凰-240属于低空拦截弹,只能用于拦截短程弹道导弹,我们下一步的计划是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凤凰-360’高空拦截弹,用于拦截中程弹道导弹。”
“我们没有意见。”施里芬一口就答应了下来,靠着北海油田和利比亚油田的收入,普鲁士皇室最近几年富得流油,而且工业生产能力也比历史同期高了
当然另外一个坑就是陆海军非要闹别扭,本来卖国者三负责低空反导、萨德负责高空反导、标三负责大气层外反导,正好可以相互搭配,形成一套严密的反导网络,可是人家偏偏就是不干。
好吧,其实就是闲扯淡了一个小时之后,施里芬终于忍不住进入正题了:“陛下,两国之间既然要成为同盟,必然要面临着协同作战的问题,而因为地理因素的阻隔,我们两国之间的协调尤为困难。”
“也只有下一代的巡洋舰,其搭载的强力探测能力和通讯保障能力,才能够支撑得起一套完整的远程拦截体系,在螺丝壳里面做道场可不是什么很容易的事情,还是不要因小失大了。”
“这么算起来,四条巡洋舰能提供320发鹰击导弹,对海火力倒也不俗。”萧致远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顺口询问道:“导弹研发部门在完成了这个项目之后,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
然后海军的标六没有反导能力,标三只能在大气层外使用,80km以下的空域完全是放弃治疗,陆军则因为萨德的最大射高不够用,只得又去搞了一套gbi,平白的浪费了无数的资金和人力。
所谓的128+80方案,就是在每条新的巡洋舰上,都用16个坑搭载128枚‘海凤凰-240’反导拦截弹,然后剩下的80个坑统一搭载‘鹰击-18’反舰巡航导弹,形成强大的对海/对地打击能力。
前面掉坑里面的自然是鹰酱了,海上的标三反导拦截弹系统,就是改进了三代之后的blockiia也只能拦截中程弹道导弹,继续增加拦截能力就需要加大弹体,然后就因为塞不进去mk41而惨遭锉刀。
这一代的巡洋舰虽然给力,不过技术底子还是052系列再改剁手版本,平台的潜力已经被挖掘殆尽了,继续纠结只会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不如将目光放在下一代的巡洋舰上面去。
他接着做出安排:“反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敌人也不太可能开发出反舰弹道导弹,所以新的拦截弹可以先开发陆基版本,等到技术成熟之后,下一代导弹巡洋舰也该弄得差不多了。”
以作战实验室现在的技术实力,还有那些经过几个型号开发之后,有了一定经验的技术开发人员,完全可以试着开发传说之中的055改进型号,一步到位的实现马院士的‘目标舰’愿望了。
导弹能够拦截多远距离上的目标,不但要看其自身的射程是多少,还要看发射系统的探测和保障能力,现有的发射系统基本只能保障两百公里左右的反导探测能力,当然会限制拦截弹的发挥。
“所以我们认为,我们两国结成同盟之后,最为重要的应该是技术交流,贵国拥有很多不错的军事技术,我国希望能够引进之后自主生产,以保证和敌人作战的过程之中,不会因为弹药无法补给而落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