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致远对此表示理解,但是也感觉非常的好骑:“可是,这种新粒子如果只能用来做干扰弹,你们是不会这么急把我叫来的,顶多事后补一个总结报告,让我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行了,既然把我都交过来了,肯定还有重大突破才对吧。”
“因为时间很仓促的缘故,我们暂时还没有足够的粒子,去做高浓度状态之下的测试,而很多的物质,在不同的浓度,乃至于不同的温度下,表现出来的物理性质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我们也不敢肯定,是否就真的对短波没有效果。”
“目前的话,适用的范围很窄,我们主要看中他的发展潜力,还有这种粒子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果能够研究透彻的话,肯定能够带来物理学理论上的巨大进步。”林深河摇了摇头:“指望靠这种新型粒子隐形就别指望了。”
“毕竟这玩意虽然制备成本不算太高,但是也没便宜到可以拿来洒水的程度,而实战之中不管是飞机还是军舰,都是一直处于运动状态的,你抛洒出来的屏蔽带永远都会被甩在后面,而像是拉烟一样持续抛洒的话,存量又有问题。”
“犹如电流能产生磁场,引力能够产生重力场一样,这种新型粒子也能产生一个特殊的力场,在这个范围之中的很多物理特性都会发生变化,实际上也正是因为有这个特殊的力场存在,所以这种粒子才会被实验人员所发现。”
当然同样没有影响他向林深河提问:“这种粒子的制备成本如何,能够对哪些波段的电磁波起作用?”
“初步实验的结果,是这种场可以偏转大部分波长的电磁波,继续提高功率之后甚至能够偏转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而我们正准备大规模量产的超光炮,就是一种使用光速带电粒子轰击目标的武器,也很有可能被高强度力场偏转。”
“也就是说,这种粒子所产生的特殊力场,很有可能是护盾技术的前置科技。”萧致远联想自己看到过的动画,秒懂林深河的意思:“至少是能够用来抵御超光炮的护盾前置,再搭配同样还在研发之中的充能装甲,就能提供更加完善的防护能力。”
这个事情,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某些常温下是绝缘体的物质,当温度越过某个临界点的时候,却会突然变成毫无电阻的超导体,还有向来作为绝掩体代表的橡胶,如果真的遇到了超高压电流照样会被击穿,所以科学界向来没有绝对。
“从目前的几次试验数据来看,制备成本并不是很高,具备大规模量产的条件。”林深河点了点头:“如果只能在实验室重现,那么也不过就是又一项几乎不可能被应用的黑科技,也就没有这个价值来惊动我们了,更不会紧急通知您。”
“进入了太空之后,没有了地平线的遮挡,大家都可以在数十万公里之外,就相互发现对方的位置,并且在数万公里之外就发动打击,如果防护技术不能取得进步,一场
“根据我们的测试,这种粒子所形成的特殊海绵体,差不多能够对九成的波段起效,对波段越长的电磁波效果越好,到了毫米波基本就没什么卵用了,对于可见光波段更是毫无阻挡作用,当然这些都是这种粒子在低浓度下的表现。”
这种特殊的粒子换了一个宇宙,是不是真的还能够保持那些奇妙的用途,就算是真的能够屏蔽雷达,也照样轮不到十八米的人形靶子上战场啊,红外、激光、电视等等一堆导引头已经饥渴难耐了。
“如果能够将这种粒子制成新的干扰弹,就不必再随时搜集敌人的雷达波段,然后同步制作相应宽度的铝箔条,一直采取相同的配置也能生效,极大地降低后勤保养的压力,也能够有效的提高干扰效率,降低载具被敌人击中的可能性。”
“毕竟铝箔条干扰弹虽然对雷达有一定干扰效果,但是必须做好铝箔条的宽度和敌人雷达波长的调配,过宽或者过窄都会导致干扰效果降低,而现在大家都开始用上变频雷达了,铝箔条的干扰效果会越来越差,使用也会越来越麻烦。”
“唯一实用一点的效果,就是压缩之后制作成一次性的干扰弹,在敌军导弹接近的时候抛洒出去,形成一个短暂的屏蔽带,干扰导弹上的火控雷达工作,只要把握好抛洒的时间和方位,让敌人的导弹找不到自己,很容易造成脱靶。”
所以萧致远点了点头,直接问道:“那么,就目前表现出来的性质来说,这种粒子的主要用途是那些?”
“我们确实还发现了第二个作用。”林深河点了点头:“那就是一种特殊的‘场’。”
真实空战又不是排队枪毙,大家都在以高亚音速做战术机动,随便一套动作做完就飞出去几十公里了,你在原地弄个反雷达屏障有屁用,如果到了太空之中,没有了空气阻力的存在,交战区域更是以千公里做单位,就更没有发挥余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