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评论

从魔幻雄心到星辰大海

作者:坑王之王 | 分类:其他 | 字数:39.6万字

分卷阅读1069

书名:从魔幻雄心到星辰大海 作者:坑王之王 字数:0 更新时间:08-10 09:38

随着神威六号芯片的成熟,还有设计人员对算法的优化,新一代设备的压缩和解压能力大幅提升,自然也就有了策划真正的高清数字格式,并且完成更新换代的想法,好和其他国家的新制式竞争。

言归正传,说了这么多,主要是要让所有人知道,在分辨率相同的模式下,不同的银幕尺寸也能带来截然不同的观影体验,只要不是清晰度太低的过分,大部分的观众都没办法直观的看出来其中的区别。

非要形容的话,就是你在4k屏幕上全屏播放480p视频那种样子,虽然播放出来的分辨率硬拉上来,不过颗粒感会比较严重,而且图像看起来特别的模糊,也就这些人没见识过巨幕,所以才被唬住了。

这也就意味着,只要这边把分辨率提高到平均水准,然后靠着放映成本上的巨大优势,要不了多久就能够把对手挤死,毕竟数字放映系统是用硬盘

人家虽然数字摄像不行,不过靠着大力出奇迹的办法,直接将35mm胶片加宽成70mm胶片,虽然拍摄成本暴涨了好几倍,却也弄出了像样的imax巨幕系统,现在已经进入了试验阶段,就等着一鸣惊人呢。

虽然都是70mm胶片,不过受限于感光元器件的性能,还有胶片本身感光涂料的颗粒细腻程度,这款由东罗马帝国研发出来的早产猴版imax的播放效果,注定是没办法和后世同名的imax巨幕相比。

ps:这种码率跟不上的高分辨率电影,最出名的应该就是第一部星战前传,那是第一部用数字摄像机拍摄的大制作电影,因为技术的不成熟,所以画质很糟糕,同样的720p分辨率,就这部电影颗粒感最严重,色彩方面也显得很单调和失真,可以说是为数字电影的推广做了小白鼠。。。。。。

这样的事情干久了,自然免不了有小道消息流传,而且很多在不同影院看电影的人,也不再会冲着imax这个名头就买票,而是纷纷选择了用脚投票,这才不得不推出了新一代的4k激光imax放映机。

可惜很多人不知道的是,70mm胶片的价格实在是太贵了,不管是片方用这种摄像机拍摄也好,还是院线用这种格式放映机放映也好,因为胶片必须使用银粉的缘故,没坚持几部电影就受不了了。

比上代的巨幕电影低,但是实际拍摄出来的画面来看,这种新的800p格式电影,会比上一代巨幕电影还要清晰锐利,并且拥有更加艳丽和接近实物的色彩。”

---市场竞争模式下,要是大家的票价都差不多,上座率也都差不多的水平,然后你这边上一部新电影要好几万,隔壁的上一部电影只要几千块,那么要不了太长的时间,你的电影院就可以倒闭了。

然后就有了华夏巨幕的诞生,采用了2k分辨率的数字化双机放映系统,将巨幕厅放映成本直接砍掉了一个零,和imax巨幕形成了有效的竞争,也迫使imax公司不得不寻找一个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第六十五章巨幕厅猫腻

之前的十几年间,因为受限于民用芯片的机能,为了能够获得足够震撼的效果,采用的是直接放大分辨率,但是不提升采样率的办法,虽然也凑出来一个高分辨率格式,不过实际效果很惨烈。

很多经常看巨幕的人,就会感觉有些疑惑,为啥在理论上imax巨幕要比华夏巨幕播放效果好,很多早年看过阿凡达等巨幕电影的人,也都说自己看下来的效果也是这样,为啥他们的感受却反过来了。

不过截止萧致远穿越前,这种第三代的imax放映系统才刚刚落地,全国建成的新影厅不到二十座,大部分人还没见识到这种新式放映系统的效果到底如何,还在继续被第二代的猴版imax不断地骗钱。

就是因为,人家当年看得是70mm的胶片imax,而你现在看的是2k分辨率的数字imax啊,不但分辨率大幅度缩水,还因为用的是便宜的单放映机,亮度只有华夏巨幕的一半,一到夜景就黑的啥都看不到。

然后最坑爹的来了,那就是所有的imax院线,都在没有对外宣布的情况下,悄悄地将自家的70mm胶片放映机,全部换成了2k分辨率的数字放映机,然后继续挂着imax的招牌,按照原来的价格收费。

萧致远穿越前的时空之中,卡梅隆的‘阿凡达’这部70mm胶片imax电影,一下子就把imax·3d巨幕推送到了所有观众面前,并且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巨幕电影厅的建设狂潮,所有人也都认准了这个品牌。

所以poibc体系下的电影相关公司都不是很方,只要按部就班的推出数字化的高清电影格式,然后正常的进行升级换代,达到相类似的观影体验,就可以默默地在旁边看着,对手如何自己完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556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