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电动车
“然后是要建立专门的部门,建设和管理城市之中的公共设施,例如公厕、市场、花园等等,必须先确定好辖区内的人口密度,并且以此来规划好数量和位置,让市民可以在合理的距离内得到这些设施的服务,并且体会到便利。”
萧致远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是啊,那将是让人无比激动的一幕。”
至于不让盖摩天大楼,则是为了降低单位面积内的人流量,免得上班时间公交车塞得和沙丁鱼罐头一样,道路上的汽车堵出几十公里外,而且高层建筑出问题救援也很困难,平时不出事还好,出事就是几万人的伤亡。
“已经做完了一期工程的规划。”幔大林指着一卷cad图纸回答:“等到首都铁路通车之后,我们就借助于纳米机械的力量,修筑三座能够通行双向铁路的降低隧道,构筑起一条环绕首都的铁路线。”
“承你吉言,陛下。”袁大头脸色终于松弛了下来:“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到了十周年国庆哪一天,我们就可以在新的首都,正式向全世界庄严宣布,我们完成了整个国家的光复和民族的复兴了。”
“恩,你说的我明白。”萧致远随口答应,然后继续说着自己的想法:“具体的城市规划,想来你们也有一定的基础了,我再让银联集团这边帮你们挪一些专业人手过去,制定出一个合适的方案应该不是很难。”
萧致远提的这些条件,倒也不是他瞎胡扯淡,三天两头把道路挖开这个现代都被吐槽多少次了,至于后世不准小贩在街上买东西,但是却不修个市场满足大家购物需求的事情,也着实让城市居民恶心了不止一两次。
“如此一来,就能够让从各地途径首都,前往其他
“最后是关于房屋修建,也需要作出一定的限制,普通民房不得超过三层或者十米高,六层楼房需要提前得到审批,并且由具备专业资质的施工队伍负责建设,出现质量问题要严格追究责任,以免因为质量问题酿成大规模伤亡。”
“你也不用担心。”萧致远给袁大头吃了一个定心丸:“只要等规划做好,真的开工之后建设速度是很快的,这点你应该在琼州岛见过了,所以肯定赶得上在十周年国庆之前完工,让我们入住新的首都的。”
---各种免费的交通工程,例如公路、桥梁和港口等设施,都是由政府出资修建,而各种收费的工程,例如铁路、地铁、轻轨、公交则由银联集团来进行修筑和运营,免得官僚化之后弄出一堆的问题来。
袁大头好歹当了几年的首相,自然没用太长的时间,就想清楚了这几条政策的效果,他自己的斟酌了一会才回答:“陛下的顾虑,倒也有几分长远的好处,在做规划的时候微臣会注意这些问题。”
两三层的小平房盖起来很简单,只要别弄假的钢筋水泥就基本不会出事,但是三层往上的房屋就具备一定的专业门槛了,就算没用假冒伪劣的材料,也很可能因为不懂技术,导致房子一不小心就倒掉,肯定要做出限制。
而站在一边的袁大头虽然不清楚这些,不过他至少明白要建设大型桥梁的花费,本来现在的财政就不是太宽裕,新建首都新城的花费也是一个天文数字,要是还顺带修建那样的桥梁,恐怕国库的资金就会跟不上了。
“除非是工业发展所必须,例如某种设备不能拆开放置,否则尽量不允许城市中修建高层建筑,以免带来各种安全上的隐患,也能够有效降低单位面积内的人流量,缓解对公共交通设施带来的压力,有问题也方便救援。”
“当然我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也有一些限制和要求,你们最好统筹考虑。”他努力回忆着后世一些规划上的经验教训,边想边说:“首先是要提前规划好地下管网系统,为电力和通讯等设施预留通道,不能三天两头把道路挖开重修。”
如果等到新城先建好了,那个时候资金也宽裕下来了,再去造桥的话财政压力会小很多,所以他赶紧说定了下来:“陛下,微臣也觉得首都新城的建设需要谨慎,不宜一开始就将规模定的太大,免得劳民伤财。”
虽然霓虹金后世发展上有很大的问题,但是作为一个同样人口稠密的国家,他们努力发展公共交通,压制轿车发展的思路却值得借鉴,跑去学人口稀疏的美帝那样,玩遍地汽车的路线,实在是有些不符合国情。
和袁大头谈完了城市规划之后,萧致远继续和幔大林谈另一部分的城市规划:“如何,城市交通方面的规划,现在做的怎么样了?”
虽然这样做的代价,就是肯定会像摊大饼一样,城市面积在不断扩张中变得很大,估计起步就得上三环,五环路也会很快不够用,不过有着扩张红利在手,倒也不用担心占掉的那点耕地,总体来说算得上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