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话,倒是可以勉强做到。”袁大头仔细斟酌了半天之后才回答:“后年发起光复战役,最少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然后再军事管制一年,那么我们就有三年多的时间可以利用,应该是来得及的。”
“地面战争上的胜负,除了兵力优势之外,重火力的份额也很重啊。”萧致远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双方的突击炮服役状况如何?”
“相反俄国人占领了土耳其之后,却可以直接从地中海登陆意大利,一旦让他们获得稳定的登陆场,数量庞大的灰色牲口投入一线战场,这场战争的结果几乎就已经注定了,而且美国也不会坐视不理。”
“协约国方面,各型飞机加起来只有两千多架,而且只有英国的飓风和蚊式还算够用,法国和意大利的飞机性能很差,别说和同盟国去争夺制空权了,就连掩护己方部队不受到轰炸都会相当的困难。”
“看起来,我们的扶持很有效啊,同盟国的优势很大。”萧致远的脸上浮现出了微笑:“虽然没有理论指导,突击炮只能单纯的作为步兵支援力量使用,不过有着优势的话,还是能够极大地改变战局的。”
杨威利回答:“航空兵方面,也是同盟国占据优势,各型飞机加起来超过三千架,新式的bf109f4和la-5fn数量超过一千架,斯图卡和复仇者数量也有一千左右,而且德国和俄罗斯都在扩大产能。”
“确实如此。”杨威利也承认了:“最大的问题在于,同盟国之中的俄罗斯很难有直接参与一线作战的机会,而协约国之中的英国人觉得己方优势很大,所以前期同样不会加入一线作战之中,甚至于还会给法国人扯后腿。”
“而且作为新占领区的吕宋省,虽然现在的总人口还没有十万,但是全部都是内地移民,一切都需要从头搭建,牵涉到的工作量并不比那些上千万人口的传统大省低,也占用了我们大量的人力资源。”
“本来奥匈帝国的地理优势就很大,偏偏人口数量和经济状况也好于意大利,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动员更多的部队,就算不能复制一次普法战争之中的动员奇迹,也有很大的把握用消耗战击败意大利。”
“我们考虑过了。”杨威利解释道:“但是德国人的海岸线太短,拥有相当完善的防御措施,英国人顶多能够登陆荷兰或者丹麦,德国完全有充足的时间调动预备队,断时间之内很难被直接击败。”
“哦,既然这样,那么就将光复计划退后好了。”萧致远倒也没有强求,而是提出了新的问题:“如果我们后年光复北国领土,并且维持一年的军事管制状态,你们有没有信心在军事管制结束之后,顺利接管新领土?”
“我们先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南国领土的人员磨合工作,再用两年的时间培养出足够的备用人员,第一年的税收工作年底才正式展开,又可以腾挪出一年的时间,足够新领土上的政权完成初步建设了。”
第八章发展准备
说到了这里,袁大头犹豫了一下:“只是这样一来,恐怕欧洲战场已经结束了,
“不行,陛下。”袁大头立刻摇了摇头:“内阁政府之中的新人太多了,即便是现在已经光复的领土,也需要到年底才能正常运转,新光复的四省之地更是今年才开始征收商税,还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磨合,才能够走上正轨。”
萧致远彻底笑了:“看起来,这一次日落要提前了呢。”
萧致远考虑了一会之后,又询问道:“受到我们的启发,似乎两栖登陆战术提前成熟了,这一点总参有没有纳入考虑?”
“既然局势已经清楚了,那么我们就以此来制定行动计划好了。”在紧急召开的联席会议上面,萧致远介绍了一下情况之后,直接点名现在负责内阁的袁大头:“内阁政府这边,明年有没有余力消化新的地盘?”
“协约国方面,意大利几乎没有突击炮服役,英国人的十字军火力太弱,新开发的丘吉尔最少还需要半年才能服役,法国人之前的b1bis多炮塔突击炮防护太差,新开发的arl-44至今还没有画完图纸。”
他接着问道:“关于航空兵方面,现在的对比如何?”
“欧洲战场的主力,就变成了法意两国联手对抗德奥两国,而且因为意大利的特殊地形,意大利进攻奥匈帝国,面对的将是依托崇山峻岭建设的筑垒地带,奥匈帝国反攻意大利,面对的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
理论上是这样吧。”萧致远突然插嘴:“考虑到实际因素,我不认为同盟国有失败的可能。”
“这方面也是同盟国占优。”杨威利回答:“根据守夜人的情报,同盟国方面已经服役的‘狼獾’突击炮数量过千,其中有一大半是我们提供的改进型,不管是战斗性能还是生产性能都相当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