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会败。”这一次反驳他的是海军部长桑普森:“大统领阁下,实际上现在的战争有一个让人无法回避的问题。”
麦金莱大统领卡苦笑了起来:“你说的这些,我当然是知道的,但是我们加入同盟国之后,万一他们在旧大陆上战败了呢?”
---六亿人口按照10%的比例动员,世界上总人口数超过这个数字的国家,在这个时代也仅仅只有两个。
至于为啥不学习历史上一样发战争财,当然是因为在历史上他们一战发战争财发的很high,而参与进去之后被协约国联手坑的满脸血,所以养成了发战争财的习惯。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罗斯福同学早早的领了便当,而麦金莱大统领却并未死于刺杀,他的执政能力差了不少,背后也没有这么强势的后台支持,自然需要对资本家做出更多的妥协。
总之就是在分析了半天,确定了加入同盟国大有好处之后,美利坚开始了外交试探,准备也下场参与到战争赌局之中。
第八十一章直升机问题
“这也就意味着,在如今的地球上面,已经没有了任何一个国家,拥有跨海远征另外一个列强的能力,毕竟进入了全面战争状态之后,每年可以生产数万架飞机,却无法在短期内补充几十条军舰。”
“已经完成了。”林深河介绍道:
“当然最重要的,始终是这个国家那可怕的人口数量,在全面战争动员的情况下,可以武装起一只规模达到数千万,比欧洲绝大多数国家人口总数还多的可怕部队,在陆地上几乎不可能被挡住。”
桑普森点了点头:“确实是这样,以合众国现在的工业产能,进入战争总动员状态之后,完全可以用海量的飞机填满海岸线上的所有机场,让任何的敌人都没有能力接近我们的本土,真正的不用担心会战败。”
“而且协约国在陆地上,也几乎不可能取得完全的胜利,毕竟艾玛帝国虽然不如我国一样有两洋天险,却也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和最大的无人区,完全的阻隔了其他国家从陆地上的进攻的可能性。”
打算远渡大西洋,顶着德意志空军的打击登陆威廉港呢?还是打算远渡太平洋,在世界上最强大的空军的强力打击下,和一个拥有上千万炮灰的国家打一场消耗战呢?”
杨威利对着显示屏介绍着情况:“陛下,我们明年计划再次扩编两个装甲师和两个机步师,让陆军达成六中六重的装甲突击力量,为之后可能发生在西域和北疆的战斗做好准备。”
“那就是在空军的强力打击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拥有生存能力,就算是强如艾玛帝国的皇家海军,如果想要侵犯我国的西海岸,面对数量超过四位数的轰炸机,也只能耗尽弹药之后沉没。”
“至于被夹在中间的德国,他们的工业产能不低,人口数量在西欧地区也算第一,最主要的是部队也很能打,协约国很难快速击败他们,就算是打胜了,也必然会损失惨重,基本没有能力继续打下去了。”
而这个时空因为主角搞出来的技术革命,战争进程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结果就是美帝刚把工厂建起来,然后欧洲的战争就结束了,这些工厂自然就只能破产倒闭,之前的所有投入都打了水漂。
而在这个世界之中,上一次却因为发战争财给人坑了,麦金莱大统领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一次为了不再次被人坑,也就只能够选择加入进去,靠着战胜国的身份捞个够了。
世界各国都在抓紧时间备战,作为战争发起者的艾玛帝国更加不能放松,萧致远现在就在总参听报告呢。
简单地说,就是历史上的一战打的够久,所以让美国大肆扩张产能,而且生产出来的东西还能高价卖出,等到资本家们不但收回了建厂的资金,而且还赚了好几倍之后才停战,自然大大的发财了。
“所以战争的结果只会是两个,要么就是协约国全面战败,欧洲局势出现彻底的改观,要么就是德意志帝国单独战败,其他的国家都在领土和经济上有所收获,以战胜国的姿态签署停战协定。”
“你分析的有点道理。”麦金莱大统领想起了对岸宣布的人口统计数据,不由得擦了擦头上的冷汗:“看起来,我们也应该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加入到同盟国之中去了。”
“恩,这个自然。”萧致远问道:“关键的问题是,这一次的扩编完成之后,就该将现有的9个纯步兵师,改编为六个摩托化步兵师,以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现在配套的车辆完成研发了没有。”
麦金莱当然也不是蠢货,立刻就明白了海军部长的意思:“也就意味着,如果我们加入同盟国,占领了加拿大和巴拿马这两块地区之后,即便是协约国打赢了旧大陆上的陆战,也没有能力让我们交出来了,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