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漫(这也和谐)威的这个操作真是蒂花之秀,四部复仇者联盟的票房超过了两部战(和谐)狼,居然还好意思当做很光荣的事情到处宣传,果然小说需要合理性,现实不需要,小说之中的反派要是好意思这么宣传,作者怕是要被人喷的删书啊。。。。。
“电影之中展示出来的玻璃化座舱,确实可以有效地提高驾驶员获取信息的效率,有利于提升战斗机在软实力上的表现,不过我们的电子技术不够成熟,至少这一代飞机没有能力采用。”
“那就是会导致一定的推力损失,而且会带来后勤方面的压力,我们的发动机本来就不够稳定,如果进一步提高复杂性,会给后勤带来毁灭性的的影响,所以暂时不适合本代飞机采用。”
第五十八章日期变更线
而且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这本设定集还是由格鲁曼公司亲自操刀,使用了大量详实的内部资料进行填充,除非你真的按照图纸造一架测试机出来飞一飞,不然专业人士都看不出破绽。
在巡航飞行过程之中,也可以依靠调节机翼后掠角,来获得更远的航程,或者是更快的飞行速度,不用在航程和速度这两个性能上纠结该如何做出选择,而是能够同时获得大航程和高速度。
这下子,他们算是明白了,为啥这部电影里面,统合军和反统合联盟,都能够做出可变形战机,然后就更加蛋疼了。
因为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技术,那么现在的空战模式必然会被颠覆,其他国家连还手的机会都不会有---大口径加农炮都打不动的飞机,在空战之中几乎就是无敌的存在,这仗肯定没法打了。
所以叶卡捷琳娜三世视察米格设计局的时候,米格列维奇就一脸狂热的汇报:“陛下,这就是我们正式确定的方案,采用了单发涡轮喷气式发动机,悬臂式上单翼,可变后掠角构型。”
在起降阶段,可以将机翼后掠角降低,获得更好的升阻比和起飞力矩,只需要很短的跑道就能起飞,这样就可以适应东罗马帝国那些野战机场,跑道缩短之后也有利于机场的隐蔽,不容易遭到打击。
“至于说,电影后半段使用的发动机推力矢量技术,我们也已经做完了全套的理论验证工作,确实可以达到大幅度提升飞机机动性的能力,不过缺点也和电影里面展现出来的一样。”
而在空战过程之中,也可以自由的进行切换,在高速冲刺的时候使用大后掠角,在低速狗斗的时候使用小后掠角,同时兼顾高空截击和低空狗斗两种性能,不给竞争对手留下抢订单的机会。
“从理论上来
“空战之中大放异彩的那个所谓的激光炮,我们寻求了一些大学的帮助之后也做了验证,确实存在一定的可行性,毕竟今年卖的最火的光纤和光盘,都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了激光技术。”
“大部分都有实现的可能。”米格列维奇回答道:“可变后掠翼设计我们已经初步做了风洞测试,确实能够很好地兼顾高速和低速飞行状态下的气动需求,所以才会在新飞机上采用。”
至于说那个可变形战斗机,大家倒是提都没有提起来,他们可都是专业的飞机设计师,只需要稍微心算一下就知道,那玩意如果没有什么外星人技术,多半在变形的一瞬间就被空气给撕碎了。
几分钟的片头很快过去,几个飞机设计师再次沉浸到了剧情之中,直到福卡队长和他的座机vf-0凤凰登场,终于借助剧情人物只见的对话,揭示出了来自外星黑科技‘充能装甲’的存在。
知道电影院的灯光亮起,米格列维奇等人都还沉浸在超现实的空战之中,直到电影院的工作人员来赶人,这才狼狈的跑到大厅之中,然后就凑钱买了一整套的设定集和飞机模型。
还没有等他们回过神来,剧情就到了福卡队长对战伊万诺夫的那一幕,两架可变形战斗机从空中打到地下,充分展示了一种全新的作战模式,让在场的所有观众都被牢牢的吸住了视线。
但是这部电影,又让他们不由得期盼这样的技术真的存在,因为那样一来,他们就可以抛开对机身结构的顾虑,尽情的在气动外形上放飞自我,设计出机动灵巧却坚固非常的战斗机了。
低声讨论了几轮之后,突然发现这玩意真的挺好用的,要是不在自家飞机上用上,简直就是犯罪啊。
“哦,那部电影我也看了,看来你们很认可这种气动外形啊,居然已经在新飞机上使用了。”叶卡捷琳娜三世笑着说道:“那么,电影里面那些技术,你们认为都有实现的可能么?”
和原时空之中的河森正治一样,本时空之中的超时空要塞设定集很详细,详细到了里面出现的主力战舰和飞机,全部都拥有标准的三视图和内部结构图,甚至还有各种详细的相关原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