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装甲骑兵军的军长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最后一次确认了敌军情报之后,终于下达了命令:“按照原定计划,火力准备之后开始突击。”
炮击结束之后,大量的t-72就摆出了锲形突击阵型,发动机嘶吼着开始了装甲突击,而bmp-1运载的伴随步兵,也举着新式的突击步枪,警惕的来回扫视着,不时对可能出现敌人步兵的位置,打出几个短点射。
大家都忙着躲避这些飞机残骸,这个队形自然也就彻底的泡汤了,各个车组只见得距离忽大忽小,根本没办法保持良好的配合,而东罗马帝国的t-72也没有闲着,趁着这个机会拉近了距离之后,125mm的滑膛炮开始了齐声的怒吼。
虽然精度和可靠性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少,但是德意志德国和东罗马帝国,确实都已经装备了各自的反炮兵雷达,借助格洛纳斯或者是伽利略卫星系统,也能够做到快速的保密通信,炮火打击效率提高了不少。
所以德国人的武装直升机上来的时候,才会没有遇到一架东罗马帝国的米格-29战斗机,不过地面上的山毛榉和s-300防空导弹早就饥渴难耐了,还没有等他们进入有效射程,就看到一道道的火龙从地面升起,直奔这些铁蜻蜓而来。
---怕有人忘了,因为有着北斗系统的示范,所以本位面的卫星导航系统都自带短报文通信功能,各国都用来取代旧式的无线电报,解决一个消息要个把小时才能发完,耽误时间不说还会暴露发报位置的问题。
交战双方的部队,只能看到自己的头顶上不断爆出火球,一架接一架的武装直升机被点燃,带着熊熊烈焰从天而降,基本都掉到了德国人的装甲部队中间,逼得他们的车长不得不不断地调整位置,逼开被大铁球砸到天灵盖的命运。
毕竟吞并了奥地利地区之后,再算上之前的东普鲁士地区,就正好把东罗马帝国的波兰地区夹在中间,形成了一个凹进来的地形。
拾玩了意大利王国,就直接波德平原上来一把。
而对面的德国人也不甘示弱,爆1带着251迎了上来,双方的榴弹炮也开炮支援,不时有炮弹落在车队之中,掀起一团又一团的火焰,不过大部分都落在了空地上,很少有炮弹运气好能击中运动中的装甲车辆。
然后他们就用自己的生命,见证了这个位面排名第二的防空系统,火力全开的时候到底有多么的丧心病狂。
自从在西伯利亚吃过亏之后,东罗马帝国也很重视远程火箭炮这种新式鬼武器系统,集团军的远火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的,目前统一装备的是新锐的‘飓风’220mm远程火箭炮,拥有十六个定向管,射程可达四十公里。
这样的边境线当然不如直线容易布防,而且波兰地区可是欧洲大粮仓,德意志帝国也已经垂涎很久了,占下来可绝对不会亏本。
他们采用了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识别,那就是防空系统展开前由空军来提供掩护,等到地面防空系统完成展开之后,空军立刻就离开地面部队的头顶,这个时候雷达侦测到的目标统一识别为敌机,然后防空导弹敞开来打就行了。
---出口型反装甲导弹是红箭73,有效射程才三千米左右,德国人山寨改良之后也没增加多少,地上的山毛榉相对原版也猴了点,不过八千米的有效射程还是能凑出来的,更别提早期型s-300也有60km射程,手长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更妙的是,波兰王国虽然属于东罗马帝国,但是却具备一定的独立地位,只是东罗马帝国皇帝兼任波兰国王而已。
地面装甲部队之间的交锋还没正式开始,德国人的海量休伊武装直升机就冲了上来,全部都挂载着自产的反装甲导弹,气势汹汹的骑到了东罗马帝国装甲部队的头顶,就想要像上一次战争之中那样大开杀戒。
整个发射过程仅仅持续了一分钟,随后所有的发射车就整齐的完成收起,顺着提前准备好的道路撤出了阵地,不到五分钟的时间过后,原本的发射阵地上,就同样瞬间落下了大量的火龙,那是来自德国人的炮反击。
最近几年来,这个地方的分离主义倾向越发严重了,德意志帝国真的打过去的话,不愁当地找不到带路党。
之所以东罗马帝国的空军明明占据优势,却没有能够拦下这些德意志帝国的武装直升机,那是因为他们没有靠谱的敌我识别系统。
第二十二章装甲突击
只用了短短三轮射击,德国人的车队之中就最少爆出
随着军长一声令下,已经完成了展开的火箭炮阵地上,几乎瞬间就腾起了无数条火龙,带着凄厉的尖啸声直扑的德国人的阵地,掀起了无数的钢铁旋风,吹飞了大量的人体碎片,也制造出了犹如月面一般破碎不堪的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