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这一次的战争规模太大,列强国家之中只有美利坚没有被卷入,剩下的那些中立国家关起门来瑟瑟发抖都来不及,哪有闲心派观察员出来看戏啊,所以现在战场上只有他们的观察员在活动。
虽然按照国际惯例,中立国家可以派遣观察员,到战场附近去围观别人打仗,交战双方不得刻意攻击,不过战场上刀枪无眼,偶尔遇到个误伤啥的,围观群众挂了也没有地方喊冤去。
交战持续了半个多小时之后,天空之中就只剩下了德国人的疾风战斗机,它们不断地在高空盘旋着,很快低空就飞来了一堆的飞龙战斗机,机翼上整齐的挂着一大排的火箭弹。
反应到战场上的结果,就是德国人的疾风数量庞大,比英法俄三国的喷气机加起来都多,先抓着软柿子捏,打跑了那些凑数的佩刀和米格-15之后,就用数量优势对米格-19进行了围攻。
当然所谓的疾风战斗机,其实就是兔子家的歼六战斗机,而这款飞机其实就是在米格-19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在换了一个新的时空之后,赫然和正宗的米格机成为了相爱相杀的对手。
一个美国观察员立刻就叹息了起来:“现在制空权的作用越来越大了,而且这个第二世代战斗机确实
市场饱和,造成了1929年那场大灾难,很多行业的企业都死了一大半。
可惜的是,德国人手里的疾风战斗机,那是直接买的全套成熟的生产技术,当年兔子也没有完全照抄,而是在后期做了一定的改进,生产工艺显得更加完善一些,所以产量方面自然要更高一些。
这款应急状态下生产出来的战斗机,有着和疾风战斗机极为相似的外形,就连火力配置都是一样的四门20mm机炮,各种性能上也和疾风战斗机极为相似,双方倒是斗了一个旗鼓相当的样子。
而且历史上的三德子,因为本土缺油外面也买不到的缘故,空军根本就没有多少油料进行训练,整个德空就靠开战之前训练出来的那批飞行员硬撑,后备飞行员数量少的可怜,打完就没有了。
第四十八章美国观察员
---最极端的例子,就是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这位斯图卡俯冲轰炸机驾驶员,整个二战之中拿了五百来个地面人头,被击落三十多次都没有摔死和被抓,而且整整六年没有一天休息过。
涅槃十六年五月,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一群穿着美国军装的人,在一座城外的山头上,站在一面星条旗下面,对着城里面的防御工事指指点点的,正在讨论着即将发生的战争。
而在这个时空之中,因为得到了艾玛帝国的技术支持,德国人捞到了北海油田和利比亚油田,石油年产量差不多有四百多万吨,看着没有美帝几千万吨多,不过单纯的军用完全够用了。
这些完成了转职的战斗机,在疾风战斗机的掩护之下,对地面上的防线进行了猛烈的打击,致命的火箭弹不断在地面炸开,将那些暴露出来的法国火力点统统清理了个干净。
而法国方向,也很快飞来了一群战斗机,不过这边的就显得庞杂了一些,佩刀、米格-15和米格-19都有一些,而且总数也没有德国人的多,显然落在了下风,却还是英勇无畏的迎了上去。
激烈的空战很快就爆发了,天空之中不时的飘落一朵朵伞花,而天空之中爆裂的大部分都是协约国的飞机,尤其是佩刀和米格-15损失的速度最快,而刚刚投入的米格-19倒是表现相当不俗。
而东罗马帝国的米格-19战斗机,本来就还没有完成定型,完全是应急状态下强行量产的成果,生产工艺还没有完善,不但产品合格率更低,生产工时上也很吃亏,导致数量完全的上不去。
之所以在二战之中,德国人的飞行员人头特别多,那是因为盟军的飞行员都是不断轮换的,捞到几个人头就回后方当教练去了,而德空的飞行员却要干到死,自然捞人头的机会要特别多一点。
天空放亮之后还没多久,就看到一堆印着铁十字标志的战斗机,从德国的方向朝着这边飞了过来,它们全部都有着后掠角极大的机翼,赫然就是刚刚量产没多久的疾风式第二世代战斗机。
袁大头点头应是:“臣明白,一定会抓紧办理此事,不会让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企业,就这样平白的损失掉。”
毕竟在麦金莱总统等人看来,合众国迟早是要加入这场战争的,然而这年头的军事技术发展速度极快,如果不能及时跟踪最新动态,只怕是开战之后要被人按在地上摩擦,自然就对围观行为很是上心。
毕竟这个时空之中,德国人根本就没搞相当费油却只能当花瓶的公海舰队,而是造了一批相当省油的潜艇凑数,所以他们的空军根本不缺油,飞行员训练上自然很给力,不愁有飞机没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