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纸面上看来,这个部署的速度不是很快,但是现代大军团作战,花一两年的时间准备,一两天打完都是常有的事,这个速度确实很快了。
有利的一面在于,大部分的容克贵族都从小就接受军事教育,有着相当良好的军事基础,可以很容易就掌握部队,又有着相似的身家和背景,这就让德意志帝国对军队的控制力较强,不容易像是其他国家一样出现兵变。
他直接答应了下来:“如果贵国可以接手非洲作战,我国愿意转让原本的法属圭亚那地区。”
所以稍微犹豫了一下之后,他直接问价了:“不知道阁下以为,要什么样的补偿才能够弥补贵国的损失?”
布列塔尼亚一世还能怎么看:“既然贵国有心,那么我国也愿意将圭亚那殖民地转让。”
---作为对比,美帝的沙漠风暴行动,决战其实三天就打完了,但是战前的准备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这还是当地有沙特之类的盟友提供帮助,大幅度的降低了基建和运输压力呢,如果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准备时间拖长到两三年一点都不奇怪。
萧致远得寸进尺:“我说的可是整个圭亚那地区,不知道布列塔尼阿亚帝国怎么看?”
“三个月之内,我们就可以在当地投放一个航空师团,半年之内到位六个装甲师团,负担起中非地区的地面作战任务来,这样可以了吧?”
虽然话很难听,但是腓烈特三世还真没办法反驳,相比于割让一部分殖民地出去,全面战争动员的阻力更大---之前就说了,这个年代的各国虽然也有爱国心,但是只爱他们的本土,殖民地明码标价都没事。
,这当然是利弊掺半的行为。
萧致远占了便宜,当然也要做出表率:“我国的航母作战群十天之内就能抵达几内亚湾,掩护布列塔尼阿亚帝国的部队撤退。”
腓烈特三世仔细考虑了一下,这里本来就是属于法国的殖民地,而且远离他们的欧洲本土,虽然看起来面积稍微大了一点,不过卖掉确实不心疼,除了已经亡国好几年的法兰西人,也不用担心有人会反对。
第四十五章电磁炮登场
不利的地方在于,容克贵族的数量始终有限,也就导致军队的总数受到了限制,顶多就能够维持五十多万的主力,如果想要进去全面战争动员,扩张出数百万的部队,就必须对普通人开放中层岗位,会引发剧烈的动荡。
好歹也顶着这么高大上的招牌,萧致远也不好开得太高:“我认为圭亚那地区就很不错,这里距离前线只有七千多公里,又有着良好的深水港,很适合作为一个中转站和集散地,有利于降低我军的后勤压力。”
只用半年的时间,就把六个装甲师团运送到一个没有基建的目的地,并且为这只部队准备好充足的弹药和补给物资,已经是艾玛帝国这些年的航运力量爆发的成果了,换了剩下的几个列强来做这种事,他们真心要喊‘成妾做不到啊’了。
---原时空的二战,就是因为小胡子想要全面动员,引发了容克贵族的不满,所以军队长期阳奉阴违,在战略上犯了很多的错误,要不是英法两国被吓破了胆子,只敢蹲在原地挨打的话,说不定三德子开局就翻车了。
涅槃三十三年九月十八日,距离上一次的战役已经过去了一个月了,但是幸存下来的蒙哥马利上校还是没有能够恢复过来。
直到敦刻尔克大撤退都打完了,小胡子靠着前所未有的威望,获得了整个军队下层的效忠,这才有能力着手解决容克贵族,让德意志帝国的战车走上了正轨,可是也多次被军方刺杀,最后只能躲进狼堡过日子。
这个动荡一方面在于,容克贵族不能容忍下层屁民来分享自己的权力,所以会尽可能的压制德意志帝国的动员规模,另外一方面在于,大量的屁民成为了军队骨干,会严重动摇贵族的统治基础,导致国家控制力下降。
叶卡捷琳娜三世有些不耐烦的问道:“好处给了,那么贵国什么时候能够发挥作用?”
实际上,在之前的行动之中,他们都花费了吃奶的力气,才用了半年的时间,将三个同等规模的装甲集团军运送到位,还没有来得及解决后勤补给问题呢,所以才只打了一次三面夹击,就都停下来等待后期部队建立运输线了。
虽然在上一次的战争之中,他所率领的一线装甲部队损失不大,但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够及时消灭那些虫子,给后方支援部队带来的巨大损失,还是让他这位专业军人很是自责,总是感觉自己对不起后方的战友。
“而且这里毕竟是南美洲,距离大家的本土都挺远的,想必也没有多么重要的战略地位,转让这样的地方也不会有太大的阻力,就算是从经济上考虑,这里也没有多少开发价值,不至于给大家造成什么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