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就意味着,你们总参谋部认定,我们无力在这两个地方,和这个远东地区的国家交战,否则就会重蹈这一次的覆辙,再一次用血淋淋的惨重代价,向全世界证明轻步兵不是装甲兵的对手,你是这个意思,对么?”
“要么就只能让普通部队守卫筑垒地带,所有攻击任务由重装部队来发起,这样不管敌人如何突袭,我们都能够利用火力和防护优势,将他们的这种轻装部队打回去,并且占据有利的交换比,而不会像是轻步兵一样吃亏。”
叶卡捷琳娜三世的脸色更加难看了:“如果我的地理知识没出现的问题的话,那支部队的驻地距离乌兰巴托好像超过了一千公里,而且是没有修筑过道路的普通平原,而布里亚特集团军最后的联络地点,就接近乌兰巴托。”
“如果是轻步兵在野外行军的时候遭遇突袭,那将上演的必然是又一次惨败,毕竟敌人一夜之间能奔袭数百公里,而我们不可能在距离敌人还有数百公里的距离就开始修筑工事,并且一路把工事修到敌人面前。”
“问题出在他们的战役机动性上。”耶罗夫立刻回答:“正常情况下,装甲部队的突袭能力虽然强,但是长距离行军必须依赖铁路,如果是依靠装甲部队自行机动,顶多走出两百公里就会全部瘫痪。”
“按照战棋推演,还有之前欧洲战场的经验,一只装备了近千辆装甲车辆的部队,确实有能力在突袭战之中,快速歼灭一只十万人以下的轻装步兵部队,如果换了我们的四个装甲旅,也差不多能够做到这样的事情。”
耶罗夫立刻回答:“根据我们的初步推演,敌人应该是前天紧急出动,花费了大概二十个小时的时间,出现在了乌兰巴托的北面,然后直接突袭了还处于行军状态的布里亚特集团军,然后以极小的代价将其歼灭。”
“正常的情况下办不到?”叶卡捷琳娜三世脸上还是浓浓的疑问:“在事前没人能够猜到,现在你们也猜不到么?”
“长距离拦截,而且干净利落的在不到三天的时间内,用一个师消灭了我们六个师,真像是在变魔术呢。”叶卡捷琳娜三世这个时候反倒冷静了下来:“说说吧,你们参谋部有什么想法,他们是如何完成这个魔术的?”
耶罗夫点了点头:“最后一次汇报的时候,集团军司令部距离乌兰巴托还有一百公里,而我们安排在乌兰巴托的情报人员也发来消息,并未见到有大规模的部队出现在城市附近,也就意味着他们并没有抵达目的地。”
“可是你也说过了吧。”叶卡捷琳娜三世却没那么容易糊弄:“重装部队虽然战斗力强,却无法离开铁路一百公里活动,而不管是辽阔的草原上,还是和我们中亚接壤的北疆地区,都没有一寸铁路可以利用。”
好歹也跟了叶卡捷琳娜三世好些年了,耶罗夫当然在来之前就做好了功课,立刻回答道:“面对这样的突袭,只有两个办法可以应对,要么让部队驻守在筑垒地带之中,那样即便是重装部队也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突破。”
“而且还要考虑到,敌人如此强大的战役机动性,并不只是可以用来突袭轻步兵,我们两国之间的边境线太长,不可能形成欧洲那
“敌人使用的,就是一种有着八个轮子的轮式装甲车辆,所以才具备极高的可靠性,能够长途行军而不会随意抛锚,虽然在正面对抗之中,可能不是重型突击炮的对手,但是用来突袭普通部队,却有着极为可怕的杀伤力。”
“好吧,理由我了解了,你们有什么对策吗?”叶卡捷琳娜三世花了一点时间,想通了耶罗夫的理由之后,立刻询问道:“如果在战场上再次遇到这样的对手,要如何应对他们的突袭,我们能否发展这样的部队,都有想法了没有?”
“但是你们还是没有防备。”叶卡捷琳娜三世指出了其中的破绽:“导致整整一个集团军的部队损失殆尽,我们派出的数千名骨干也白白的牺牲,还浪费了大量的宝贵的重炮,能够和我解释一下,问题出在那里么?”
第九章马后炮
“而在这一次的突袭之中,敌人的装甲主力长途行军近千公里,却并没有太多的车辆出现故障,在保证大部分完好的情况下投入了战斗,这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正常情况下根本办不到。”
“多少也猜到了一些。”耶罗夫回答:“陛下你也知道,我们的装甲部队都是履带式的行走机构,车身的自重又比较大的缘故,所以故障率才显得特别的高,如果降低车身自重,然后使用轮式地盘,妥善率能够有所改观。”
“可以这么说,陛下。”虽然很不情愿,不过既然被揭穿了,耶罗夫也只能坦然承认了:“只有重装部队,才能够在遭到突袭之后,立刻就发动强有力的反突击,而不会让敌人轻易地占到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