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于他还抽空把作战计划给制定了出来,并且拿出来和所有作战参谋讨论呢:“大家看,从乌兰乌德到乌兰巴托,直线距离差不多四百五十公里,我们是一个步兵集团军,差不多需要二十天的时间来行军。”
虽然他们自认为保密工作做的很不错,但是一颗从头顶掠过的光学卫星,还是发现了他们的行踪---几万人排成的长龙,只要卫星上的光学镜头没有坏,就肯定能够看出
“后勤部给我们送来了不少的水泥,只要这些布里亚特人勤快一点,十天的时间足够修筑起一条防御力不错的永固工事了,更不要提将和平时期的军队集结起来开拔,没有两三天的时间可做不到,我们的时间很充足。”
当然俄国人也并不是没脑子,虽然这位幸运儿被火线从少校提拔成了将军,不过他也只是负责在各种可能会背锅的文件上签字而已,实际负责指挥军队的还是俄国人,总负责的就是集团军直属的参谋团。
虽然三个月的时间短了一点,不过足够将一个农夫培养成一颗合格的炮灰了,再从俄国其他地方抽掉了一批长相偏向东亚人的军官,再配上一些以顾问名义出现的炮兵,很快这里的六万多人就被编成了两个步兵军。
“不用担心。”麦帕高夫立刻做出了解答:“敌人驻扎的地点,距离乌兰巴托的距离超过一千多公里,虽然他们是装甲部队,行军速度要比一般的部队快一点,但是按照欧洲的行军水平来说,只要需要十天才能过来。”
毕竟西伯利亚的冬天,可是真的能够直接冻死人的,他们这些布里亚特人生活在俄国人的土地上,但是又无法融入俄国人的社会之中,只能够干伐木之类有苦又累还钱少的活,一年到头吃几顿饱饭都难,日子真的不好过。
“根据之前获得的情报,这座城市的人口相当的稀少,差不多只有三十来万的样子,驻扎着一支只有几百人的军队,也没有什么高大坚固的城墙之类防御设施,我们完全可以大摇大摆的开进城,最后发出通电。”
在大家的忙碌之中,时间很快就到了九月份,这只部队也没玩什么誓师大会之类的东西,就是麦帕高夫一声令下之后,就按照六个师依次排开的秩序拔营而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东罗马帝国和艾玛帝国之间的边境。
看到几个年轻参谋还有些担心的表情,他眨着眼睛安慰了一句:“放心吧,国家没有把我们当炮灰,司令部配属有四十多辆车,必要的时候足够让我们快速撤离战场了,更不用提我们还能让布里亚特人断后呢。”
有了这一句之后,整个参谋团的气氛立刻就热烈了起来,一个又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被提出来,然后又在集体讨论之中被解决,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将整个作战计划完善了起来,各种物资调遣工作也很快被完成。
“所以最佳的出动时间就是九月上旬,这一路上几乎没有什么人烟,而且我们手里还有一个骑兵旅,可以把偶尔遇到的牧民控制起来,到九月下旬的时候刚好抵达这座乌里雅苏台的首府城市,然后发起攻击。”
而在这个营地之中,和他想法类似的人占了大多数,所以这些一开始的时候,明明是被强制抓过来的炮灰,居然士气好保持的很不错,训练的时候也还算得上是刻苦,倒是让负责监督的俄国人感觉相当好奇。
在这个三百人的参谋团队之中,带头的就是集团军总参谋长麦帕高夫,这位俄国陆军上将也算得上是干练,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面,就把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下属给理顺了关系,让他们有条理的组织了起来。
可能是为了避嫌吧,最终这只布里亚特集团军的总指挥,就落到了单于建这个幸运儿身上,他原本只是俄国远东集团军一个小小的少校参谋而已,只是因为姓和当年的匈奴人有点联系,就被火速提拔了上来。
眼,说不定一个不小心,就会被人给打死,不过大家再想想西伯利亚上面的寒流,心里立刻就坚定了南下打劫的信念,宁死也要做一个饱死鬼。
要是真的能够有机会住温暖的房子,又可以每天吃到足够多的黑面包,哪怕需要冒一点危险也是值得的,赫连超就是怀着这样的信念,每天都苦练正步和射击啥的,就盼着能够早日南下去抢一把,然后日子就会好过了。
“我们的任务,就是试探一下这个艾玛帝国的实力,如果他们和大青果一样弱鸡,那么就在明年开春之后南下,顺带将南部草原也纳入这个新的匈奴王国的掌握,如果敌人比较强大,那么就逐步抵抗,撤回乌兰乌得。”
立刻就有参谋问道:“将军,敌人在现在改名北都的地方,似乎驻扎了接近两万人的部队,而且最近几天似乎又增兵了,我们手里的这些人战斗力似乎不太可靠,如果没有坚固的防御工事,恐怕很难抵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