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早期,三德子闪击法兰西的时候,就是依靠伞兵空降的战术,抢占了比利时境内的几座关键的铁路桥,让自家的部队顺着铁路开到了法国边境上,才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林深河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直接答应了下来:“我明白了,等到改进方案完成之后,就会提交讨论。”
“我们综合评估的结果,是有必要订购三十六艘改进型刺客级潜艇,统一部署在元山镇守府的潜艇基地之中,和平时期用于远洋探索,摸清全世界的洋流信息,为之后的全球部署做准备,战时则打击敌人的重要节点。”
“回头拿到参联会上讨论,看看我们维护多少数量合适,放到明年的军费预算之中,也是时候组件一只水下舰队了,这样在将来欧洲打起来之后,我们也算是有一个撬动战局的支点嘛。”
“全核舰队是玩不了了,不过我们可以定一个小目标,先玩玩全核水下舰队嘛。”萧致远笑着说道:“我的意思,你们将这个改进方案再完善一下,然后定位为一款‘小型攻击核潜艇’。”
第九十四章成像卫星
别看这样一条小型潜艇火力弱了点,不过组个十来条一起出门的话,已经是不容小觑的力量了,若是事前的准备充分并且策划得当的话,在某些关键的节点突然发力,完全可以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
说完了之后,林深河调出一系列图像,放大到了会议室的大屏幕上,萧致远仔细的看了一下,发现虽然显得有些模糊,但是确实已经可以分辨出某些大型物体的轮廓了,这在恶劣气象下尤为难得。
要是在那种关键的时候,天外飞来一发巡航导弹,把铁路桥给炸断了,多了不敢说,让装甲部队耽搁上一个星期,英法联军的部队调动到位,只怕是古德里安就得被人给打成猪头了。
林深河点了点头:“是啊,如果不是有这个限制,依靠着换料方式的进步,我们完全可以搞全核动力舰队的,必然可以在全球行动等方面取得巨大的优势,现在却只能放弃这样的设想了。”
当然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哪怕外形尺寸一模一样,但是内部的材质不一样导致的导电率不一样,在雷达上成像出来的效果就会有一定的区别,很多传统的伪装模型无法欺骗这种探测方式。
虽然所谓的‘三百战斧灭xx’是个笑话,不过在某些节点上,确实一发巡航导弹足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那些至关重要的桥梁和隧道,若是在战役关键时刻被摧毁,确实可以影响战局走向。
在随后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上,杨威利果然已经拿出了评估报告:“这种小型核潜艇虽然火力稍弱,而且最大速度只能达到18节的水平,但是靠着优秀的续航能力和静音水平,已经足以威胁敌人的后勤线了。”
“这个建议我批准了,你们直接列入之后几年的军费预算之中吧。”萧致远先处理了这件事,然后问道:“顺风耳一号应该已经升空了吧,测试的效果怎么样,能否达成预期的目标?”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环境,我们设计了一款改进型的拉姆级护卫舰,准备使用一比一的方式替换就是护卫舰,然后将替换下来的这批护卫舰转给海岸护卫队,用于海上缉私和救援等民用行动。”
”
“也正是因为换料的的问题,核动力的综合使用成本上才一直不是很好看,而有了心智核心之后,可以让她们手动将燃料棒拔出来,然后把新的放进去,简单的和电动车换电池差不多。”
萧致远的眼神亮了:“这也就意味着,核动力舰艇的综合成本将大幅度下降,甚至于全面压制了常规动力舰艇,唯一的限制可能就在于这个世界的铀矿不太好找,海水之中提炼比较困难了吧。”
“顺风耳一号卫星已经顺利发射。”林深河回答道:“星载雷达的测试效果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可以对地面形成分辨率为一米的合成孔径图像,恶劣气象环境下也具备极高的探测能力。”
萧致远打开了新的设计图一看,发现大体上的设计和吨位并未有什么改变,主要的改动在各种
看过雷达图像之后,萧致远也算是对这项创新的技术满意了:“好的,你们注意收集数据,若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话,正好北斗星座组网计划今年就可以完成,明年就做个侦察卫星组网的计划出来吧。”
“我明白了,之后会做出计划。”林深河回答之后,提出了新的问题:“陛下,我们的拉姆级护卫舰已经服役了八十条,而且设计年代比较早,当时为了不刺激列强,并未安装导弹之类的武器。”
---当然戈林从此迷恋上了伞兵战术,然后在没有充足情报支持的情况下,贸贸然的集结了所有的空降兵主力,空降到别人的重兵集群头顶表演落地成盒,就是另一件令人被上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