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则反过来,只要一个人有着基本的中学水平,就可以无障碍的看完大部分的专业书籍,虽然看完了也不见得就能够学会,但是却有效的降低了学习成本,并且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让一个人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上面。
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学习成本上,英语的坑爹导致一个人想要进入不熟悉的行业,光是花时间去学习那些海量的专业词汇,就得花费他们好几年的时间和巨大的精力,等学完之后说不定又出了海量不认识的新词,之前学的那些东西全部报废了。
阿方斯就体会到了这种便利,虽然他在刚开始的时候学的想死,但是学会了几百个常用字之后,很容易就看懂了自己即将使用的教材,而且和当地工作人员的沟通也非常顺畅,很少出现听不懂专业词汇的事情,后面的高级考试显得简单了不少。
---英语的问题就在于,你要学几句简单地对话,那么入门非常的简单,但是想要深入学习的话,每年都在不断出现的新单词能让你学的想死,哪怕是最专业的英语翻译,不对照最新版的词典,都看不懂新出的专业书籍,猜不到那些新单词的意思。
因为随着教育改革,艾玛帝国境内的所有旧式学校全部关停了,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接受再教育,取得新的资格证之后才能执教,而新式教育的技术水平在全球所有大学体系中都名列前茅,相对的就是想要取得执教资格就更加的困难了。
阿方斯作为执教十多年的资深教授,而且本来就教的是物理专业的知识,自认为在这个体系里面也算水平不错了,结果拿到帝国的标准教材之后照样看得很吃力,花了一年多时间才勉强弄懂,被大大的刷新了一次三观。
还好阿方斯只是大学物理教授,并不需要他来教导这么高深的东西,那是高能物理研究院的活,他只需要了解一下有这么一个概念,不至于在讲课的时候把某些事说的太绝对,给学生树立不好的影响,妨碍到学生继续进步就行了。
现在的蓝星上,至少有六亿的人口在使用这种语言,单从使用率上就超过了剩下的三种主流语言,而且所有科技最前沿的资料,全部都使用简体字作为标准语言,又有着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早就成为了最热门的语
普通话最大的优势,就是哪怕是你看到了一个不认识的词组,只要能够认出组成这个词的每一个字,然后把这几个字的意思和在一起,基本上就能猜出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进入了信息飞速膨胀的互联网时代之后,这个优势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
至于说某些人自尊心过头了,吃着人家的饭,住着人家提供的房子,还不肯用心的学习语言,最后没通过语言测试的,那自然就的把这段时间的花费加倍赔出来,财产不够的那就打工还债,反正澳洲上缺人的工地那么多,也不愁找不到懂法语的监工。
因为他发现,在新的物理教材之中,之前学到的很多理论,都已经被实验证明了是错误的,而一些看起来‘这不科学’的理论,却被新的实验证明了是正确的---例如黑体辐射公式和狭义相对论,就跟经典物理对着干。
从语言学校出来之后,阿方斯总算是拿到了初步的意向合同,然后就得参加为期一年的强化学习,他们需要熟悉艾玛帝国的教材和教育方式,还得进一步强化自己的普通话水平,直到通过语言和教育水平测试,才能够获得正式的资格证和聘用合同。
好在普通话和英法德语不同,虽然刚开始入门的时候有点困难,但是只要掌握了标准的发音规则,后面的学习就会显得容易很多,熟悉了几百个基本的常用字,就能够保证日常使用不会存在障碍,也能够看懂大多数的书籍,不像是英语那么坑爹。
例如能量的传递不是连续的啦,还有量子叠加态啦之类的东西,很多就非常挑战观看者的三观,放到某些特殊背景下甚至能让人爆头。
第二十章语言问题
拿到了正式执照之后,他被分配到了悉尼理工大学负责物理专业,这是一所刚建起来没有多久的新学校,大部分的教职员工都来自欧洲,而学生倒是显得有些五花八门,当地白人和帝国移民的比例都不小,是现在世界上最高端的学校之一。
所以他很顺利的通过了考试,然后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教授,继续从事他熟悉的教课工作,只是学生之中多了一些东方面孔,而且说得也不是被吹捧为最优美的法语,而是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语言的普通话,但是他并没有多少抵触心理。
查,然后就全家坐船到了澳大利亚,在那里上了半年的补习班,和来自其他地方的新移民一起,艰苦的学习着让他们有点头疼的普通话,最后还得通过语言考试,才能够拿到那份对他们来说很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