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带推重比的作用,是在双方的气动布局相似的前提下,推重比更高的机体才能获得更高的速度和机动性,毕竟决定速度和机动性的,除了推重比之外还有升阻比,只要飞行物还在大气层内,就要遵循空气动力学。
现在各地的督抚们,一多半都是袁大头当年的同僚,虽然说不上太大的交情,不过好歹也说得上话,劝一劝还是能够做得到的,至于劝说的效果应该也是有的吧---坚决反汉的早就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八成熟了。
“挺漂亮的飞机。”萧致远给出了评价:“我记得有人说过,漂亮的飞机一定是好飞机。”
叛徒,就是那些假冒伪劣的家伙,所以列强国家的容忍度倒是还可以,毕竟在很多人眼中这属于‘黄皮猴子之间的自相残杀’嘛,所以也就没多大的干劲来硬怼。
通电发出了之后,果然如同萧致远所预料的那样,虽然剩下几个省还有点不甘心,不过外国列强腾不出手来拉拢,失败的后果又太严重,所以暂时稳定了下来---至少没人跳出来说要投靠其他国家,或者是独立建国了。
第四十章眼镜蛇
“标准挂载为四枚‘猎鹰180’中距弹,八枚‘猎鹰90’格斗弹,主要作战目标为各种螺旋桨战斗机,未来作战对象为各国一二三代喷气机,预计服役时间为三十年,并且在退役前一直保持一定性能优势。”
林深河立刻介绍了起来:“这是‘f-4眼镜蛇’制空战斗机,从气动布局到子系统全部都是全新研制,动力为一台‘泰山’涡轮风扇发动机,空战整体推重比达到了0.9的水平,具备相当不错的加速性和机动性。”
刚进入空战的时候大家的表现差不多,奈何你那边要用洪荒之力才拉得动操纵杆,我这边可以像玩ps2游戏一样轻松摇动操纵杆,多来几个动作之后你就没力气了,再好的机动性也发挥不出来了,自然只能扑街。
清楚其中威慑力的袁大头,很是赞同的回答:“我稍后就会发出通电,并且和中堂大人一起去劝一劝这些老朋友,想要他们多少会有几分报国之心,这件事长久了不好说,拖个几年等我们腾出手来解决应该不难。”
“本机搭载了无源相控阵雷达,对于地面杂波有相当强的过滤能力,同时具备合成孔径成像能力,在模拟电传飞控系统的帮助下,能够实现超低空自动驾驶,有效降低驾驶员在巡航过程中的负担,将主要精力保留给作战任务。”
谈完了政务就该谈军务了,萧致远回到了自己在总参谋部的王座上,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架战斗机的三维模型:“这就是已经初步定型的低成本三代机了么,我记得去年说还需要好几个月才能投入生产吧?”
二战飞控系统,是驾驶员直接用操纵杆通过钢缆拉动翼面,冷战早期飞控系统,加了液压助力之后驾驶员可以节约点力气,冷战末期才出现的模拟电传飞控,就是纯粹的电信号操纵杆了,真正控制飞机的变成了芯片系统。
当然因为所有控制系统都固化在芯片中,导致每一次升级必须连硬件都一起换了,所以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出现了全权限四余度数字电传飞控系统,可以升级下软件就增加新功能---代价就是代码出错就容易出事。
林深河立刻回答:“确实还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投入生产,现在还没有完成所有试飞项目,一些小的设计缺陷也还没有彻底解决,不过大方向上已经确认了没有问题,可以进入实战测试环节了。”
军盲们都乐意吹嘘发动机推重比,然而这玩意在实战中一毛钱的用处都没有,真正影响机动性的是空战推重比,也就是发动机总推力/(飞机空重+油料重量+弹药重量),例如早期f-15c空战推比10*2/(13+3+2)=1.1。
顺带提一句,在典型三代机之中,米格-29是机械飞控,苏-27是模拟电传,f-14和f-15是机械飞控,f-16和f-18是数字电传,现在大家明白了为啥苏-27机动性和米格-29差不多,还有为啥f-16狗斗厉害了吧。
确实如此,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架小巧而漂亮的飞机,机腹部矩形二元进气道,双三角翼气动布局,同时兼顾了速度和机动性,在主翼前方还有一对小型的涡流发生器,用于提高机翼的升力和气动效率。
---推重比0.4的协和式客机能以二马赫速度巡航,一堆推重比超过一的飞机却做不到,飞得最快的米格25、sr-71等飞机的推重比也都不高,这都是气动设计的功劳,而不是看个发动机推力就开始吹起来。
萧致远默默地翻着那些试飞出来的具体参数,半饷之后才满意的关闭了文件:“这架飞机的设计我很满意,完成了所有测试之后就进入全速生产状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