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新任公使
查的作用和身体状况,所以渐渐的也就熟悉了一下,并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而其中感受最深的,则是刚刚上任不久的大英帝国新驻华公使austin奥斯汀,上一任公使因为导致国家在远东地区的利益不断丢失,很快就被叫回去批斗了,而他就赶鸭子上架一样被丢了过来。
这样的课程安排,自然会给人带来很强的压力,不过高野五十六等人都清楚,自己担负着复兴国家的重任,在强烈的爱国心驱使下,他们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所有人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这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业充满了信心,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在半年的时间之内,就完成全套的强化训练,到时候一定能够驾驶着最先进的战舰,回去保卫自己的祖国,赶跑那些可恶的俄国人。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又想吐槽一个隔壁的印度殖民地,明明拥有和这里差不多的人口和国土面积,偏偏却因为那个该死的种姓制度,搞得国家只有几百万人有消费能力,剩下的都是用来凑数的两脚羊。
而各国公使就不一样了,他们都是在自家首都生活了几十年的人,自然清楚地了解自家首都的尿性,这座艾玛帝国新建的中都市,不管是从技术水平还是规划方式上,都领先了他们的首都整整几十年。
在这之前,人口总数刚刚接近一亿的俄国人,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欧洲压路机,谁都不愿意和这个国家打一场大规模的地面战争,而这个新崛起的东亚强国,却拥有着更加令人绝望的五亿人口。
晚上吃过饭之后,则是各种实际操作实验,教官会拿出各种专门的模拟设备,让他们上去试着拆装和维护,课程会持续到晚上十二点,才会回去统一休息,而早上六点就要起床锻炼身体。
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头山满之类的人物说到底并不是很了解欧美列强,他们只能借助报纸上的描述来脑补列强的城市,感受到的震撼主要来自于这么快就盖起一座城市,对于城市的先进性毫无了解。
而因为艾玛帝国迁都,而不得不将大使馆搬迁到中都的各国公使,对于这座超乎他们想象的大都市,受到的冲击就更加的强烈了。
这样的消息传出之后,霓虹现任内阁自然是相当的满意的,毕竟这说明了萧致远真的信守了承诺,他们很快就能获得一只强大的海军,这对于化解接下来的民众怨气有很大的帮助。
而大青果就不一样了,虽然统治阶级腐朽了一点,但是每一个人都是自由民,都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在刚刚打开口岸的那几年,只要是能够把东西运到这里,就一定能够很快销售出去,那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就在短短的十年之前,这里还是大英帝国最大的几个海外市场之一,而且有望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把那个之一去掉,变成大英帝国最大的那个海外市场,当时的驻华公使可是真正的肥缺,不大出血可没办法抢到手。
毕竟预定递交国书的时候很快就要到了,如果没有点好消息通告给全体国民的话,他们可就坐实了卖国贼的帽子,各种即将展开的改革推行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未必能够坚持到换届。
---大青果的时候是靠每年卖出去多少盐来粗略统计人口,很多买不起盐的小山村
唯一让他们还能够找到一点点自豪感的,就是这样先进的城市道路上面,并没有像自己国家一样满地汽车在跑,这里满大街的都是一模一样的永久自行车,证明了这个国家的崛起还未彻底的完成。
而让他们相当欣喜的是,不知道是老师讲解的水平太高,还是自己的潜力被开发了出来,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很强,大部分课堂上的东西都能一学就会,稍有不懂的也再问几遍也就懂了。
可惜艾玛王国的崛起改变了这一点,这个国家庞大的人口一旦得到了强大的工业力量加持,那就变成了世界上最可怕的战争机器,让所有的军事学家都不由得在看到地图的时候,对这个国家的位置感觉到恐惧。
拿到了属于自己的证件之后,他们就住进了一幢单独的小楼里面,每天上午学习国语的读写能力,下午则按照岗位不同分成不同的小组,听教官用霓虹语教他们如何使用和保养那些专业的设备。
---因为由微电脑控制的现代化印刷机还没出世,印图像是相当麻烦的一件事,大部分报纸并没有能力和闲心配图,而电影事业虽然发展的比正常时空快,不过受限于导演的能力和器材的性能,很少有城市全景之类的大场面。
这种感觉非要打一个比方的话,就是把一架浑身挂满了武器的f-15和一架武器内置的f-22放在一群一战飞行员的面前,他们根本无法分辨出那一架飞机更先进,多半还会觉得f-15看起来更凶悍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