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个文学院,培养出来的人似乎于国家无用,自然也就不该由国家出资,而是由愿意推广文学的企业或者政党出资,只要制定严格的课程计划,毕业生也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嘛。”
现在时间久了,就觉得新朝皇帝也挺好说话的,自然就觉得自己的才华被浪费了,很是有些人在各种渠道上发声,要求给予这些‘读书人’一个更加合理的待遇,例如可以直接举荐进入大学之类。
“自
很快章太炎就转移了话题:“陛下,我看这大学的发展规划,除了湾岛有一座电影学院之外,其他的十多座大学都是理工学院,似乎有些偏科太严重了吧,不知道这文学院要如何发展?”
章太炎自然知道的,原来的那些秀才之类的底层读书人,自然是有机会当官比什么都强,纷纷考了公务猿去当官了,反正这年头到处都缺人,只要态度端正又认识字,基本都能考上。
在解释清楚了现在的情况之后,萧致远摊开自己的双手,对章太炎这位参政院代表,对为何不建设大学一事作出回应:“所以不是我不重视大学,是现在确实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后,都成为了国家急需的人才,不是进入部队成了士官,就是被处于大发展状态下的企业吸收成了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简称白骨精。
他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冷笑:“太炎卿,你也是中外兼修的读书人,应该知道他们寒窗苦读的是什么书籍,那些东西拿到现代来,除了能够给我们拉后腿之外,还能够拥有其他的作用吗?”
“我也不是不给读书人机会,现在的内阁政府之中,大部分的基层公务猿,好像都是原来的读书人吧,他们既不想参与公务猿考试,又想要直接当个大官,这让我很为难啊。”
“陛下,这个道理是这么说,可是这么做是否有些不妥?”章太炎不得不提醒了一句:“孔孟之道在我国渊源流传,若是彻底的废弃,只怕是这传统和民俗上有些不妥,不利于国家的凝聚力。”
“实际上,大学的教材已经准备好了,几所重点大学的选址也已经完成,校园的建设正在招标之中,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后年应该就可以竣工,正好赶上第一批中学生毕业。”
萧致远摇了摇头:“你可知道,我国之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这孔孟之道近乎宗教,压制了本土的道教发展,但是本身又没有真的变成宗教,反倒给国外的邪教留出了发展的空间。”
“这些微臣当然知道。”章太炎苦笑着解释:“只是很多人都觉得,原来的那些读书人好歹也寒窗苦读数十载,让他们都重新去考个中学是否太浪费了一些,可否将这些人招收入学。”
这一次不过是推辞不过人情,所以不得不为这些人说一句,既然话已经说过了,那么也就尽到了责任了,皇帝也已经否了这种可能,那么这件事就到此结束了,他也没有继续纠缠下去的意思。
这件事萧致远也听说了一些,艾玛帝国建国已经十来年了,当年清理的又是那些罪大恶极的地主豪强,很多多少要点脸面的‘书香世家’倒是没怎么受到波及,顶多为了分家的事情撕扯过一阵子。
但是很多举人之类中高层读书人,却还是梦想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那一套,总想着只要考个好成绩,就应该直接让他们从市长之类的高官做起,自然看不起所谓的公务猿考试。
“文学院,当然是谁喜欢谁去建了啊。”萧致远摊开双手:“湾岛的电影学院是企业赞助,专门为电影事业培养人才的,理工学院是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的,自然应该由国家出钱建设。”
只有那些本身家境不错,又在事业上有着追求的人,才会继续出钱去读中学,准备在毕业之后去考公务猿,这些人显然也是没有什么深造的想法的,所以本来就少的中学生,愿意考大学的几乎没有。
毕竟考进了中学之后就需要自己负责学费了,很多人不由得产生了这样的念头,那就是‘既然小学毕业就能拥有这么好的待遇,那么我何必再自己出钱多读六年中学’呢,这不是花钱买罪受么。
当然他们就算是愿意考也没用,因为第一批正规中学生是四年前才入学的,现在才刚刚读到高中一年级呢,距离毕业还有两年的时间,大学开起来也没有人来就读,自然暂时没有开门的打算了。
虽然不像兼收并蓄蔡元培那样排斥异己,不过章太炎同样也是脾气尖锐的人,原时空狠怼梁启超之类的改良派的时候,嘴下可从来没有留情过,在新政府里面工作了这么久,自然也看不起这些人。
这个架子既然摆出来了,自然就不太好无故收回去,不然以后都不好意思出门了,所以那些原来的‘大师’们,现在反倒混的穷困潦倒,小日子还不如那些基层公务员过的滋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