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共勉。”朱由检拍了拍郑成功的肩膀,站起了身:“那我这就回去了。你那易容用的箱子让人给我抬上去,我上了船再慢慢挑。”
“嚯,那我就只好说一句,‘与君共勉’了。”
“这倒是和我的计划差不多。我回去以后也暂且伪装成一伙义军吧,省得他们见了我的兵有非分之想。他们不一定知道线列步兵是什么意思,但他们看到那些炮就肯定会动歪脑筋。现在天下大乱,我得握紧枪杆子,要不然回国以后铁定要被倾轧,闷声才能大发财啊。我们都得记住这句话,枪杆子里出政权。你得多从你爹那里薅羊毛,握住了兵权我们话说才有分量,才能把大明变成我们希望的样子。”
“嗻。”鳌拜翻身上马,身着一副靛蓝的战甲,头顶高耸的避雷针迎风招展。这位“大清巴图鲁
“到现在还没上过战场?”
“复制?要不这样如何,我把破浪号给你留下,反正回国以后也用不上了,你让船匠原样复制出来然后再把破浪号给我发过来,我再下订单给南京的船厂。有了四条同型的飞剪船,我们就能在大明和南洋之间开通五天左右航程的定期航线了。再准备六艘左右,我们就能开通大明和阳洲之间的定期航线。”
“当初定额是一万两千,不过...这拨新军并没有编制。”
“那就以保命为先,保名为次,是吧?”
“谁还没有个年轻的时候呢。”二十二岁的郑成功望着远处海港上的破浪号,不由得心潮澎湃起来。
“再会了,大都督。一别经年,不知何日相见呐...这南洋与南京有万里之遥啊...”说着,郑成功望了望窗外波光粼粼的洋面,感慨万分。
“多少年了,自我太祖皇帝十三副铁甲起兵起,这明朝一直是大清的心头大患。现如今,北京已经落到我们手里,崇祯小儿在煤山的老歪脖子树上吊死了。本以为这次入关只得分到黄河北边的地盘,没想到朱明开国二百七十八年气数已尽!能和绿营兵打个互有往来,这明兵可是越活越回去了。鳌拜,于我擂鼓进军,攻破徐州城,这是八旗南下的第一仗!”
“你坐破浪号到南京也就四五天的路程...”
“没编制?你们用的是团练的名头?”
与此同时,三十七岁的豪格立在徐州城下,心中一样是百感交集。
保住他的命——不要让他直愣愣地把自己送进清廷的狼窝里,那是必死无疑。”
“在我父亲手下。你可得小心他,他很能打,但是一直不受重用,也没学过君臣礼义。依我看,他叛变的机率比我父亲的还大。”
第三百五十三章八旗南下
“对,就当是一拨义军在操练,这样能掩人耳目。”
“嗯...回去以后让锦衣卫看着点他,不过我也得先站稳脚跟再说。丹阳的新军现在如何了?”
“喂喂,你可别乱来!南洋的海风到处乱刮,破浪号的桅杆又那么高,一个不注意就得被海风吹翻。你要是在南洋喂了鱼,我们的计划可就全部泡汤了!”
“你这可一点都没有大英雄郑成功的样子...”
“晒成肉干怪恶心的,把他送上法庭吧。他现在在哪?”
“也对哦。”郑成功尴尬地咳嗽了一声...”我把你那好船给忘了,我南下的时候走走停停花了个把月呢。破浪号能复制出来吗?”
“嗯,是这个意思。”郑成功点了点头:“但是你也不能让他颜面扫地。在那‘正史’中,我继承郑家的产业的时候,郑家的组织基本散了个精光。除了海五商被我带到台湾去了以外,山五商都被一网打尽了,舰队和水兵也全部陷进了福建,变成了清廷的福建水师,最后施琅那狗东西带着来攻台湾,最后被郑经那混小子...我呸,以后我生儿子绝对不叫郑经,竟敢议和?生个儿子郑克臧直接举白旗,丢脸丢到姥姥家了!最可恨的还就是那施琅了——他要是真‘维护祖国统一’,那我认了。可那狗汉奸卖了大明也就算了,竟然还想把台湾卖给荷兰人?我恨不得把他绑在桅杆上把他晒成肉干!”
“一直在按部就班地来,武器装备不比你在福建练的靖海军差,火炮一律是澳门卜加劳炮厂搬迁到太平府以后铸造的,是一等一的好炮。我去参观过,洋人铸炮真是不一样。我们是直接浇铸出一个大炮来,洋人是浇铸出一个实心的疙瘩,然后用一大堆机器去打磨钻孔,那造出来的炮才是可堪大用的好东西,绝对没有沙眼这些质量问题。”
”知道知道,我就玩那么一小会。”
“如此一来最好。”郑成功的嘴角勾出了一个弧度:“坐着破浪号还真是有风驰电掣的感觉,站在船头吹着海风比骑马还刺激。等你走了以后我开出去玩两天再回来。”
“人数呢?万把人?”
“按照计划是等着大都督回来去接受,或者等到八旗主力南下后他们会北上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