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为了区分这一大堆丹阳,这些丹阳也都有了自己“小名”。那正儿八经的镇江旁边的丹阳,直接叫丹阳就行。而留在宣州和南京的那部分,就改叫了“小丹阳”,只是一个小镇子。至于朝鲜半岛上的那个...那叫什么名只能看韩国人自己了,只要他们不申遗就好。
“对啊,
孙和鼎刚要回答,只见车上又跳下了一个人——克里斯蒂娜精神抖擞地跳了下来,刚才被那“五谷轮回之物”震惊地毫无胃口的她,现在竟闻着味朝着营门口走去:“你们在做什么好吃的?这味道...哇!好怀念的味道。”
“你怎么什么都是‘一开始闻着是挺难受’?我现在就是在‘一开始挺难受’啊!你们吃完了再叫我进去。”
“不对!这味道不止有鱼的味道。你们还做了什么?”
两个小时候,赶着午饭的饭点,马车顺着大路开到了太平府丹阳镇——这丹阳镇其实一半在应天府江宁县,一半在太平府的当涂县,这个叫“丹阳”的地方正好卡在两县之间。南直隶这一片叫丹阳的地方太多了,是个非常有名的地名。
出了南京城,马车便一路疾驰。夏尔马的蹄子在石板路面上迈动起来,马车的速度渐渐加快,车厢也开始摇晃起来。虽然有簧片和橡胶车轮来减震,车厢里还是静不下来。二人便没有说什么,只是望着窗外发呆。
“怎么还有股子发酵的味道?”
话虽如此,现在朝廷的重心在江北四镇上,这丹阳镇名义上虽说是皇帝的御营,但谁都知道皇帝压根就不管事,这丹阳镇是郑芝龙的儿子在管着——他不过是一个国子监的学生而已,靠着郑芝龙才当了这御营的中军都督,谁也没把他当一回事。
第四百零四章丹阳
“别啊,将军别啊,你吃了就知道了。我一开始也不吃,吃多了特别鲜呢。”说着,他拽着朱由检的手又加重了几分。
朱由检一下车,便注意到了军营里的乾坤:“嚯!什么味道?里面在干什么?!”一下车,一股奇异的味道便扑鼻而来,冲得他脑门发涨,一路吃着点心看着风景的兴致全都没了。
于是乎,在郑芝龙闭着眼,钱谦益看不着的情况下,这样一支一万人左右的规模不大的新军便在南京的隔壁建立了起来。时至今日,已经有将近一年半了。
由于这“丹阳新军”的募兵范围是整个南直隶的江南部分,所以驻地得是在南京旁边。正巧小丹阳离设立在太平府的搬迁后的卜加劳炮厂也不远,这丹阳新军的驻地也就放到了南京和太平中间的小丹阳。小丹阳也荣升为“丹阳镇”,成了一个军镇,和九边的宣府镇、辽东镇等九镇是一个行政等级。
至于卜加劳炮厂的搬迁,这件事也一直是郑家在操作,就连郑芝龙本人也不知道此举到底是有什么深意。只是搬迁到南京旁边,他觉得采买军火方便了许多。至于搬迁后的经营问题,他便一手甩给了自己的大儿子。
来,一边吃着一边看着窗外的风景。
“啊,臭豆腐乳,也是名菜。我跟你说啊,一开始闻着是挺难受,一吃你就知道好吃了。”
“还有千里飘香,就是臭豆腐炖臭腌菜,名菜啊!将军,我可跟你说啊。一开始闻着是挺难受,一吃起来的确是好吃。”
这地名最先是楚都丹阳,一开始在丹阳口,又东移到了荆州,汉朝在宛陵(宣州)设了丹阳郡,南京太平芜湖宣州湖州全都是丹阳郡辖地,三国时由于建业是吴国首都,孙权便把丹阳郡一分为二,丹阳军首府就又从宣州东移到了南京城,唐朝的时候又丹阳又东移到了曲阿,一直到今天都是这个名。
“久违了。”朱由检被熏得难受,又不好捂住鼻子,只好横下心忍着。”这什么味道?你们到底在干什么?”
“呦,这位小哥...哦不,这姑娘真识货啊,今天中午将军来,所以我们吃好菜庆祝一下。”
“臭鳜鱼啊,徽州名菜。我们的兵有一大半是徽州来的,所以菜谱里面就有这道菜了。你别说啊,一开始闻着是不好吃,可是闻着臭吃着香啊!来来来,将军你一起尝尝。”说着,他拽着朱由检的胳膊就要往里走。
“什么好菜?你们搞什么鬼!这味道是好菜的味?”朱由检忍不住捂着鼻子问道。
朱由检乘着车来到了丹阳新军的大营——离附近的村庄不远,选在一处开阔地,四面围着栅栏,栅栏里是严整的帐篷,看上去只是一般的军营,并没有什么特别。只是军营里,却另有乾坤。
由于丹阳跑得实在太远,又太有名,在沿途便留下了一大堆名叫“丹阳”的地方,就连朝鲜半岛上的朝鲜人都抄了丹阳的名字,自己也搞了个“丹阳郡”——就算乌鸦坐飞机也没有丹阳跑得快。
孙和鼎——孙和京他大哥一早就候在了营门口,等着和朱由检来交接。见他一下车便上前鞠了一躬道:“将军,久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