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盟的正式流程之后,他们二人就得退位——德川家光会正式辞去日本王的职位,李倧也会宣布自己成为太上朝鲜王。
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恐怕是最后一批知道条约内容的人。
李倧和德川家光默默地站在原地,等钱谦益念完了誓文,心中百感交集,却是有苦说不出。
和这些比起来,朝鲜和日本的那些新仇旧怨根本就不算什么了——都要完蛋了,还管那些乱七八糟的干啥。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他们还必须要为监管自己的锦衣卫提供便利。
而这个组织的落成地点,很可能就在松江,在黄浦江旁边。因为那里是长江入海口,交通便利,朱由检也已经把那里规划成万国公使馆了。
至于现在参与会盟的这二位,他们马上就要退居二线了。
五色旗擎在金甲禁军的手里,把他们团团围在中间。背对他们站在祭坛前方的朱由检正在给太祖皇帝的神位上香,一旁的钱谦益正垂着手,饶有兴致地望着他俩。
被蒙在鼓里的李倧和德川家光表现出身为君主的修养,哪怕是知道自己大祸临头也没有打断会盟仪式。朱由检对此表示了高度的赞赏,并打算给他们晚饭加个鸡腿。
德川家光和李倧对视了一眼,他们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无尽的疲惫——的确,过去他们之间确实有很多分歧。但是看看这五条吧。
日本会迎来一位女王,李淏也会在南京的朝鲜王府加冕为朝鲜王。
不过戎右只能帮忙。执牛耳的活还得由钱谦益自己来。
不过在吃晚饭之前,他们还得陪着朱由检走完一套流程。
车门,已经焊死,他们再也跳不下去了。
歃血的流程,古礼载为“先凿地为方坎,杀牲于坎上,割牲左耳,盛以珠盘,又取血盛以玉敦”。
没人事先告知他们协议的内容,似乎这也并不需要告诉他们。
所谓“盟用牛耳,卑者执之,尊者涖之”,结盟的时候照例是要割牛耳放血。执牛耳是主盟,也就是钱谦益的活。朱由检是盟主,他看着就好。
第2228章歃血
钱谦益攥着小刀,惴惴不安——他可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真的是连一只鸡都没杀过,更不用说牛了。但朱由检让他来主盟,他便只好上了。
比起前头五条,最后一条附加“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看起来虽然难办,但反倒成了最轻松的了。
钱谦益候在坑旁,拿着小刀比划了记下。但直到牛抬到面前他才发现,这头牛竟然一动不动。
李倧和德川家光沉默了。他们本想提点意见,然而祭天的仪式上没给他们留下发言的机会——他们甚至连在条约上签字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大明已经把他们的名字写上去了。
“明王,这头牛..
失去立储自主、立后自主、司法自主、行政自主、外交自主、军事自主、经济自主,还有本来就被礼法所限的立法自主。
张煌言作为史官站在旁边,用笔写下:“隆武四年春,明王会诸侯于雨花台。束牲、载书、歃血。”
唯一对朱由检有限制的就是立储和立后。然而这是老朱家自家的事情,谁还能管得了老朱家自己的家务事?
三个人对着香案跪立,香烟袅袅,好似桃园结义一般的和谐。朱由检感觉良好,其他二位当事人感觉不怎么好,腰酸腿麻,脑袋疼。
雨花台会盟之后,属国会遭受如下影响:
“还差一步。”他小声道:“等歃血结束,他们就彻底绑死在战车上了。诸位,和朝廷一起加入光荣的进化吧~我大明,哦不,和大明一起天下无敌吧~”
所以朱由检也不算是先斩后奏,只不过他只让“该知道”的人知道而已。
锦衣卫扛着一头牛攀上了祭坛,邵纲在最前头领队。
最最最让他们难受的是,朱由检虽然青纸红字签名了,但这些苛刻的条约对他没有限制,因为他没有领国,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司法、立法之类的问题。
这些有关事项,朱由检早就事先对朝鲜宣政府和六波罗幕府做了通报,双方都表示无异议——他们当然没有意见,因为这份协约就是在约束那些封建君主,对士大夫是一种保护,对百姓是一种解脱。
二人不约而同地回头一看——近处全是黄旗,祭坛下全是红旗。再往四周看了看,左边全是白旗,右边全是青旗,正前方则是一大片黑旗。
雨花台的祭坛上预先凿了一个坑,一会用来埋牛。
邵纲在会盟中扮演的角色是“戎右”,即为君主的侍卫,战车上站在右边的那个侍卫。执行祭礼的时候若是有什么要沾血的活,一般都是戎右来办。
作组织”,直接对所有的朝贡国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调控。
上香毕,朱由检退后一步,正坐蒲团上,对着祭台上的神位五拜三叩首。李倧和德川家光也对着祭坛有样学样,行了大礼。